【摘要】 現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為媒體行業的改革與創新打下了基礎。新媒體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提高自身的影響力,同時也改變了現代人的審美,為人民群眾帶來多元化、個性化的感官沖擊。本文深度分析了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戲劇影視創作的發展形態與優化策略。
【關鍵詞】 新媒體背景;發展形態分析;戲劇影視創作;優化策略分析;新媒體
【中圖分類號】J80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40-0085-02
對于新媒體以及相關平臺發展,主要基礎是現代信息技術。由于這種媒體形式更加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因此在短時間內得到了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常見新媒體有很多,比如電影、廣播、數字電視、便攜設備等。這些新技術在新媒體幫助下可以激發出更大的創新力。
一、新媒介條件下戲劇作品形態
(一)新媒體和戲劇融合
在新媒體背景下,移動設備以及各種電子設備不斷出現,大眾對于影視作品傳播可以通過多種渠道進行接收。目前主流新媒體平臺是移動設備——手機,隨著目前手機不斷普及,手機保有量也在日益增加,這使得傳統渠道受到巨大沖擊。
人們觀看影視作品的時候,更多的開始使用手機,提供各種類型影視的APP隨時也大行其道。例如《手機》 《大腕》這樣在手機端大火的優秀電影,都是新媒體下非常規觀影渠道的產物。
(二)戲劇創作多元化
在新媒體時代,戲劇變化更加多元。這種多元化主要體現在故事創作、人物性格、人際關系等方面。隨著移動互聯網不斷普及,各種熱點新聞、時事新聞都可以成為創造素材以及影視作品元素之一。比如由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電影中,將病人患病、走私藥品、關注弱勢群體以及藥品行業壟斷等熱點問題重點展現,其中患病演員通過精湛的演技,向全國人民呈現了社會特殊群體生活的真實畫面。
而事實上,將這種生活常態搬上熒幕的作品還有很多,電影作品《最愛》中,將艾滋病人的社會群體的真實寫照融入電影作品中,通過影視手段的表現,將這一群體中的愛恨糾葛與人情冷暖展現得淋漓盡致,因此也收獲了社會上無數的關注。
除此之外,新媒體背景下,影視作品更加多元化,各種古裝劇、武俠劇、現代劇、偶像劇、懸疑劇以及愛情劇等劇目,可滿足不同層次需求,觀眾在故事中能找到自己的影子。例如《霸王別姬》是以大眾相對陌生的京劇題材為主題而拍攝的電影。在此電影中,主角段小樓與程蝶衣是從小在同一個戲班中成長的師兄弟,其先后經歷了清末、民國、新中國三個時期,在人生旅途中歷盡悲歡,最終在時代發展趨勢越來越好的新中國時期,主角程蝶衣選擇了自主結束生命。對不了解京劇藝術的觀眾而言,通過觀看此電影能夠感受不同歷史時期下底層人物與命運抗爭帶來的震撼,而對于京劇愛好者而言,《霸王別姬》則更像一部生動的戲曲教材。
從電影開頭部分出現的《霸王別姬》插圖引入故事起,每個情節幾乎都與戲曲息息相關。從主角程蝶衣第一次在戲班接觸《霸王別姬》這出戲,到其在前朝宦官的堂會中登臺而小有名氣,到后期成名,再到十年浩劫中墜入人生谷底,甚至到歷盡風霜后的重逢,《霸王別姬》的故事始終貫穿始終。主角的人生軌跡與戲臺上所演人物的人生軌跡最終重合,使電影最后的主題得以升華,為觀眾留下更大的想象空間。
二、戲劇創作優化策略
(一)加強對原始劇本選擇,提升配合與后期剪輯效果
新媒體背景下,為確保戲劇影視可以與現代人審美需求更加契合,影視創作人應該在戲劇影視創作工作開展過程中,加強對原始故事題材的篩選,將更加富有內涵、符合現代人審美標準、更具影視化意義的故事題材搬上熒幕,讓全體觀眾可以在觀看影視作品時,深深被故事情節所吸引,隨著故事的動態發展而產生共情,深刻體會到故事中人物展現出的人格魅力與角色魅力。
為實現這一目的,首先,影視創作人在進行文學作品選擇的過程中,要盡可能選擇有層次的故事作為創作基礎,不斷豐富故事情節與人物性格,運用更加深刻的故事背景作為重要的人物襯托,這樣可以保證影視作品的情節走向深入人性,提升觀眾的影視觀感。
為此,創作者應該專注于影視作品的創作環節與創作內容,創作過程不要關注八卦傳聞,提升戲劇影視創作所選題材的整體基礎,這樣不僅可以省去很多后期修改的環節,減少劇本創作時間,而且可以顯著提升作品的內核,提升作品的可創造性。事實上,優秀的影視作品,普遍具備故事情節環環相扣、人物角色性格分明等優點,可以更好地將觀眾目光吸引到劇情中來。
其次,在開展戲劇影視創作時,要在角色人物表演與進行拍攝時,注重在故事情節中融入文化內涵,并且不斷借助角色演繹、專業道具、情節設計將不同角色之間的矛盾心理完美地展現出來,突出不同角色的性格特點。選擇演技成熟、口碑較好的演員可以使一部影視劇的關注度有所增加,因此影視創作人應該著重選取演技與口碑兼具的演技派演員。
