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東京奧運會是我參加的第二次奧運會攝影報道。這一次,新華社攝影團隊成為國際奧林匹克攝影隊(IOPP),擁有最核心的拍攝點位。這是國際奧委會對新華社攝影水平的認可,是幾代新華社記者努力的結(jié)果,也意味著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考驗。
在奧運報道工作開始前,前輩鼓勵我們要去思考和拍攝超越體育本身的照片。對此,我銘記于心。在接下來的每一天我都在問自己,什么才是奧林匹克?要用什么樣的照片來表達奧林匹克?
2020東京奧運會,我需要拍攝賽艇、乒乓球、皮劃艇激流回旋、網(wǎng)球、擊劍、鐵人三項、體操、高爾夫等八個大項的50多場比賽。每一天,我在奔赴賽場前都會一項一項地規(guī)劃拍攝路線,制定計劃,準備器材。除了捕捉賽場上精彩的競技瞬間外,我更想通過攝影傳遞感人的奧林匹克故事。
2021年8月5日,丹麥選手彼得森(Emily Kristine Pedersen)在2020 東京奧運會高爾夫項目女子個人比桿賽第二輪比賽中。Alpha 1+FE 200-600mm F5.6-6.3 G OSS,f/6.3,1/2000 秒,ISO320。鄭煥松 攝
在出發(fā)東京前,我準備最多的就是防疫用品和攝影器材。我攜帶了兩臺單反相機和一臺無反相機,鏡頭焦段從8-600毫米全覆蓋,足以靈活應對各種拍攝題材與拍攝需求。到達東京后,我們住在奧組委指定的酒店,每人一個單獨房間——居住條件變好了,但是離賽場更遠,需要在路上花費更多的時間。另外,在我們抵達入境后的14天以內(nèi),酒店不提供客房服務,我們在酒店就餐都有單獨的區(qū)域。14天內(nèi)也不允許乘坐社會公共交通工具,只能乘坐指定的賽事交通車輛往返于酒店和賽事相關(guān)的場館,可以說是處于一種“軟隔離”狀態(tài)。此外,我們還需要每天將唾液樣本送至指定地點,以供新冠病毒檢測,并且每天通過官方指定的手機APP上傳自己的健康信息。比賽場館的所有攝影位置均貼有標簽,不同位置之間留有間隔,未貼標簽的位置則不允許使用。媒體工作間、媒體班車上都裝有透明塑料板或簾子,以便將空間分隔開來,盡可能降低密切接觸的風險。
嚴格的防疫措施,是保證本屆奧運會正常舉辦的關(guān)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賽場上的拼搏、溫情與感動。7月25日,我有幸見證了一場比決賽更令我感動的乒乓球預賽。比丘索維金娜更年長的選手-58歲的盧森堡老將倪夏蓮與1 7歲的韓國小將申裕斌展開了一場超越年齡的對決。雙方鏖戰(zhàn)七盤,最終,申裕斌以4比3戰(zhàn)勝倪夏蓮。
比賽結(jié)束后,面露微笑的倪夏蓮與謙遜的申裕斌互碰球拍致意。倪夏蓮在賽后自豪地向空蕩蕩的體育館揮手,仿佛在說“奧林匹克,我還能再戰(zhàn)”。時光在她身上仿佛走得很慢,讓人忍不住回想她年輕時贏得世錦賽冠軍并5次獲得奧運會入場券的時刻。奧林匹克精神在這一刻得到極致的體現(xiàn)。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攝賽程安排上,我需要拍攝6天高爾夫比賽。對我來說,高爾夫是一項陌生的運動。為了熟悉這項運動,我在奧運會開始前數(shù)月就開始了解高爾夫比賽的特點。然而開賽后,日本濕熱的夏天讓我在這6天中經(jīng)歷了極為嚴酷的考驗。
2021年8月5日,美國選手科達(Nelly Korda)在2020東京奧運會高爾夫項目女子個人比桿賽第二輪比賽中擊打沙坑球。Alpha 1+FE 200-600mmF5.6-6.3 G OSS,f/6.3,1/2000秒,IS0400。鄭煥松攝
拍攝高爾夫這一項目時,高爾夫運動員在擊球前需要全場靜音以保持專注,所以一般這項運動都不允許記者使用單反相機。此時,無反相機的靜音快門尤為重要,它可以讓我放心大膽地去拍攝運動員擊球的全部動作過程,而不用擔心快門聲對運動員造成影響。拍攝高爾夫運動是一項相當耗費體力的差事。高爾夫球場通常比較大,攝影師需要步行跟隨球員很長的距離,在日本的濕熱天氣下這更是一場煎熬。比起單反相機,無反相機無論是體積還是重量都要輕便得多,這無疑使我節(jié)省了很多體力。
2021年8月5日,韓國選手樸仁妃(Park Inbee)在2020東京奧運會高爾夫項目女子個人比桿賽第二輪比賽中擊打沙坑球。Alpha 1+FE 200-600mm F5.6-6.3 G OSS,f/6.3,1/2500秒,IS0400。鄭煥松攝
隨著拍攝的進行,我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盡管參賽選手眾多——男女項目各60名運動員,但只要我列好拍攝計劃,有節(jié)奏地跟隨,及時補水休息,就能全覆蓋。我時而趴在草地上,時而爬向高點,時而尋找背景,又時而關(guān)注細節(jié),拍攝了不少精彩的照片,被《華爾街日報》和奧組委信息網(wǎng)等多次刊登。擁有豐富高爾夫比賽拍攝經(jīng)驗的同事,夸我后面賽程的照片“拍得挺扎實”。我倍感欣慰,覺得多日來的努力有了結(jié)果。
身為IOPP的一員,我很榮幸能夠和優(yōu)秀的同事并肩作戰(zhàn)并見證了很多賽場奇跡,我很知足。2020東京奧運會雖然只有短短十幾天,但我希望它過得慢一點,再慢一點……下一屆,希望我還能有機會,拍攝心中的奧林匹克。
(責任編輯:陳忠歡、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