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艦
正陽縣自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來,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廁所革命”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扛穩責任,夯實基礎,創新機制,高質量、快進度推進農村戶廁改造工作。2018—2020年,駐馬店市下達正陽縣改廁任務63 800戶,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農村戶廁改造百日攻堅行動結束時,已累計完成 改造74 377戶,超額完成了任務指標。其主要做法如下:
一、夯實四項基礎
(一)廣泛宣傳,充分發動
正陽縣通過印發《改廁明白紙》、在電視臺開設“改廁專欄”、發布網絡信息、張貼宣傳標語、出動宣傳車輛等多種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改廁政策和衛生常識,讓群眾明白政策、知道好處、積極參與。群眾不僅自建廁屋,而且踴躍籌資,積極參與改廁管理和驗收工作。
(二)深入調研,選準模式
改廁前,正陽縣組織4個調研組分赴全縣翔實調查了全縣農戶總數、已改廁戶數、待改廁戶數、原廁所狀況、擬改廁模式、農戶住居分布等情況,并以鄉鎮為單位建立了改廁農戶數據庫,以行政村為單位繪制農戶居住分布圖。綜合考慮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任務、建設管理能力、農戶財力、生活習慣等因素,正陽縣細化方案,列出臺賬,科學選擇了散住戶用小三格、居住較集中并已建水沖式廁所的住戶用管道連接大三格、新農村社區及集鎮用管網連接污水處理廠三種改廁模式,做到因地改廁、因戶改廁。
(三)建立平臺,網上監管
正陽縣量身研制了《正陽縣戶廁改造信息平臺》,以行政村為單位,錄入每個改廁戶的戶名、編號、身份證號、住址、改廁模式、聯系電話、改廁關鍵環節必傳的影像資料、施工負責人、監督人、驗收人等關鍵信息,建立網絡監督管理體系,實時進行網上監管。
(四)加強培訓,普及技術
正陽縣編制了《正陽縣戶廁改造施工及使用管理規范》《改廁易出錯環節的技術要點》《改廁工程圖解》等技術資料,多次組織縣、鄉、村分級培訓、觀摩及現場施工教學活動,成立了4個技術服務組經常深入一線指導,普及改廁施工技術,使鄉村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都能做到懂技術、會操作。
二、嚴把三個關口
(一)嚴把廁具質量關
一是向各鄉鎮推薦了廁具生產信譽企業。二是明確廁具技術參數。三是規范廁具采購合同文本。四是建立“廁具查驗臺賬”。五是制定廁具抽查檢測的程序和方法。檢驗檢測工作由正陽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全縣各鄉鎮采購的每一批次廁具都要進行檢測,檢測不合格的廁具嚴禁使用。六是檢測費用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確保了廁具采購程序規范、質量安全。
(二)嚴把施工管理關
一是選擇有資質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全面落實工程質量和安全責任制。二是組織4個技術指導組,加強施工質量巡查,并對施工環節做出明確要求,小三格化糞池箱體都要集中安裝試水,每一個施工現場都要有技術人員蹲守監督,施工中的關鍵環節影像資料要及時上傳到“正陽縣戶廁改造信息平臺”,確保廁具安裝規范、連接密實、護砌嚴實。
(三)嚴把驗收結算關
正陽縣把改廁工程驗收分為5個階段、3個層次。每完成總任務量的20%,組織驗收1次,即為1個階段,共5個階段。3個層次是自驗、初驗、復驗。每次驗收先由施工隊自驗,自驗合格后書面申請鄉村初驗,鄉村初驗合格后,書面申請縣改廁督導組復驗,縣督導組復驗合格后報賬結算。
三、創新四項機制
(一)創新組織領導機制
正陽縣確立“黨建引領、縣級統籌、鄉村實施”的工作思路,成立縣長任組長的“廁所革命”領導小組,由5名縣處級領導分工負責,10個縣直部門協同配合。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抓,鄉鎮主要領導領著干,組建專班,協同推進。
(二)創新資金保障機制
一是縣里補貼。對省、市獎補過的改廁戶,正陽縣財政每戶再補貼200元,縣里增加的改廁任務每戶補貼600元。二是群眾自籌。因鄉鎮經濟條件不同,改廁群眾每戶籌資300~350元。三是鄉鎮補貼。鄉鎮利用土地出讓金返還部分,根據需要貼補改廁不足資金。
(三)創新考評獎懲機制
一是常態督查。正陽縣委、縣政府成立8個改廁督導組,分包鄉鎮開展常態督查和復驗工作。二是每周排名。每周公布1次改廁排序,處于后2名的鄉鎮長在縣電視臺表態發言,連續21天落后的約談鄉鎮黨委書記。三是每月獎懲。每月對改廁工作考評獎懲1次,前3名的鄉鎮分別獎勵3萬元、2萬元、1萬元,后2名的鄉鎮分別罰款2萬元、1萬元。四是年終激勵。改廁工作實行年終總評,對前3名的鄉鎮分別獎勵10萬元、8萬元、5萬元。
(四)創新長效管護機制
“廁所革命”重在前期建設,難在后期管理。經過不斷探索,正陽縣建立完善了改廁工作長效運營體系,建立了改廁農戶檔案,組建了廁所糞污抽運服務隊,實行市場化運作,每個鄉鎮配備5臺抽糞車,每個村購買1~3臺小型便捷式抽糞車,明確2名維護人員,實行有償服務,確保糞液有人清運,廁所問題有人維修。目前,正陽縣正在積極與河南省豐美有機肥公司洽談,合作開發綜合利用農業廢棄物生產有機肥項目,促進廁所糞污資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