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系統回顧了近年來南京市紅色檔案文化建設現狀,從時間、價值、空間和實踐維度,對“百年華誕·百件珍檔——紅色百年南京印記”檔案征集活動進行了解讀。分析了典型案例,從強化站位意識、優化館藏資源、拓寬育人渠道、開展多元合作四個方面探索以紅色檔案文化推進文化強國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紅色檔案;檔案文化;文化強國
紅色檔案記載著中國共產黨走過的百年歷程,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近年來,南京市檔案館以紅色檔案打通“紅色脈搏”,打造出富有南京特色的紅色檔案文化品牌。
一、南京市紅色檔案文化建設現狀
1. 聚焦中心,服務大局。南京市檔案館緊緊圍繞黨委政府重點工作,堅持把打造紅色檔案文化品牌融入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教育中。2018至2020年,以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中國共產黨在南京等為重點主題,從檔案視角講好紅色故事,為全市紅色文化宣傳注入鮮活生命力。2019年,為慶祝渡江戰役勝利70周年暨南京解放70周年,南京市檔案館與市委網信辦、市委黨史辦等單位聯合,舉辦三場尋訪南京解放紀念地活動,并進行了全媒體直播推廣,全網推送相關信息約6000條,網絡點擊總數近千萬。聯合南京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南京市博物總館,主辦“紅旗插上總統府文物史料展”“慶祝南京杭州上海解放70周年史料圖片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20年,建成三個紅色教育展示室,全方位展現從1922年中共在南京建立第一個黨小組到建黨100周年,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南京革命、建設和發展的光輝歷程。
2. 挖掘館藏,打造特色。南京革命底蘊深厚,擁有豐厚的“紅色家底”,在紅色檔案資源的交流共享、整合利用、開發傳承上有著獨特優勢。南京市檔案館以豐富的館藏為依托,深度挖掘散落于社會各界的紅色檔案資源,以豐富的檔案素材重現紅色歷史。2018年是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50周年,南京市檔案館工作人員用近一年的時間,多次往返武漢、南京兩地,聯合檔案、鐵路、建工、文博等多個行業,將兩地多行業的檔案資源集合整理、擇優挖掘,精心打造“五個一”系列精神文化產品。“國家記憶·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50周年檔案史料展”在各地進行了巡展,觀展人數近百萬。
3. 立足重點,優化整合。“十 三五”期間,國家檔案局啟動了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南京市檔案館高度重視,將紅色檔案的開發利用工作推進到不同的專業領域。既融合黨史、歷史、教育、文化等相關領域的專業檔案,又從專業角度重新審視館藏,力爭以最優的方式形成一系列紅色檔案文化產品。近年來,在國家重點檔案保護與開發項目中,先后申報完成了《抗日戰爭檔案匯編》《南京民族工商業檔案》等7個項目59冊檔案匯編的編纂任務。2019年,聯合出版《南京調查資料校注》,共計144萬字,為研究解放前夕南京城市面貌提供了系統、翔實、完整的城市調查資料。
4. 優勢融合,樹立品牌。近年來,南京市檔案館針對館藏紅色檔案資源采用系統性開發的模式,形成多形式、多維度的產品。2018年,與高校、媒體、企業、文博等數十家單位合作,對館藏“江南水泥廠”檔案進行了系統性開發。同年9月16、17日,《一座工廠的抗日傳奇》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國家記憶》欄目播出。此外,南京市檔案館以該系列檔案為基礎,編纂完成八本檔案匯編、一本檔案編研書籍,舉辦數場展覽,發布多篇研究性文章,有效地提高了社會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
二、“百年華誕·百件珍檔——紅色百年南京印記”檔案征集活動解讀
2021年2月9日,南京市檔案館攜手南京報業傳媒集團,組織開展“百年華誕·百件珍檔——紅色百年南京印記”檔案征集活動。主要通過“六個一”展開:一個征集令發布、一個永久陳列展、一次揭秘珍檔的全媒體行動、一個抖音號、一系列讀檔讀報活動和一場拉歌會。
“六個一”活動既獨立成篇,又緊密相連。以一個征集令的發布為統領,帶動其他五項活動有序開展,相互映襯。本文從時間維度、價值維度、空間維度和實踐維度,對“六個一”活動進行具體分析。
1. 時間維度。南京市檔案館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通過一個紅色征集令的發布展開活動。此次紅色檔案征集,依托主流媒體、政務媒體、微博、微信等平臺,主要征集自1921年以來,記錄中國共產黨在南京取得輝煌成就以及帶領南京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等重要時間節點和重大事件中留下的珍貴檔案資料,包括但不限于紙質、聲像、實物等載體,具體如日記、手稿、題詞、任命書、證件、地圖、票據、勛章、獎牌以及照片和錄音錄像等。
