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6日,我國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升空,翟志剛、葉光富、王亞平三名宇航員將在天宮空間站展開一系列任務。與全國同胞一樣,在河北省張家口市赤城縣,御久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全體員工也十分關注我國這一重大科學實驗任務,但他們比大多數同胞多了一份關注,那就是三名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餐食。
說起來,還要追溯到5個月前。2021年5月,中國航天空間生物實驗室與赤城縣御久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共同研發燕麥花青素精片、富硒燕麥胚芽粉、營養配方泡食米、紅曲黑麥餅干等產品。簽署一份這樣的合作,御久糧公司上上下下頗感自豪,總經理王海龍也在喜悅之中召開數次會議,號召一定要嚴把質量關,一定要為航天人獻出張家口“航天級品質”的產品,助推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
赤城曾經一度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連綿起伏的群山致使赤城早年間一直閉塞。在這里,山谷縱橫,氣候獨特,也幾乎沒有什么工業。而這獨特的環境,也造就了這一地域燕麥生長的獨特條件。近年來,赤城縣委、縣政府緊緊圍繞燕麥這一特色農業做文章,以“消費扶貧”為抓手,以“能人回鄉”為帶動,蹚出了一條適合赤城特色的脫貧攻堅路。御久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較為優秀的一家。
成立于2012年的御久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帶頭人王海龍的帶動下,努力加快農業產業科技化,以“用心做好每一粒糧,專注功能農業”為發展理念,為目標方向,已成為以燕麥等五谷雜糧精深加工為核心業務,集燕麥蕎麥等種植、銷售為一體的科技型民營企業,助力鄉村振興。近年來,公司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不斷創新商業模式,全力樹立品牌形象,努力集合內外資源,保障本土產品的自主品牌。公司先后注冊了御久糧、我是大醫生、氧身搭檔、范月清、榜樣豬八戒、泙糖本領等多個商標,在赤城縣分別建立了御久糧樣田燕麥片廠、御久糧獨石口餅干廠、御久糧開發區功能食品加工廠等,主要加工生產燕麥片、燕麥胚芽米、雜糧速食面、雜糧速食米、營養粉劑、各類雜糧餅干、白小米、藜麥、酸菜等系列產品。公司依托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為技術支持,簽署了關于健康食品研發協議,并獲得農科院研發的“燕麥、蕎麥、藜麥”優良品種種植授權,在赤城縣獨石口鎮半壁店村成立了燕麥、蕎麥、藜麥等雜糧品種種植示范基地。
御久糧公司2019年獲得“中國燕麥行業馳名品牌”,成為中華保險食品安全責任險燕麥類榜樣單位;御久糧公司先后與CCTV央視、青島衛視“中華美食頻道”進行專題合作,已成為中國燕麥領域的佼佼者,今年6月,還被授予了“河北優質品牌”稱號。2017年6月28日,張家口市被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授予“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稱號。
張家口是連接京津、溝通晉蒙的交通樞紐。由于其完美的生態環境,成為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之一。而北緯41°——中國燕麥發源地,張家口就處在這一優良生態線上,祖祖輩輩種植燕麥,似乎也驗證了祖先們的智慧和高明。
御久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王海龍,作為新時代的燕麥人,他從小就跟隨父母,在家鄉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摸爬滾打”,與燕麥割舍不斷的情結,也堅定了他做好中國燕麥的職責和使命。
像農村許多滿懷希望的年輕人,早年離開家鄉外出闖蕩一樣,王海龍也曾經追求過“詩和遠方”。大學畢業后,他先后去了廣東、北京,成為一家總部設在北京的圖書連鎖機構的創始人。經常幫助家鄉親友在北京跑醫院掛號、就診的他,目睹過太多的生死病痛。直到2012年春天與營養科大夫的交流,才使他明白了疾病與人攝入的食物有著直接關系。這促使他回到赤城家鄉——那個寒冷、高海拔、最適宜燕麥生長的地方,開發營養價值高、人們有需要的高膳食纖維燕麥食物。
在農科院專家的建議下,王海龍采用了最優質的原種和不加化肥和農藥最傳統的種植方法種植燕麥。經過幾年的發展,2016年初,御久糧公司實行了“農戶+企業”的合作模式,采用企業管理,農戶按照公司標準種植,企業實行保護價統一收購,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也實現了農民增收、精準脫貧。
2018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考察工作時說:“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不忘初心、心系鄉親的王海龍正以實際行動,以強大的責任心做好每一粒糧食。他說:“一生只做燕麥這一件事,要為老百姓提供更加多彩、具有豐富營養的食品。”
而在張家口,在赤城,還有許多像王海龍這樣的人,在縣委、縣政府的扶持下,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將產業扶貧政策與資源稟賦緊密結合,深開發,做企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實現百姓防返貧,鄉村大發展。
為助力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央部委和河北省委也聯合開展了向張家口脫貧村派駐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助力張家口鄉村振興計劃。經濟日報社駐赤城縣鄉村第一書記李驍、河北工業大學駐赤城縣仝家窯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杜利波向《經濟》雜志、經濟網調研組表示,目前農村老齡化、空心化嚴重,信息溝通不暢,缺乏技術和勞力,村集體產業十分薄弱,希望有關部門在鄉村和鄉鎮產業規劃以及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方面給予更多的政策指導,上下搞好對接,發揮聯動,需要增強幫扶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進一步提升幫扶成效。而包括他們在內的第一書記,也正加快轉換角色,熟悉村情民意,理清發展思路,努力幫助鄉村鞏固脫貧成果,提升治理水平,實現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調研組成員:劉越山?呂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