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昕
(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設計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作為大眾藝術,優秀的動漫作品給廣大讀者和觀眾帶來了輕松愉悅的娛樂觀感,而創意十足的造型方式是其重要的特征。動漫藝術造型的創意方法雖然與其他視覺藝術有相同之處,但有其自身的特點和規律,在動漫作品的視覺構成中,可以分為幾何線條、色彩明暗、肌理空間三個方面,這是視覺藝術畫面構成的主要元素,而動漫作品的創意手段就藏在這些視覺元素里,所以探討動漫視覺造型中創意手段
運用可以從這三個視覺元素層面去進行分析。
幾何造型創意指的是動漫作品角色和畫面主體的設計創意。在動漫作品的幾何造型設計中,創作者通常會運用以下幾種主要的方式進行造型創意:
(一)比例的夸張:頭部與身體比例的夸張是角色設計整體造型的典型,相對于寫實漫畫的6.5 頭身比例,運用了變形技巧對動漫中的角色造型比例的變化能體現不同的類型風格。例如頭身比例在1 ∶1~1 ∶3 之間的q 版風格;而 1 ∶7的比例造型用來表現美女或健壯的英雄人物。(如圖1-1)這種頭身比例夸張是造型創意最常用的表現,其作用主要是為了加強動漫角色造型的獨特性和識別性,這是商業動漫最常用的變形方式。
(二)強化或者弱化角色特征:強化角色對象的身體或者五官特征,用以增強形態特征及識別性,使角色更顯個性化。與之相同的還有夸張動態的表情處理,對角色的表情超常規處理往往更能表現其性格特征,用以表現情緒。
(三)并置的變形手法:將兩種看上去似乎不相干但內部又有聯系的物體組織在一起的創意手法,這樣作品產生了戲劇化的效果,帶來造型并置重構后的新內涵。比如這幅波蘭漫畫家帕維爾?庫茲尼斯基的漫畫作品《前進》(圖1-2)中的畫面造型,將手指和坦克巧妙的重新組合在一起,暗示了權力和武器的關系,展示了高超的造型創意。

圖1-2
(四)超現實的動態表現;表現為在動漫造型中夸張其動作的幅度和力度,用以表達速度及對象的情緒等,并輔助以相應的速度線或放射線等以增強畫面視覺效果。
(五)不尋常的視覺:自然界中不可能有的角度和透視,通過運用一種奇怪的觀察角度,把某些世俗的東西變成超現實的東西,比如運用十分夸張的透視效果來進行動漫場景設計。
以上列舉了動漫作品的幾何造型方面的幾種創意手法的運用例子,從案例中可以看到創意手法在動漫作品的一些基本范式,這些獨特的創意手法運用幫助動漫作品快速被欣賞者識別,并且根據情節設定,塑造動畫角色的個性特征,強化了藝術形象。
高純度的顏色表現是動漫藝術的主要造型特征,這與動漫作品的受眾主體有關(大部分設計需滿足兒童心理)。同時動漫作品色彩造型的創意手段也是豐富多樣的,因為動漫藝術本身就是想象藝術,針對不同題材的動漫作品,動漫作品的色彩和光線造型設計各有不同,既可以從傳統藝術形式中獲得靈感,也可以用光影造型對未來科技社會進行想象。這些獨特的創意手段幫助動漫作品增強了視覺識別度,豐富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舉例:中國動畫片《狐貍打獵人》(圖2-1),整個動畫帶有現代藝術野獸派的色彩風格,創作者在片中上運用以不同形狀色塊組成角色的造型形象,使得該片區別于其他傳統國產動畫而增添了異國情調。而故事本身的故事設定就帶著一種“構思上的變形”的意味,從現實中的獵人打動物變成了狐貍打獵人。

圖2-1
動漫藝術作品的色彩造型起到引領觀看者情感變化的作用,在色彩的調性上,不同的處理手法給人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繼而起到推動劇情發展的作用。美國迪斯尼動畫片《幻想曲2000》中的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組曲一節,講述的是自然界生生不息的故事:開場畫面滿屏的淡綠色告訴觀眾,春天來了。萬物在春天的呼喚下開始蘇醒,春天女神在空中飛舞給予大地帶來無數的鮮花植物。畫面顏色變得五彩斑斕,給觀眾帶來喜悅之感。這時,女神飛到了一個火山口,鏡頭畫面的顏色轉換成灰色和黑色,空氣變得陰暗可怕,預示著災難的來臨。這時,女神無意中把火山也一同喚醒,火山神爆發的一瞬間使整個綠地變成了火海,這個情節因紅色的火焰畫面將整個故事推向了高潮。過場片段后,畫面整體呈現是灰色的,死氣沉沉,將觀眾的情緒帶到低谷,并且在畫面上尋找春天女神的蹤跡。一會兒,鏡頭里的春天女神慢慢出現,喚醒了一株奄奄一息的植物。于是,畫面顏色又由淺綠變成到深綠,再到五彩繽紛……畫面顏色的造型處理隨著情節的起伏,引領觀眾的觀看情緒作用。此片就是透過色彩造型創意推動劇情發展的例子,也是動漫作品色彩造型重要的創意手段之一。

