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必美 鐘琳 潘迪

摘要:目的:探討在骨科管理中風險評估單的應用及效果。方法:研究過程中的研究對象主要為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療的患者,選取人數100例,研究開展時間為2020年5月,結束時間為2021年5月,在此期間設立參照組和研究組兩個小組,將患者依據計算機隨機分組的方法,以50例每組的方法將患者均分至兩組,同時為了凸顯出本研究中風險評估單的應用效果,對不同分組的患者應用不同的管理方式,以此完成對照研究,選擇常規護理管理應用到參照組中,選擇風險評估單應用到研究組中。對患者護理后的效果進行分析,記錄護理后患者是否滿意,同時記錄兩組患者是否發生風險事件。整理數據進行比較。結果:對研究過程及結果分析后得知,兩組護理滿意度記錄后進行比較{參照組76.0 %(38/50)比研究組96.0%(48/50)},前者的數據低于后者,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研究組發生2例風險事件,參照組發生15例,相比后者有明顯不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骨科護理管理中,采用風險評估單,能夠有效地提高護理效果,減少風險事件發生率,對護理滿意度的提高有著積極作用。
關鍵詞:骨科;護理管理;風險評估單;應用
引言:護理過程中,患者的身體結構、心理以及功能方面未受到法律范圍以外的損傷稱為護理安全。就骨科而言,其是醫院中的重要科室,該科室收治的患者病情較為復雜,增加了護理難度,而且實際護理期間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這會導致護理風險發生率的增加,對患者造成不利影響[1]。因此臨床中應該加強護理風險的預防。良好的風險評估有利于為風險預防措施的實施提供指導,不僅能夠提高護理效果,還能夠提高護理質量[2]。就風險評估單而言,其是臨床護理中對潛在風險進行分析和評估的重要工具,合理的應用能夠提高護理的安全性,并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诖耍狙芯刻岢隽孙L險評估單的應用,其中選取的部分研究對象接受該方法管理,另外一部分接受常規方法干預,以此完成相關研究,作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骨科患者為本次研究中的主要對象,于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完成100例選取。期間將所有患者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命名小組中,即研究組和參照組,其中患者的年齡最大值為61歲,最小值為16歲,平均值為31.5歲,以上資料具有可比意義。
1.2方法
參照組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方法。研究組在此基礎上使用風險評估單,具體操作措施如下:(1)制定風險評估單:結合科室的臨床特點以及實際工作情況,并依據護理安全制度和相關事故的處理條例,制定完善的風險評估單,必須保證風險評估單內容的完善性和全面性,既要有患者的基本情況和日常生活能力評估內容,又要有風險評估和病情評估內容,同時還要具體相關風險的預測方法。(2)風險評估單的應用。在護理期間,應該風險評估單進行相應的風險管理,由臨床護理人員收集相關資料后,將患者的信息納入評估單,以此完成對患者的分析及相關問題的評估,在分析患者基本情況時,使用分值進行評價,以便分析的準確性,若評價過程中患者存在風險,護理人員應該做好詳細的標記,如對存在風險的人員使用“√”做好標記,并記錄可能發生風險的類型。依據上述評價總結后的結果,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和護理方案,以便減少風險的發生。另外,評估完成后對未分析出的風險進行全面的檢測,從而對風險預防和處理措施進行完善,以此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
1.3 觀察指標
(1)向研究對象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指導患者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選項,采用(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人數=滿意度的方法獲取結果后進行比較。(2)統計兩組并發癥以及投訴事件發生情況,記錄相關數據,采用該數據除以總人數的方法計算發生率后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患者的平均年齡等資料屬于研究過程中的計量資料,計數資料的統計范圍是患者的一般資料和臨床護理滿意度、風險事件發生率,以計算機軟件SPSS 22.0作為相關資料的分析工具,計量資料統計后,采用(x±s)的檢驗方法。計數資料統計后采用百分比(%)的檢驗方法;檢驗數據時有較大的差異說明(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不同方法護理后比較2組患者的滿意度
研究組采用風險評估單及相應的管理后,僅有2例患者不滿意,剩余患者均滿意,滿意度為(96.0%);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管理后,不滿意患者12例,38例滿意,滿意度為(76.0%);上述數據比較,前者優勢明顯(P<0.05)。見表1。
2.2比較不同管理方法實施后比較2組患者風險發生情況
研究組使用風險評估單后,有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1例投訴事件,風險事件發生率為(4.0%);參照組采用常規管理后,有10例患者出現并發癥,5例投訴事件,風險事件發生率為(30.0%);以上數據比較,前者的優勢明顯,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骨科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對其進行護理時,常會出現風險事件,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均有一定的影響。因此,骨科護理中應該加強風險的評估,提前預防風險事件的發生,從而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診療環境。就風險評估單而言,其實評估風險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應用期間,護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及臨床各項工作,對風險問題進行評估和總結,以此制定完善的預防措施和處理方法,從而保證護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3]。本研究對研究組采用風險評估單,結果顯示無論是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還是風險事件發生率,均優于參照組,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骨科護理工作中,僅采用常規管理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在實際護理中仍有風險事件發生,效果不夠理想,而采用風險評估單后,風險事件明顯減少,且提供了護理滿意度,建議今后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培英,趙利英,馬麗波,楊美英.風險評估單在骨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探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3):243-244.
[2]陳盈盈,詹姜仙,葉春萍,吳佳佳,劉川川.骨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護理風險評估單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8,26(14):61-62.
[3]賀春燕,梁娟,張娟.風險評估單在神經膠質瘤患者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33):4066-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