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目的? 探討基于全維度評估的護理干預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中的作用。方法? 選擇單縣中心醫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診治的106例膽囊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與基于全維度評估的護理干預聯合使用,比較兩組護理質量、生活質量和并發癥情況。結果? 觀察組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中應用基于全維度評估的護理干預,可提高護理質量,對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防范作用明顯,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全維度護理;膽囊結石;護理質量;并發癥;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3-0091-03
膽囊結石在膽道系統病變中普遍存在,多為膽固醇性結石,以成年女性為主要發病對象[1]。該疾病發生發展受多種因素影響,女性雌激素、妊娠、體質量超標、高脂飲食、高脂血癥和肝硬化均可增加疾病發生風險。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常用術式,創傷小,出血量少,術后恢復快,可改善預后[2]。腹腔鏡手術能否順利開展,既與主治醫生技術水平有關,也與圍術期護理工作開展情況密不可分[3]。因此需重視術前評估工作,以提高護理服務的全面性、針對性和科學規范性。基于此,單縣中心醫院在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手術中應用基于全維度評估的護理干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單縣中心醫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診治的106例膽囊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經隨機數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3例。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5例,年齡28~65歲,平均(50.27±4.64)歲,病程6~20個月,平均(12.78±1.24)個月;觀察組男性26例,女性27例,年齡30~66歲,平均(50.32±4.54)歲,病程8~18個月,平均(12.54±1.32)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患者病情符合膽囊結石診斷標準[4];患者年齡不低于20歲;入組者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耐受;患者了解研究詳情,簽署知情協議書后主動參與。
排除標準:重要臟器功能受損嚴重者;合并其他類型膽道系統病變者;現行其他治療者;存在認知障礙,難以配合治療者。
1.3? 方法
兩組均由同一批醫生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照組僅行常規護理,加強術前宣教,做好術前準備工作,為患者營造合適的手術環境,術中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存在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和術后注意事項。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應用基于全維度評估的護理方式,具體措施為:(1)術前全維度評估。制定包括實驗室檢查維度、影像學檢查維度、手術相關文書維度和手術相關護理準備維度4個維度在內的全維度護理評估方案,成形后打印至A4紙上備用。于手術前1天開展術前評估工作:①實驗室和影像學檢查評估:對所有患者進行生化指標、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心電圖、胸片和腹部彩超檢查。護理人員應逐條核實各項檢查落實情況,完成且結果正常者標記為“?”,異常結果標記為“′”,無需開展的檢查項目不標記,將結果反饋至醫師,便于醫師對異常結果和未得出的結果做出及時準確的處理,在處理后轉為正常的異常條目和完成的條目后標記“?”。②手術護理準備評估:術前1天告知患者禁食牛奶、豆制品等易脹氣的食物;告知患者術前洗澡,徹底清洗臍部,確定手術部位標記是否清晰準確、患者信息是否無誤,順利完成且符合標準的條目用“?”標記,明確未完成條目的原因,督促護理人員按照標準規范進行。術前1晚需要晚班護理人員進行的護理措施,可在條目后用“0”標記,同時經口頭交接,執行后條目用“?”予以標記,待晚班護理人員與夜班護理人員交接后,由后者確認護理工作完成情況。③手術文書評估:責任護士對清單中不同維度中的條目逐一核實,以免出現條目遺漏的情況,患者知情同意簽署協議書且符合要求者,用“?”進行標記,缺失的病歷資料應追問原因,協助護理人員完成,交班前未完善的內容,予以“0”標記,由夜晚班護理人員繼續完成,若患者受自身情況需延遲或取消手術者,需做好備注。(2)護理干預。術前綜合評估患者身心狀態,告知患者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和麻醉相關知識,幫助患者認識到腹腔鏡手術在膽囊結石治療中的必要性,使患者對手術治療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促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面對手術。術前30 min對病房內的空氣和醫療器械消毒,指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正確呼吸,選擇合適的手術體位,以保障患者舒適度,主動詢問患者感受,調整手術室溫濕度,做好非術區保暖措施,以降低低體溫發生風險,確保術中照明狀態良好,使得術野清晰,測量患者體溫。手術完成后,生命體征恢復后將患者送至普通病房,持續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適當休息;鼓勵患者術后次日下床活動,飲食由流質、半流質過渡至普通飲食,盡量選擇口味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術后定時更換引流管和切口敷料,保持引流管口和切口處整潔、干燥,以降低感染發生風險;重視術后口腔清潔,做好保暖工作,指導患者有效咳痰,以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
