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新媒體的沖擊,電視新聞節目收視率持續下降,方言類新聞節目由于其自身局限性也面臨挑戰。方言類電視節目作為一種重要的電視新聞形式,在地域傳播上具有獨特優勢,基于此,對方言類電視新聞的分析和發展路徑探索也成了業界關注的問題。本文以中國唯一獲準上星的地方方言電視頻道南方衛視的《今日最新聞》為研究樣本,探索方言電視新聞節目在宏觀與微觀環境下的成功因素,分析方言電視新聞欄目在語言限制上的種種弊端,論述方言電視新聞欄目的未來之路。
關鍵詞:電視新聞;方言;內容與傳播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17-0164-03
一、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的研究背景和意義
隨著媒體之間的競爭加劇,電視欄目和受眾的細分成為催生方言電視新聞欄目的重要因素。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和當地文化息息相關,方言電視新聞節目大多以民生新聞為主,是實現媒介傳播區域化的重要手段?;浾Z作為漢語七大語系中重要一大語系,對華南地區的社會形態產生了重大而又深厚的影響,在中國及海外華人圈中廣為流傳。在語言流通面如此廣的情況下,粵語新聞欄目成為南方系電視大軍中搶占高地的重要一環?!督袢兆钚侣劇纷?009年開播以來已經走過了十來年,在廣東地區深受觀眾喜愛。節目以“同聲同氣自己人”的本土特色,用詼諧的言語,尖銳的觀點,報道并點評身邊發生的事情。內容貼近民生,反映民意且互動性高,在播出地區有較高的知名度。
貼近民眾生活的方言類新聞欄目有著區別于普通新聞欄目的親切感,為滿足觀眾的觀看需求,方言類電視新聞欄目成了地方媒體與上級媒體競爭的重要電視形式。在這樣的需求下,電視欄目個性化細分電視受眾,對自身目標受眾進行定位,以地域特色為基本,大打親切牌,在民生新聞的范疇內劃分出一批觀眾群體。
二、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特殊的受眾群體
(一)用方言播送新聞有著不可比擬的親切感
收看方言電視新聞節目的群體大多都是地域方言的使用者,當受眾打開電視,聽見熟悉的語言的時候,更多一份的信賴。心理學的選擇理論表明,人們更愿意接受自己熟悉的信息源和信息內容,而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就抓住了這一點。在南方衛視的《今日最新聞》中主持人以“同聲同氣”講新聞為噱頭,用地道的廣東話和觀眾暢聊他們身邊的新聞事件,和其他講普通話的同類節目相比較,與受眾的親切優勢就凸顯了出來。像是《今日最新聞》的口號“今日最新聞,老友一起品”,這句方言口號就充分抓住了受眾的方言情節。當主持人成為你的“老友”,主持人講新聞就像是一個朋友在和你聊天。
(二)方言電視節目內容民生化、區域化
既然是方言電視新聞節目,就會受到語言的限制,對新聞選材產生極大的影響。地方電視新聞選題以民生為主,地方電視新聞自然就表現出強烈的本土化特色。成功的地方電視新聞實踐者大膽地以富有地方色彩的平民視角反映老百姓的生產生活,并投以深厚的民生關懷,注重實際,解決具體問題,因此深受觀眾喜愛[1]。
方言節目更能調動觀眾參與節目的參與熱情。因為方言電視新聞欄目大多是民生類,新聞內容大部分都十分貼近市民的日常生活,這個時候受眾參與就變得重要起來。有了受眾的參與,節目就會變得更加有生命力,受眾可以通過提交選題的方式參與節目,也能增添受眾的觀看熱情。以南方衛視《今日最新聞》為例,受眾不僅可以通過微信和米斗平臺進行爆料,提供新聞選題,還能在節目中參與互動,受眾可以就每期節目發表的話題參與討論,被選中的評論金句還會在節目最后播出,受眾可以獲得相對應的禮品。
三、主持人的品牌化是方言類電視新聞成功的重要一環