2. 價值維度。紅色檔案記錄和見證了新中國飛躍發展的足跡,是中國革命的寶貴記憶,是任何時候都不能丟失的精神財富。一次揭秘珍檔的全媒體行動,邀請南京市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代表、名人名家、部隊官兵、青年學生黨員等各界人士參與,用生動的語言講述紅色故事,講述紅色百年南京印記。這些紅色珍檔凝結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是最原始、最生動、最震撼的歷史憑證,是賡續紅色血脈、奮力擔當作為的“精神稀土”,是強化民族記憶、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更是講好“四史”的鮮活教材。
3. 空間維度。提供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全方位與多視角相疊加的感知空間,幫助大眾從紅色檔案中感悟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一個永久陳列展,利用不同時期的珍貴檔案和黨報資料,舉辦禮贊百年的主題展陳活動,展示中國共產黨人在南京的薪火相傳與百年風華。開設“南京印記”抖音號,拓寬主題視角,制作系列短視頻,搭建隔空對話的平臺,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與珍檔“對話”,通過與革命先輩“隔空交流”,激發愛國情懷,完成紅色基因的傳承。
4. 實踐維度。“百年華誕·百件珍檔——紅色百年南京印記”檔案征集活動,重在強化全民族的紅色記憶,使大眾積極主動參與系列活動,增進對黨的情感認同。開展系列讀檔讀報活動,號召全市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尋訪百年珍檔,在參與活動中追憶紅色歲月,激發逐夢新時代的豪情壯志。一場拉歌會唱紅南京,傳唱百年珍檔中的“紅色曲譜”,既是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公開課,更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的實踐課,在傳唱中煥發民族精神,鑄就家國情懷。
三、“百年華誕·百件珍檔——紅色百年南京印記”檔案征集活動案例
這次征集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響應,涌現出一批見證建黨百年的珍貴檔案。截至2021年4月中旬,共收到單位報送的珍貴檔案94組、300余件,接收市民捐贈的檔案資料近百件。這些珍貴檔案再現了不同時期共產黨人頑強不屈,為了黨的事業勇于犧牲、奮勇擔當的政治品格,奏響了一曲曲蕩氣回腸的英雄凱歌。
1. 青春熱血獻給黨——烽火歲月中的女共產黨員。此次征集活動中有中共溧高縣安興區委委員李輝和溧高縣第二任縣長周林的女兒捐贈的照片,分別是1944年蘇南三地委擴大會議合影和九位女同志在山坡上的合影。這兩張珍貴的照片是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中,各個歷史時期女性黨員做出獨特貢獻的縮影。
2021年3月8日,《南京日報》刊載了《紅色百年南京印記|芳華再現,烽火歲月中的女共產黨員》一文。據新華社客戶端顯示,3月10日該文閱讀量超13萬次。在微博輿論場,“紅色百年南京印記”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13萬次。主流媒體、政務媒體、網民在微博平臺對相關原創微博進行轉發,《南京日報》、南京政務輿情研究院等官微的相關原創微博被多次轉發點贊。
2. 一份特殊的任命通知——檔案背后驚心動魄的水廠接管往事。此次還征集到一份來自南京水務集團的珍貴檔案——1949年4月28日,南京市軍管會委派軍事代表王嘉猷到三汊河水廠及清涼山水池接管、開展工作的通知。這份泛黃的檔案背后,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水廠保衛戰的故事,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南京人民奪取政權、建立人民民主政權的一個縮影。
通過對這份檔案的深入挖掘,工作人員在館藏檔案中首次發現南京“地下家庭黨支部”的完整戶籍檔案資料。這個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建立的地下家庭黨支部,記錄了我黨百年奮斗史上特殊的一頁。地下家庭黨支部由五人組成:大哥王嘉謨,大嫂傅積嘉,二弟王嘉猷,三弟王嘉訓,四弟王嘉言。他們機智勇敢,有勇有謀,突擊完成調查國民黨中央和地方機關房地產情況的任務,為南京的順利接管做出了卓越貢獻。南京解放后,兄弟四人都參加了軍事接管工作,由地下工作者轉變為新南京的建設者,見證了那個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火紅年代。
四、紅色檔案文化建設路徑思考
1. 強化站位意識,聚焦黨政工作大局和人民群眾紅色檔案文化需求。在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戰略的宏圖中,建設紅色檔案文化,必須始終堅持“檔案姓黨”,確保政治方向絕對正確。抓住重要時間節點,緊跟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謀劃,以檔為憑、主動作為,充分發揮紅色檔案文化資政、存史、育人功能。要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把紅色檔案資源轉化為易于接受的文化資源,讓人民群眾在高品質的紅色檔案文化熏陶中,開拓視野,增進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使紅色檔案文化成為全民族的價值追求和精神追求。