最后,在開展影視作品剪輯時,要結合劇本核心與故事情節進行剪輯,將影視作品中主要的故事情節與最精華表演部分挑選出來,再經過專業的影視剪輯軟件,處理過的影視作品人物更加飽滿、劇集更加緊湊,合情合理地將表演現場的場景完美地呈現出來,讓全體觀眾在進行觀看時,可以真正地體會到劇本沖擊力以及演員的演技,更好地提升觀看體驗的感受。通過影視作品的創作過程、拍攝過程以及剪輯過程,提升影視作品的精彩程度,以此激發其他創作者的創作靈感,為戲劇影視發展提供必要助力。
(二)分析觀眾群體,故事題材盡量新穎
一部影視作品的優劣,需要由觀眾做出評價,這種評價應該具備全面性、綜合性特點,不應該在少部分觀眾群體下進行評價,而是應該將影視作品放在廣大觀眾面前,觀看后,得出最終評價。在接受越來越多的評價之后,作品的整體評分會逐漸趨于穩定,這才是考核一部影視作品是否優質、是否成功的重要考核標準。
即便如此,觀眾在進行作品評分時,容易受到對作品中某個參演角色、某個故事背景的偏愛或者厭惡,而出現部分的情感票,這也是在所難免的。為了盡量避免惡意差評對影片的影響,創作者應該在進行戲劇影視作品構思以及創作的過程中,盡量保持作品的新穎度與年輕化。
為實現這一目的,首先,創作人要學會合理利用沖突來吸引受眾群體的注意力。人物與人物之間的沖突、故事情節與故事背景之間的沖突,都可以提升觀眾的欣賞體驗。
比如在《隱秘而偉大》中,角色之間的性格沖突很明顯,故事情節也十分緊湊,其中不同的人物可以吸引不同年齡段的觀眾,在進行觀看時,觀眾在潛移默化之間被故事情節吸引,生成對后面劇情的好奇心,這就是一部成功的影視作品需要具備的。
其次,在影視作品創作時,要在不經意間體現出藝術特色,為保證藝術效果充分被展現出來,藝術元素通常會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利用生活場景與藝術創作產生的沖突,更好地展現影視作品的中心思想。
比如在《新世界》這部作品中,四合院場景與北京文化反襯出一種高尚的革命人思想,作品中的北京原生居民在進入到特定時期表現出的差異,以及三兄弟之間由同一陣營,逐漸轉變為三方勢力所帶來的沖突,都為凸顯人物性格作出鋪墊。
除此之外,這部影視作品通過一個故事線引出多個故事線,最后將所有故事線串聯在一起,這種形式可謂是新穎至極,而通過五十集電視連續劇講述二十二天內發生的故事,也是國內鮮有的嘗試,在新媒體平臺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只有不斷地進行創新與嘗試,戲劇影視才可以得到長足地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背景下,新媒體平臺發展與戲劇影視作品發展十分契合,二者之間存在諸多互通之處。在新媒體平臺發展的影響下,國內戲劇影視逐漸多元化、逐漸深入化,通過加強對原始劇本選擇,提升配合與后期剪輯效果、分析觀眾群體、故事題材盡量新穎等方式可以有效助力戲劇影視行業發展,為國內影視業發展奠定堅實穩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蘇海鳴.新媒體時代影視音樂通識教材研究——以《電影電視劇音樂分析教程》和《影視音樂概論》為例[J].藝術研究,2021,12(21):1223-1225.
[2]郭書君.以消費者影視文化需求視角探索其對中華家風文化的傳播價值——以紀錄片《記住鄉愁》為例[J].公關世界,2021,17(22):1247-1248.
[3]張先進.書畫展覽中做好“數字化”記錄及影視宣傳推廣傳播的必要性——以“閩籍書畫名家搶救工程”展覽為例[J].藝苑,2020,17(23):2296-2297.
[4]王亞斌.校級在線精品資源課建設與思考——以河北藝術職業學院“影視特效制作技術”課程為例[J].青春歲月,2020,17(35):2218-2219.
[5]何瑞.淺論影視資源在海外初級漢語課堂的應用路徑——以電影《飛來的青衣》在墨西哥初級漢語課堂的應用為例[J].文淵(高中版),2020,15(27):2215-2216.
[6]李由.高職院校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究——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影視編導”課程為例[J].機械職業教育,2020,13(11):1235-1238.
[7]陳錦陽.基于“院區城融合”的“三融共振”產教融合育人探索與實踐——以浙江橫店影視職業學院為例[J].大眾商務,2021,17(24):1123-1124.
作者簡介:黃昭曠,男,湖南懷化人,武昌理工學院影視傳媒學院,研究方向:影視與文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