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昕

提高免疫力和正確飲食密不可分。你可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正在悄悄損害你的免疫力。
高鹽飲食
高鹽飲食會使骨髓、腎、脾、血液的中性粒細胞功能受到抑制,降低機體內中性粒細胞活性,致使中性粒細胞的抗菌防御功能受損。另外,高鹽飲食還能通過抑制醛固酮的合成途徑,使用來合成醛固酮的糖皮質激素在機體累積,從而破壞糖皮質激素正常節律,令人體免疫功能紊亂。
高脂、高糖飲食
長期高脂、高熱量飲食會導致免疫系統過度活躍,令機體的防御功能更敏感、更具攻擊性,而且即便以后更換為健康的飲食,免疫系統也較難恢復平靜。高脂、高糖飲食會導致免疫細胞的增殖與成熟,從而引發炎癥反應。
低蛋白飲食
蛋白質是生命存在的物質基礎,如果長期蛋白質攝入不足,對身體的各個方面都會產生影響。這些影響包括體能、精力、活力下降,容易疲勞、耐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傷口不易愈合,容易貧血、水腫、提前老化、注意力難以集中等。
?高蛋白飲食
長期高蛋白飲食同樣對人體存在著許多負面影響。長期高蛋白飲食除了會導致糖尿病風險增加、加重腎臟負擔、影響鈣代謝并促進泌尿系統結石的產生、加速人體老化等不良影響外,還會導致機體免疫功能的降低。因此,高蛋白的食物要吃,但總體的飲食中蛋白質的比例應以均衡為原則,而不應該一味進補。
過量飲酒
長期過量飲酒會影響人體的正常新陳代謝,損傷肝臟,還會消耗體內大量的維生素B。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B,就會影響白血球和抗體的產生,導致免疫力下降。
大量吃罐裝食品
罐裝食品雖然味道不錯,但是在加工的過程中經過了消毒,并且罐裝食品也添加了可以延長保質期的化學制劑。這些化學制劑大量進入身體之后,會對身體造成傷害,降低機體的免疫力。
過量喝咖啡
適量喝咖啡對身體是沒有害處的,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攝入過多咖啡,會影響睡眠,最終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所以,咖啡最好在睡前六個小時喝,以免干擾睡眠。
飲水少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身體當中70%都是水,如果身體長期缺水,會影響血液的正常循環,導致血液變得越來越濃稠,從而影響到身體健康,甚至會導致大量的毒素垃圾在體內堆積而引發其他的疾病。
營養失衡
長期挑食、偏食的人,很可能因為營養攝入不全面,使免疫力降低,繼而引發一系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