2. 優化館藏資源,夯實紅色檔案文化服務文化強國建設的根基。紅色檔案豐富多樣,以圖片、文字、音像等為載體,記錄了我黨在不同時期活動,具有保存價值。但是因為時間久遠和保管條件限制,部分檔案缺失破損,要抓緊做好仿真復制、修復和數字化工作,并跟進歸類整理、編目統計。同時,由于歷史的原因,許多紅色檔案分布較散,作用發揮受到很大限制。前述征集活動開展后,90歲的葛保富老人決定將一批珍貴的紅色檔案捐贈給南京市檔案館,其中就有他珍藏了65年的與毛澤東握手的照片。類似這樣的檔案還有很多,有的保存在各級各類檔案館、企事業單位,有的保管在社會各界人士手中。這就需要創新征集方式,科學做好紅色檔案的征集保護,充分發揮紅色檔案文化服務文化強國戰略的作用。
3. 拓寬育人渠道,打造新時代紅色檔案文化宣傳新格局。堅持以黨報、黨刊為重點,筑牢紅色檔案文化宣傳陣地,通過官方平臺宣傳展示,增進理解認同。以微博、微信、抖音等新興媒體為抓手,系統構建紅色檔案文化現代傳播體系,提高紅色檔案文化的傳播力、影響力。圍繞重大活動組織紅色檔案文化專題展,以通俗易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方式宣傳紅色檔案、傳播紅色檔案文化。特別是抓住國際檔案日、烈士紀念日等時機,組織實地尋訪、讀檔讀報等活動,擴大紅色檔案服務宣傳的輻射面,通過紅色檔案文化熏陶,搶占文化強國建設新的制高點。
4. 開展多元合作,實現紅色檔案文化傳播效益最大化。紅色檔案資源分布較散,常常因為館藏資源匱乏,利用效率低下。可以采取館際合作、多方聯動的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彌補資源不足的缺憾。通過與相關單位合作,實現紅色檔案資源開發利用效果的倍增效應,讓沉睡的紅色檔案資源活起來、動起來。通過與黨史、文博等單位合作,讓紅色檔案資源更具說服力,打造內容豐富、獨具特色的紅色檔案文化精品。2021年1月18日,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檔案局、檔案館聯合,充分發揮長三角地區革命歷史檔案資源優勢,主辦了“建黨百年 初心如磐——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這既是紅色檔案文化服務文化強國建設的一次全新嘗試,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跨地區檔案聯動,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
紅色檔案文化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了優良的文化基因,文化強國建設為紅色檔案文化的繁榮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戰略機遇。新時代的檔案工作,要高度重視紅色檔案文化建設,匯聚起紅色檔案文化的磅礴力量,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增輝添彩。
注釋與參考文獻
[1]趙煥林.檔案文化:文化強國的重要推手[J].蘭臺世界,2012(19):1.
[2]陳昕燕.沂蒙紅色檔案資源的當代價值與利用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6.
[3]劉曉蘭.一座水廠,一段光輝歲月——水務集團北河口水廠職工捍衛新中國自來水事業[EB/OL].[2021-09-08].http://livelihood.longhoo.net/2021/ xwxc_0309/471951.html.
[4]浙江檔案.“建黨百年初心如磐——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在浙江省檔案館開展[EB/OL].[2021-03-11].http://www.zjda.gov.cn/art/2021/3/11/ art_1229005493_58922755.html.
[5]張春坦,姚憲寧,張怡菁.戰斗在敵人心臟的家庭地下黨支部[J].唯實,2013(4):85-87.
[6]青島文明網.盤活“紅色檔案”激發更多愛國情懷[EB/OL].[2019-06-14].http://qd.wenming.cn/wmbb/201906/ t20190614_5904713.html.
[7]陳向陽.從紅色檔案中汲取磅礴偉力[N].中國檔案報,2019-12-05.
[8]季紅軍,李舟.以紅色檔案打通“紅色脈搏”——打造富有南京特色的紅色檔案文化品牌[J].中國檔案,2021(1):44-45.
[9]中共南京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甘于奉獻 初心永恒:南京解放親歷者口述史[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21.
[10]陳向陽.管好用好紅色檔案[J].群眾,2019(21):35-36.
[11]陳艷艷. 聚焦檔案紅色屬性 加強紅色檔案文化建設——以金華市檔案局為例[J].浙江檔案,2018(5):31-34.
[12]王昊魁. 國家檔案局:用檔案講好黨的故事[N].光明日報,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