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有羽
上一次在專欄里總結羽毛球鞋的技術,已經是四年前——2017年10月刊上的《月亮走我也走,場地變我也變——羽毛球鞋鞋底技術回顧與總結》,當時總結的內容是鞋底材料。這一次,我的關注點仍然是球鞋鞋底。不同的是,上次是外底,這次是中底。
關于羽毛球鞋的安全性討論時常出現在球迷的視野內,仿佛提醒大家在羽毛球鞋的選擇上要注意一些問題。想要降低球鞋的存在感,克服重量與增強避震,實現又輕又彈,是很多公司一直在努力的目標。
開篇前,我們不妨看一眼Asics亞瑟士、勝利與迪卡儂PerFly的一些新品球鞋,了解一下避震技術的一些新的實現方式。
亞瑟士的GEL避震技術當年有多厲害,不用多說了。
從6米高扔雞蛋,雞蛋直接躺平不碎,要知道這可是從1980年開始的。那時候,帆布材料做的羽毛球鞋仍然是主流。后來YY也喜歡用扔雞蛋展示他們的動力墊技,但不同的是,亞瑟士的雞蛋是直接躺平,YY的雞蛋是反彈起來。這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調校方向,亞瑟士強調吸收沖擊,是保護型緩震;而YY強調轉化沖擊,是彈性型緩震。
行業的避震技術自2013年開始斷代。這一年,阿迪用BOOST技術成功地教育了這個市場。跑友開始吐槽亞瑟士等跑鞋,“踩屎”的爆米花都好幾代了,耐克也用zoom“破2”了,亞瑟士竟然三十多年如一日,還在使用又重又大塊的“果凍”——GEL凝膠避震。
對于亞瑟士與YY這些日系品牌,普遍都有對市場變化反應慢的特點,比如YY現在仍然是靠EVA這種技術在市場上亂殺。但亞瑟士這次擁抱新技術卻比想象中要快,比如2015年就上線了Flytefoam技術,在發泡材料中加入微纖維后,使得比GEL緩震膠采用的EVA材料輕55%的同時,緩沖性能增加76%,不僅性能和腳感更加逆天,還打破了避震跑鞋、羽毛球鞋必超300克的壁壘(參考愛羽客評測,天啟FF 41.5碼重量約300克)。而后此技術繼續升級成Flytefoam Prople,解決原Flytefoam的韌性問題——如體重大或力量強的人的腳感卸力甚至踩爆鞋底。Prople因混合了反彈性更強的高分子材料,能夠增加能量回收,據說不少大體重的跑友或羽友,沒買過的人心里都種草著一雙亞瑟士球鞋。
Flytefoam技術很香,但本質上跟YY堅持的都是同樣的EVA調校技術。不過在跑鞋那一塊,Asics已經趕上了潮流,跟李寧一樣加入了PEBAX的陣營。也許不久的將來,PEBAX在羽毛球鞋上面也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對于市場變化,如果說日系品牌都有反應偏慢的情況,那么反應最快的品牌,我覺得就是勝利。不管是球拍中的旋風中桿、百洛材料,還是羽毛球中的人造材料羽毛球、戶外羽毛球等,都看得出勝利對用技術實現彎道超車抱有很高期望。
對于輕,拿天平來顯示也不是新鮮事,YY曾經用天平放雞蛋來顯示球拍之輕。勝利這次在天平上面放的是小黃瓜,據百度知道搜到的數據,小黃瓜的重量介于50至200克不等,這重量可讓我在心里產生了尖叫,難不成速度型羽毛球鞋真的可以低于200克大關了。即便低不過,就算200克出頭,也很厲害了。
對于SCF(超臨界流體發泡)技術,勝利于今年年初發布了新品S99,號稱史上最輕的羽毛球鞋,而使用氮氣進行超臨界流體發泡的技術,也被寫入了參數中。不過至發稿時,這雙鞋已經跳票了三個月。按以前如碳音羽毛球推遲上市的情況分析,原因可能就是磨合新技術的難度過高,導致產能爬不上坡。
PERFLY是迪卡儂的羽毛球子品牌,2019年才從小球類品牌Artengo艾騰高(黑話:阿湯哥)中獨立出來。我們熟知的網紅杜杜教練,還有前世界冠軍葛成,目前就在這個品牌團隊當中擔當重要角色。
BS900LITE與BS990的中底材料,與李寧、勝利S99一樣都使用同樣的超臨界流體發泡材料。此技術目前在羽毛球鞋里還算是領先,據介紹,它們用的原理類似阿迪BOOST,即像爆米花一樣的ETPU路線(E=expanded,在這里單指發泡的意思)。
而正常的避震材料的用法,都只是在腳跟的下面墊一塊,而PERFLY的用量更足,把整個腳底給環狀包裹了起來。其他品牌只關心你從上到下落地震不震,PF還關心你從后往前沖急剎穩不穩。
關于避震材料,正常的用法是藍色塊,緩沖空中下落來自上方的沖擊。而迪卡儂升級的內容是紅色區域,環包后腿跟,緩沖網前步法落地斜下方的沖擊。
于是,我摸著我的腳后跟對著這個步法落地位置的老繭在想,是不是這個迪卡儂獨立開發且有專利、叫DHN(Dynamic Heel Nest 直譯 動力后腳跟窩)的技術,對我這種網前沖得太快的人來說來得有點遲了。
看完這些球鞋新品后,我們可以總結到的以下一些內容:
1、EVA材料雖然不如Boost與PEBAX能打,稍顯老態,但成熟的調校技術仍然足以應對考驗。比如Y家的動力墊與A家的FLYTEFOAM技術,都是扔雞蛋的EVA技術,都擁有著不錯的口碑。
2、李寧使用的PEBAX材料是目前球鞋中底的“科技制高點”,同時SCF超臨界流體發泡技術,也因屬物理發泡,不需要像化學發泡一樣需要關聯劑的加入,非常環保。同時發泡后也可實現密度更低、彈性更好,即又輕又彈。PEBAX在羽毛球鞋上,目前只有李寧使用,而跑鞋上,文章提到的品牌中,Asics與迪卡儂的跑鞋與集體運動子品牌也用上了。也許不久的將來,在技術更加成熟后,A家與D家的羽毛球鞋也可以用上。
目前加上PEBAX材料陣營的品牌名單,羽毛球迷關心其中的四個品牌即可:李寧,亞瑟士與兩個迪卡儂的子品牌 Kalenji與KIPSTA。近水樓臺先得月,更多的P材料羽毛球鞋,以后就可能是亞瑟士與迪卡儂的PERFLY了。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