主持人作為電視節目的靈魂人物,在任何類型的電視節目中,都對節目的風格定位,甚至是電視節目的成敗起到決定性作用。電視新聞類節目主持人的工作就是通過熒屏呈現節目信息,以及對所傳達的信息做出必要且恰當的解釋、說明或評論,讓觀眾接受和鑒賞新聞事件,也就是獲得從新聞中獲得信息,同時通過傳播的過程形成情感共振[2]。在現實的背景下,主持人負責宣傳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念。一個成功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不僅僅決定著新聞節目的好壞,也影響著受眾觀看節目的各種感受。同時,主持人的明星化也是節目品牌化的重要一環。作為主持人,要具有公信力,能夠吸引觀眾長期收看一檔節目并養成觀看習慣,只有這樣才能說這一檔新聞節目是成功的、具有影響力的。主持人不管是從外在還是內在、形象氣質、主持風格等等,都應該和節目的風格和定位相配合,這樣才能夠和觀眾的心理預期相符。
四、方言類電視節目主持人的形象建構
(一)主持人的外在設計
以南方電視臺《今日最新聞》為例,主持人們總是穿著休閑類的服裝,相較于傳統的新聞主持人正裝形象,這給人一種鄰家大叔的親切感。主持人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其形象一定是要經過外在的設計和包裝的。所謂外在的包裝,指的就是化妝、服裝造型,講話時肢體語言的使用是否符合播報形式和內容等。一般情況下新聞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都是比較端莊、得體,因為新聞的播報需要嚴肅、客觀、公正。然而在方言類的民生新聞播報中,主持人則可以適當采用調侃、說笑的播報方式,但不能太過放松,太過放松的播報方式會顯得新聞播報不倫不類,在以后一些較為嚴肅的新聞話題中,也比較難以呈現權威性[2]。
(二)主持人的個性必須要與節目風格相符
一個人的性格的塑成包括了很多方面,性格既受先天遺傳又受教育環境或是成長環境的影響。但本文所指的主持人個性是指在節目中主持人需要表現出來的形象和氣質,主持人的個性能更有效地傳播信息,展示節目風格。因此,需要主持人本身對自身欄目有著清晰的認識,根據節目表現的需要確定自身的主持風格和個性,適當地根據所主持的欄目和播報的內容改變自身的條件。如果節目主持人的風格與欄目風格相左則不應搭配在一起。例如,明明是評論類新聞節目,主持人卻歡脫性感;明明是新聞和調侃事件的欄目,主持人卻正襟危坐。主持風格和欄目風格相左,再好的欄目也是很難成功的。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許多主持人本身就擁有很好的熒幕形象,包括靚麗的外形、磁性的聲音等,這些都是成為主持人的優勢和利好條件,但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知識素養,多研究自己的節目,分析觀眾關注的新聞點。如果主持人的專業素養不達標,那么再美好的外形都只是星星之火,無法長久地吸引觀眾。
(三)主持人對語言的把控能力
在播音主持的創作中,主持的語言表達風格不僅對主持人自身風格起到決定性作用,對于欄目而言,主持人的語言表達風格更是決定了一條新聞傳達到觀眾耳朵里面的傳播效果。例如,訪談類節目《楊瀾訪談錄》《魯豫有約》又或是《非常靜距離》的主持人楊瀾、陳魯豫、李靜大都是熒幕形象親切,掌握了提問技巧的人物形象,語言風格更溫婉、迂回。而另一種,如《新聞調查》《焦點訪談》,主持人的主持風格則大多是犀利且清晰明了的,干脆有力地質疑出觀眾所知質疑的點。一個新聞節目主持人若是想被觀眾認可或是熟知,其本身對新聞事件要有別具一格的洞察點,并形成自己的觀點,在播報新聞的時候,爭取更多引起觀眾的共鳴。
(四)主持人必須認清自身節目的受眾群體,迎合受眾需求
對于很多其他電視節目如養生類、時尚類節目而言,新聞節目的觀看群體相對廣闊,一檔新聞欄目的觀眾包括了各個社會階層。就實際而言,一檔新聞欄目會受播出時間、不同觀看群體的影響,受眾接收信息的效果也不一樣。
