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溪澤
【摘要】在脫貧攻堅中,廣大干部職工有良好的思想認識,有很高的能力,有很好的作風,有很高的水平的貧困人口,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工作條件差,任務重,矛盾多,認識不清。建立脫貧攻堅林業權益保障機制、創新黨建工作方法、完善框架評估機制、引進重點項目等提出了具體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脫貧攻堅;林業和草原;干部;職工;思想
引言:消滅生態貧困是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增強各級政府和部門的政治責任感和責任意識,大力推進生態扶貧,打贏這場硬仗,應該積極幫助貧困地區解決貧困困難。堅持以區域特色林草企業為主體,發展特色林業和草原,促進生態旅游,切實發揮好示范和帶動作用,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認真做好云南林業扶貧攻堅工作,向有關部門總結,向生態扶貧攻堅方向努力。
1脫貧攻堅一線林業和草原干部職工思想現狀
1.1干部職工的精神狀態現狀。脫貧攻堅一線林業和草原干部職工思在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積極幫助貧困地區解決貧困困難。由于大眾的思想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并為人們所接受和認同,人們對自身價值的理解也越來越少。總體上看,這反映了廣大干部職工思想覺悟高,積極性高,貢獻大,在評"最不滿意區"時,多數人認為,主要原因是個人能力有限,精力不足,扶貧力度不夠,政治上和時間上等原因,如獨山縣黨委書記不配合電視臺工作,生態旅游可能性大等。
1.2推進扶貧開發工作。深入貧困群眾中,進行調查研究,準確反映貧困群眾和社會各界對脫貧攻堅的意見和需求,自覺執行中央、自治區、直轄市的扶貧政策。推進扶貧開發工作,首先要由黨委書記牽頭,高質量地開展扶貧開發工作,提高組織戰斗力等制度[1]。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多功能綜合定位下的黨在促進農民增收、提升農村黨建工作水平上形成了雙贏局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1.3擔當能力。評價結果表明,雖然絕大多數貧困群眾都能擔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事業,但也有一部分干部職工在周圍村莊中辛勤工作。然而,從主觀感受來看,抱怨、不安、困惑,當問到“身邊同事在扶貧工作中的道德和心態”時,他們普遍認為,廣大職工的精神狀態很好,熱情高漲,奉獻精神強,打好了脫貧攻堅戰。駐在農村的部隊克服了許多困難,如交通不便、通訊和飲水困難。有的男同志上班時不回家,有的女同志上班時到村里幫忙,還有的男同志反映孩子太小,照顧不好,這些問題都是影響職工干部的直接原因。
2脫貧攻堅一線林業和草原干部職工思想中的主要問題
在此期間,扶貧開發取得了顯著成績,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也存在著不少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2.1個別干部存在認識上的偏差。個別調查者對扶貧工作重視不夠,怕思想認識上存在問題,如果沒有動力,訪談的壓力就會更大,有的職工對各級扶貧工作缺乏全面了解,抱怨工作壓力大。我們應該加強學習教育,緩解壓力,擺脫陳舊落后的觀念。
2.2貧困地區脫貧攻堅任務重,條件差。工作隊員對緩解貧困、對付疲勞和缺乏創業精神的興趣日益減少。有些來訪者認為,消除貧困是他們生活的“成果”,幫助他們自救比幫助窮人更重要。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條件差、收入低、扶持力度小、激勵機制不健全。為達到這個目的,習總書記指出,要關心貧困線上的基層群眾,讓許多吃苦、汗流浹背的人和干部一起享受,激勵他們奮發向上,爭取脫貧。
2.3作風問題。作風問題上,有一小部分扶貧一線干部的作風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夠嚴肅,個別干部成為了“官吏”,不愿意研究如何使他們脫貧致富,必須按照文件和指示去做。干部的思想結構、勞動條件沒有跟上形勢的變化,責任心不強。
2.4就工作方式而言。個體勞動者對低保和貧困勞動者的工作方式固定不變,缺乏創新意識,仍處于代補狀態,未能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村內矛盾。經調查,該機構急需定期提供集中“收費”,以緩解壓力,同時更新知識和觀念。
3激發脫貧攻堅一線林業和草原干部職工思想策略
3.1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要定期對工作年限滿一年的優秀職工進行表彰,深入挖掘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先進典型,并給予表彰獎勵,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在新的歷史時期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奮發有為。
3.2建立扶貧干部權益保障機制。首先,臨時雇員和在村工作的雇員應該獲得一些生活津貼,以解決使用公共交通的問題。要加大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職工的教育、培訓和學習力度;各級各部門要積極創造扶貧學習培訓的機會,組織開展扶貧交流活動,使廣大群眾了解和掌握黨組織的工作要求和政治精神。建立溝通平臺,及時反映脫貧攻堅的意見和建議,密切配合,妥善處理。由國家林業局向西部地區、老工業基地和革命老區派遣臨時訓練隊,由財政部和國務院扶貧辦按國家規定的臨時補助標準和生活補助費發放。
3.3完善干部的考核評價機制。針對目前職工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明確的責任制度框架,包括年度考核制度和平時考核制度;建立了選拔晉升相結合的考核激勵制度;對敢于理解、敢于經營、無私奉獻、貢獻突出的人員,應優先給予大力支持[2]。
3.4健全脫貧效果評估機制。完善扶貧一線干部對相關意見和建議的反饋渠道,加強重大政策溝通,健全扶貧第三方評估機制。對涉及廣大群眾利益的重大扶貧項目,要充分考慮其承受能力,有利于“有針對性地進行扶貧”和“有針對性地進行扶貧”。這個委員會的受害者不贊成“有針對性地消除貧困”和“有針對性地消除貧困”,他們不會,也絕對不會去做那些浪費人們金錢的事情。
結論:綜上所述,以生態扶貧為重點,實施林改環保政策,建立貧困人口檔案和林圖,建立貧困草原移民補助機制,積極支持國家對貧困草原移民的扶持,增加貧困人口的勞動收入,通過生態產業扶貧,大力發展特色林果業,發展特色林業和果業,發展生態旅游和果業,因地制宜地增加貧困人口的收入,為貧困農村發展林業產業化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美麗.加強林業干部職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祖國,2017,11(15):106-106.
[2]林草倚.林草科技助力脫貧攻堅[J].中國林業產業,2020,13(7):15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