科幻類動漫作品中非常強調使用光效去增強視覺沖擊力,渲染畫面場景氣氛,比如為體現未來信息社會的繁榮,畫面設計璀璨的霓虹光線,以及無處不在的人造燈光加屏幕光,這些場景設計通常是空氣密度比較濃稠,光暈效果無限放大,或許是表現過度工業化導致的霧霾污染,色調要么是熒光而艷俗,夸張而密集,暗示著冷酷而電子化,未來機器對人類的掌控。而在動畫作品《阿基拉》中,電影一開場,便通過城市里光效的夸張設計將觀眾帶入一個五光十色的混亂世界,而高樓大廈里沒有一點光的角落和街上擁擠的汽車車燈、以及警車的聚光燈的效果,表現主人公在動蕩不安暴亂不斷的局勢之中的處境狀態。
動漫中色彩的創意表現帶來的是畫面視覺氣質的變化,以及引導觀看者情緒的作用,尤其是情節類的動漫作品中,色彩和光源明暗的設計推動了故事概念信息的傳達及欣賞者心理的暗示。
動漫作品的肌理造型可分為內肌理和外肌理;內肌理是指畫面中物體(人物、服飾道具場景)的表面肌理,動漫作品畫面的肌理制作與傳統繪畫的制作方法基本一致,極力追求物象表面的質感,大致可以分為:硬度,軟度,精度,虛度等。使畫面上物體的質感盡量與視覺真實的一致。而外肌理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動漫作品是帶著幾分諷刺與幽默的偏文學、帶有傳播性質的視覺藝術,受文學性的影響,因此借鑒戲劇文學中的間離的效果。在畫面的視覺表現上,筆者將其歸結為外肌理的空間塑造:比如在動漫作品中常會看到的一些輔助符號,例如當場面產生尷尬的情節時用帶通識性的表現符號來暗示,還可能有一個烏鴉飄過,用于傳遞觀眾約定俗成的信息,這樣的效果帶來觀賞心理空間的變化,滿足觀眾的心理期待。在畫面的視覺處理上,筆者將其歸結為外肌理的畫面處理。再比如在現實的場景中加入二維的卡通動畫從而產生戲劇性的效果,因為加入的物件與現實場景似乎沒有關系,但其內涵上又有聯系,于是畫面產生了新的意義,賦予觀眾讀者多層次的觀賞感受。類似的創意手法還有一個例子:就是2016年獲得安古蘭漫畫節大獎的《here》。該漫畫的構思很有創意,作者用穿越的手法通過畫面表現一棟位于美國新澤西州的房子所在的地方,經歷幾百萬年變化過程,每頁紙都有代表不同時間的畫面互相應和,形成一個奇妙而迷離的幻想世界,以上筆者對動漫作品肌理造型層面的創意手法分析。(圖為漫畫作品《here》畫面局部)

作為大眾藝術,現代藝術的風格轉變帶來了動漫創意及畫面構成的變化。前文提到動漫是帶有文學性的視覺藝術,因此,故事文本的寫作方式對于畫面創意的影響很大,古典小說從宏觀寫到局部,現代小說從微觀看整體,現代藝術中的穿越,拼接、抽離式等的結構形式,這些文學因素都不斷被動漫藝術所吸納并通過各種創意手段的造型運用表現出來。
所謂“文似看山不喜平”,動漫作品要精彩,創意手段便需突破思維界限。在本文中,筆者嘗試從視覺藝術的三大元素層面去列舉和歸納目前動漫藝術造型中的一些常用的創意手段,但動漫藝術的造型設計方法是千變萬化的:一只貓的動漫形象在中國是“黑貓警長”,在日本漫畫家手里可以是“HELLOKITTY”,一個機械人在日本動漫設計者手里是18 米高的戰斗勇士高達,在美國可以是胖嘟嘟的充氣充電型機器人大白。總的說來,動漫作品中的創意思維因地而變,因時而變,因文化而變,這些充滿創意且豐富多樣的造型設計正在無數動漫工作者手中不斷被創造出來。動漫作品作為最貼地氣的文化產業形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影響力融入我們的生活,對動漫創意造型的研究將會給動漫產業水平提升提供理論依據,對動漫產業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