對于方言類電視節目而言,大多數的新聞選材都來自地區的群眾,大多都是民生新聞的選題。這個時候,其實人們更喜歡的是擁有一個像南方電視臺《今日最新聞》主持人那樣的“好友”帶著你一起“嘮嗑”,說最中肯的話,有最客觀的意見,有最大快人心的說法,真正地做到“同聲同氣”。觀眾一旦開始覺得主持人是一個話家常的家里人,自然就會對主持人好感大增。
在激烈的媒體競爭大環境里,競爭的不僅僅是硬件設備或是宣傳營銷,而是人才儲備。將主持人明星化也是方言電視新聞欄目成功的一大重要的因素。主持人可以成為一檔節目的代名詞,是一個活招牌,受眾會因為熱愛主持人而喜歡上一檔欄目。而新聞類節目主持人與其他節目主持人不相同的是,新聞節目主持人的聲譽和影響力建立在主持人自身的新聞業務能力上的,所以主持人不宜經常調換[2]。此外,主持人應該可以靈活地依據自己播報的新聞內容有不同的情緒表現,在播報喜訊的時候,主持人可以笑容燦爛,但在播送災情汛情又或是慘絕人寰的慘案和具有社會爭議的信息時,主持人需要嚴肅起來,客觀地、中肯地評述,要具備播音主持藝術的分寸感。
五、方言類新聞電視節目問題突破
第一,方言類電視節目。由于目標受眾群體地方性明顯,對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和新聞數量較為偏重,選出的新聞選題碎片化明顯,事件播報的持續性和深度不夠,即使能夠成為系列專題,也由于部分地方電視新聞欄目對新聞信息的數量過于注重而不夠完善。記者在選擇某一重大選題時很有可能手上還有許多選題需要進行,記者本身無法對選題進行詳盡的調查,因此出來的新聞也很有可能流于表面,這樣的新聞欄目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往往比較薄弱。
第二,對于地方而言,發展方言欄目、增加方言新聞電視新聞欄目的環節迎合了當地受眾的觀看需求,但無法滿足非當地受眾的需求。以華南粵語地區為例,在廣州和深圳有大量的流動人口常駐,粵語的新聞欄目無法滿足這一群體的觀瀾需求。同時受方言的限制,無論新聞欄目做得多好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傳播,無法擴大受眾面。這對于一個想要謀求長遠發展和擴大的傳播影響力的新聞媒體來說是一大局限性。
第三,部分新聞選題流于表面,很多方言類電視新聞欄目為了留住觀眾,選擇一些奇古怪、過分娛樂化的東西迎合受眾,如鄰里謾罵、婚外戀、打架斗毆、家庭矛盾、坑蒙拐騙等。這種流于市井的選材對新聞的正面傳播是無用的,換言之,過分關注鄰里間家長里短的事情實際上沒有正面意義。反之,還很有可能讓收看新聞的青少年受到不必要的負面影響。質量低下的市井笑料的增加意味著減少了真正值得觀眾關心的新聞信息,很多地方的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都以暖新聞為主,主持人也被要求以日常生活的方式播報新聞,導致整體新聞質量下降。但也有部分聲音認為,使用方言播報硬新聞如政協會議、領導會晤、社會政策等,用方言播報會影響其公信力和影響力。
六、方言類電視新聞的優化之路
方言類電視新聞欄目雖然在推出初期由于語言優勢會相較于其他新聞節目更受地方觀眾的歡迎,但相較于普語的新聞節目來說,在播音主持規范化的大形勢下,其定位和未來仍存在很多的變量。早在2006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提出,未經廣播影視行政管理部門批準,各級電視臺不得擅自開辦使用方言播出的節目。[3]這一條例頒布的背景是各地的方言類電視節目,包括方言電視新聞節目存在過分娛樂大眾的成分。由此可見,如果想要讓方言電視新聞節目可以長久健康地發展下去,電視臺應該采取一些針對性措施,使節目健康可持續發展。
(一)提高新聞質量
