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內部審計》是審計學專業主干課程和必修課,抓住申報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機會,堅持“立德樹人”,實現“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三度協同,將思政元素、案例教學、場景化教學全面融入內部審計各教學環節,將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貫穿到底,為培養高質量的內部審計人才夯實最關鍵的專業課基礎。
【關鍵詞】一流課程;內部審計;教學改革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2019年教育部發布《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2019)8號:要求嚴格課程管理,立起教授上課、消滅“水課”、取消“清考”等硬規矩,經過三年左右時間,建成萬門左右國家級和萬門左右省級一流本科課程。為此,各高校開展了申報一流本科課程的建設熱潮。
一、內部審計課程的性質
《內部審計》是審計學專業主干課程和必修課,一般在三年級第五學期開設,32學時。其教學目的在于將現代科學管理組織與內部審計實踐融為一體,熟悉并理解內部審計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并能夠應用內部審計技術與方法,從審計對象上看,涉及所有組織和單位,包括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私營企業等;從審計內容看,涉及國際內部審計前沿、內部審計理論、內部審計程序、技術和方法、經營活動審計、內部控制審計、風險管理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舞弊審計、信息系統審計、內部審計管理以及內部審計人際關系等。
二、傳統內部審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原有的課程體系亟待重構。隨著內部審計準則的變化,以及大數據、數字化在審計領域的深度應用對內部審計課程提出了革命性重構的要求,亟待對教材綱目、教學內容、教學案例、教學資源、教學手段、教學評價、師資隊伍及教學管理進行系統改造與創新升級。
2、思政元素亟待有機融入課程教學。原有課程教學體系中,主要講授內部審計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對于思政元素則系統性缺失,導致后續學習中學生職業道德規范與能力有短板,亟待以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實現專業課的育人功能。
3、場景化的虛擬仿真教學亟待提檔?,F有內部審計課程理論教學同質化嚴重,缺乏教學案例以及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個性化開發、柔性化調適和動態性優化,亟待升級場景化的虛擬仿真教學平臺。
三、一流本科課程背景下內部審計課程教學的實踐探索
1、課程體系重構,教學資源集成化。學校成立了行業專家、優秀校友等在內的課程指導委員會,課程組建成了一整套包括課程大綱、授課講義、章節案例、拓展閱讀、習題集、試題庫、多媒體課件、法規資料及22個微課視頻在內的內部審計教學資源。全部在課前放在學校在線學習平臺。
2、扎實推進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思政元素有機融入內部審計各章節,通過思政元素樹立學生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意識,在企事業單位整體、部門、業務的內部審計過程中全面分析自己的行為后果,提升內部審計準則、技術方法的應用能力。例如講授習近平主席、審計署賦予內部審計的新使命,就可以挖掘愛國主義、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在講解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時,觀看《國家審計》片段,體會主人翁身上具有的職業道德,體現講誠信、守規矩、實事求是;再講到經濟責任審計時,穿插愛國主義、職業理想、家國情懷、責任擔當等理念。
3、虛擬仿真業務場景化,夯實基礎強能力。從單一審計舉例轉化為組織整體經營場景,通過學校經管中心的審計虛擬仿真平臺模擬組織運營環境中真實業務處理的線上操作,強調內部審計在組織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中的邏輯關系。
4、線上線下融合化,提升效能保質量。課程線下教學主要在教室、討論室進行;依托虛擬仿真平臺、在線學習平臺強化學生線上實務能力培養。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提升了教學效能與鞏固了教學質量。線下,注重內部審計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講解,討論內部審計教學案例,著重對知識點的透徹理解,實現課堂時間的高效利用;線上,注重對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虛擬仿真平臺和在線學習平臺掌握內部審計熱點實務。本學期使用在線學習平臺達500余人次,提交線上、線下作業3次共270余份,作業提交率98.9%,輔以線上答疑討論,形成常態化的教學互動并持續改進。
5、課程考核多元化,全面考察促成長。本課程的考核采用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的模式。其中,過程性考核占比50%;期末考試成績占50%,采用閉卷考試,包括選擇、判斷等客觀題與計算、案例材料分析等主觀題,并逐步偏向主觀題,重在考察學生“三基”掌握情況與應用能力。這樣以線下課堂案例分析、在線作業答疑和線上實務操作等多維評價完成過程性考核。理論課程平時成績由考勤、在線檢測、仿真實驗、案例分析、課后作業構成。
結束語:《內部審計》是審計學專業主干課程和必修課,抓住申報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機會,堅持“立德樹人”,實現“課程思政”“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三度協同,將思政元素、案例教學、場景化教學全面融入內部審計各教學環節,將內部審計職業道德規范貫穿到底,為培養高質量的審計人才夯實最關鍵的專業課基礎。
參考文獻:
[1]王曉萍.大數據背景下內部審計案例實踐教學改革及發展探析[J].當代經濟,2017(1):89.
[2]孫麗華.《內部審計學》教學改革與實踐探討[J].財會通訊,2014(11):48-50.
[3]呂珺.內部審計課程混合式教學實踐探索[J].商業會計,2020(22):120-123.
作者簡介:石恒貴(1976-),漢,男,四川遂寧人,重慶工商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審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