1.4? 觀察指標
1.4.1? 兩組護理質量對比
參照自制手術室護理質量調查問卷判定兩組護理質量,總共100分,內容包括基礎護理、專業護理、文書書寫和護理安全4項,各項均介于0~25分,分數增加提示護理質量提高。
1.4.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比較兩組感染、出血和膽道損傷發生率。
1.3.3? 兩組生活質量對比結果
患者生活質量根據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GQOLI-74)判定,首項為物質生活,最低16分,最高80分,后三項為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和心理功能,得分范圍在20~100分,分數增加證實生活質量改善[5]。
1.5? 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采用軟件SPSS 25.0錄入數據后統一處理,計量資料(護理質量和生活質量)經(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并發癥)經[n(%)]表示,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質量對比
觀察組的護理質量指標得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出現并發癥的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對比
對照組和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膽石癥在膽道系統疾病中普遍存在,部位不同,可有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肝內膽管或肝外膽管結石等類型,僅存在某一部位上的結石較為少見,同一患者可存在多處部位結石[6]。目前臨床主要是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囊結石患者進行治療,與傳統開腹式手術比較,創傷小、術后恢復快。但腹腔鏡手術順利開展,既需要主治醫師規范操作,也要重視術前評估工作的開展。傳統護理工作中,術前評估過于片面,可出現多處疏漏,影響手術治療可行性,使得護理質量下降,增加手術并發癥發生風險。因此應重視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術前評估工作,以保障手術質量,減少手術并發癥。
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前實施全維度評估,制定全面、針對性全維度評估清單,在清單中納入與腹腔鏡手術有關的術前注意事項,按照重要性排序,使得醫護人員根據此清單,有序開展各項術前準備和護理工作,重視術前質量篩查和疏漏彌補工作的開展,可在手術開始前對患者存在缺陷和不足的地方予以完善和改進。護理人員在術前準備工作中扮演著執行者、督導者、堵漏者和完善者等不同的角色,對責任護士、晚班護理人員和夜班護理人員的工作落實情況予以評估。使得術前準備工作得以高質量、全面性、系統性地開展,為護理工作質量提供保障,也可減少術前準備工作落實不到位導致的不合理手術操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7-8]。文中研究數據顯示,觀察組護理質量高于對照組,出現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上述觀點存在一致性。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結果顯示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證實基于全維度評估的護理干預可提高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可行性,減少手術并發癥,幫助患者術后迅速好轉,繼而回歸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在膽囊結石腹腔鏡手術中應用基于全維度評估的護理干預,可保障護理質量,可減少手術并發癥,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作用明顯,存在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徐垚,安東均,王羊,等.不同手術方案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總管結石的臨床研究[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9,24(8):44-48.
[2]王志龍,蔣厚文.開腹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20):6-7.
[3]陳凌,趙禮金.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肝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9,32(8):65-66.
[4]蘇冠群.膽囊炎膽結石診療與護理[M].赤峰: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18-19.
[5]楊彩平,李琳,靳珂.回授法指導下視頻宣教護理對泌尿系腫瘤合并結石留置雙J管患者知信行水平的影響觀察[J].哈爾濱醫藥,2020,40(6):77-79.
[6]王春芳.優質護理對膽結石術后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6):378.
[7]莊雪萍,郭青厚,鐘嬈霞.術前全維度護理評估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前準備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學,2021,45(2):199-201.
[8]董瑤琴.電話回訪指導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患者疾病知識認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0,24(1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