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主要以民生類選題為主,日常生活的新聞比較多。但作為一個新聞媒體,不能只聚焦在一些零碎的生活瑣事上,媒體還有媒體的社會責任。面對社會問題做深度報道,針對切實的社會問題做好輿論的引導者,要提高新聞報道水平,整合提升新聞報道質量。具體而言,也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小問題中以小見大,分析問題形成的原因。在這一點上《今日最新聞》節目就加入了許多社會問題的評論和互動,如在上海消保委對各大視頻網站關于超前點播進行關切的問題上,2021年8月21日,《今日最新聞》就發布了這一問題的調查問卷結果,反映了民眾的心聲。
(二)新聞選題要有社會導向意義
許多方言類電視新聞節目為了增加收視率,吸引觀眾的眼光,不惜犧牲一些高質量的深度選題,反而聚焦一些低俗卻具有話題性的,滿足受眾獵奇心理的選題。地方電視臺如果想要提高整體新聞欄目的質量,在選題上,就要注重選題的豐富性,不僅要選擇貼近百姓生活,與受眾息息相關的新聞選題,同時也可以深度報道重大經濟政治類的新聞,利用方言電視新聞節目的優勢,使得主持人以“老友”的角度更好地解讀新聞[4],這樣這題新聞欄目就會顯得很有質量。
以南方電視臺《今日最新聞》為例子,欄目利用其微信公眾號平臺,歡迎關注用戶向他們進行爆料。這種形式可以很直接地讓欄目組知道觀眾最想知道的新聞內容,為他們“定制新聞”??傊?,方言類新聞要有社會導向意義,內容不必大、泛、空,可以通過小人物的故事表達與社會的熱點和新思潮。
(三)加大從新媒體平臺進行引流的力度
通過對《今日最新聞》官方微博進行了解可以發現,《今日最新聞》在微博平臺上擁有185.6萬粉絲,轉評贊超過207.5萬。僅2021年9月1日單日閱讀數就達到100萬次,其賬號視頻累計播放量達5957.9萬次。作為一檔有著不錯口碑的老牌方言類電視節目,其傳播度在新媒體上也得到了一定的呈現,在這種良好的基礎上,欄目可以依托新媒體平臺打破地域壁壘,擴大其在網絡平臺的影響力。
七、結語
本文通過對現有方言類新聞欄目的研究以及對具體方言類新聞欄目的調查,以南方衛視《今日最新聞》為范本,分析現有方言類電視節目的媒體生態以及生存現狀及發展對策。通過研究發現,方言電視新聞節目大多以民生新聞為主,是實現媒介傳播區域化的重要手段,同時方言類電視新聞欄目有著區別于普通新聞欄目的親切感,成了地方媒體與上級媒體競爭的重要電視形式。在新的受眾需求下,電視欄目不再追求“一網打盡”,反而是在個性化細分電視受眾的情況下,對自身目標受眾進行定位,以地域特色為基本,大打親切牌,在民生新聞的范疇內劃分出一批觀眾群體。作為主持人,要具有公信力,吸引觀眾長期收看一檔節目并養成觀看習慣。
通過對方言類新聞進行研究發現,方言類電視節目由于目標受眾地域性明顯,有時候對電視新聞的時效性和新聞數量較為偏重,選出的新聞選題流于市井,碎片化明顯,事件播報的持續性和深度不夠,而此類節目可以通過開放新平臺加強受眾的參與,了解公眾需求,“定制化”新聞,通過制作方式上的創新彌補不足。
參考文獻:
[1] 母華.探析地方電視新聞節目的優劣態勢[J].四川省干部函授學院學報,2010(1):14-17.
[2] 楊揚.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如何與節目類型相契合[J].藝海,2013(6):132-133.
[3] 閆新紅.電視新聞使用方言的是與非[J].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2019,28(4):40-42.
[4] 唐穎.對電視方言節目的解讀及定位研究[D].成都:四川大學,2007.
作者簡介:龍凌子(1992—),女,廣東深圳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廣播電視新聞、大眾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