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鈞
(滄州技師學院 河北 滄州 061001)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職業教育進入了突飛猛進的快速發展階段,在新的形勢下,社會各行各業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對中職電工電子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形勢,筆者結合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的實際,就新形勢下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改革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在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中,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使得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針對電工電子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不僅需要教學內容和社會需求保持一致,還需要完善整個電工電子專業的課程體系,讓學生能夠逐漸成為具有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要求中職學校的教學內容要與市場需求相關,最大程度摒棄固定化的教學設計,帶給學生更加真實深刻的學習體驗,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同時,要求中職學生掌握的技能要與企業崗位需求相關,重視學生實踐技能的提升,促使學生理論和實踐更加充分結合。
例如,教師在教學有關“電路板”知識時,可以將電路板實物呈現在課堂中,不但方便教師對電路板的直觀介紹,還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掌握相關知識,以此促進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共同提升。
教師的專業水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讓學生能夠充分學習專業知識,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需要注意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定期參加培訓,提升專業素養,平時多關注學科專業前沿知識與技術,豐富知識儲備,這樣才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學習實踐能力,從而才能完成新形勢下電工電子專業的教學要求。例如,在教學有關“PLC”知識時,就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能,才能將其中理論知識講解得充分透徹,以此帶領學生將所學到的專業知識進行實踐,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一定專業技能。
另外,還要注意教學能力方面的提升,如課堂宏觀調控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學生相互配合,順利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以身作則,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在各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課堂教學優化也是教學改革的關鍵。比如傳統課堂教學中,對于一些抽象的知識,教師講解比較生硬,學生很難理解,或者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些枯燥,趣味性不夠,導致學生興趣不大。針對此,教師可以轉換講解的方式,以學生容易接受、容易理解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多與學生互動,提升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多給予學生引導、指導,這樣才能加深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教學有關“繪制電工電子線路圖”知識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組織學生一起去探索學習,學生通過分組合作、共同努力,進一步了解電工制圖的方式與原則,達到了合作教學的預期效果。
總之,在中職電工電子專業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積極轉變教學觀念,以人才培養的目標為切入點,客觀分析目前教學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增強教改意識,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為核心,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