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安琪 王藝博
摘要:大連理工大學軟件學院甘露公益協會“援夢小康,潤物無聲”社會實踐團前往北關鎮二中進行短期支教,本次實踐旨在探究如何幫助貧困地區的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通過分析經濟情況,當地人對教育的重視情況,并且結合大學生短期支教的親身經歷探索如何促進鄉村教育更好發展。
關鍵詞:經濟狀況;短期支教;鄉村教育
一、鄉村現存教育問題
通過對學生、家長及學校老師的廣泛調研與資料的整合,實踐團發現在教育局的幫助關心和歷任校長及各位老師認真負責的教學下,在目前商丘市民權縣北關鎮二中教育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實踐團經過詳實的實地走訪調查,對數據進行分析,結合支教過程中出現的現象與問題,得出如下幾方面北關鎮在教育方面仍然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育基礎設施較差。校園內缺乏正規運動場,體育器材數量少且常年缺乏維護;配備多媒體白板的教室較少,不能實現各年級的全覆蓋,只能通過教室的輪換滿足對多媒體的需求;桌椅板凳損毀比較嚴重,且難以得到及時的更換。
第二,師資力量不足。首先,對校內教育,學校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年齡斷層,缺乏青年教師的補充。同時,由于老師數量較少,部分老師不得不同時兼任多學科的教學任務,鄉村學校英語的教學出現了短板。其次,對校外教育,根據家長反饋,缺少系統的高質量的校外補充培訓,當地家長普遍文化水平低,存在大量的文盲與半文盲,且離鄉務工人員多,少有家長兼具時間與文化水平輔導學生,因此急需正規輔導班的補充。
第三,留守兒童多。調研顯示北關鎮學生留守兒童較多,在小學時期留守兒童比例顯著高于初中時期,出門務工的比例較高。出門務工的父母往往父親在廣東等地長期務工,母親在山東等離家較近的地方不定期務工。留守兒童大多缺乏合適愛的教育和性教育,不利于長遠身心的健康發展。
第四,對教育重視程度較低。大多數學生對未來沒有清楚的認識,同時往往缺乏自信,超過一半的同學悲觀的認為沒有上高中繼續學習的能力。絕大多數不能考入高中的學生進入護校或技校讀書,但大多數人不能學習到謀生的技能,最終選擇回鄉務工務農。
二、大學生短期支教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短期支教無法保證教學質量
前往鄉村進行短期支教的大學生大多非師范類專業,對教師行業了解不夠,且由于支教時間過短,部分大學生在對當地學校的教育情況不了解下,對學生進行授課。
在面對思維方式與自己存在較大差異的鄉村貧苦學生,許多大學生沒有能力在短期將自己的教學方式與當地學校的教育情況相融合,因此,學生必須自己去努力適應支教老師們的教課方式,但是當學生適應之后,這一批志愿者遍匆匆離去,過段時間,再換來下一批志愿者,從而導致教學質量無法保證。
(2)擾亂原本教學秩序
大學生短期支教,或將會擾亂原本的教學秩序。很多大學生認為貧困地區的學生需要更多的物質支持,在前去支教時,總是給孩子們帶不少東西,但卻總是忽視這種做法是否會影響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對于貧困地區的孩子來說,外表光鮮亮麗的大學生無疑是他們羨慕的對象,而且大學生們帶來的新穎的教學方式也使得部分孩子們不再認可原本的教學方式,在支教大學生離開后,孩子們將會產生強烈的心理落差,從而導致新學期里老師教學困難。
三、如何促進鄉村教育更好發展
通過民權縣北關鎮二中的支教活動,實踐團實地了解原貧困縣初中生的每日生活和學習情況,同時結合大學生短期支教的弊端,初步分析出能夠有效促進當地教育更好發展的幾個重要方面。
(1) 提升鄉村家庭經濟情況
家訪活動中,實踐團通過詢問學生父母目前的家庭收入情況,與未有扶貧政策前的收入進行對比(如高茹同學的家庭,從全面小康之前的全家務農,僅勉強能夠滿足飽腹的需求,到如今的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在家務農以及政府各項補貼,年收入已經達到七萬元。),得出結論:經濟提升之后,家長更愿意在孩子教育上投入更多的資金,因此,提升經濟環境,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保障鄉村學生接收良好教育的重要前提
(2) 提升家長教育意識
在與家長的接觸中,家長普遍都有比較先進的教育意識,重視孩子的教育,愿意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較大的精力以及資金。但由于民權縣存在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老一輩教育孩子時對教育的重視度有明顯不足。在此,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家長教育意識:①學校請985大學生舉辦講座,提高家長對教育的認識;②加強理論建設,強化宣傳;③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系,加強經驗交流,提升家長素質;④建立信息反饋制度,教師定期走訪,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
(3) 師資力量
與城里的學校相比,鄉村學校存在的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便是缺少優質教師資源。筆者認為,可以建立鄉村學校與城市學校一對一幫扶機制通過共享試卷以及視頻資料幫助彌補農村師資力量的不足。
(4) 孩子未來目標
在與孩子的接觸中得知,孩子們普遍的目標是考上一所滿意的大學。在教育知識的過程中,教師幫助孩子們確立未來的目標也是有必要的,教師可以開設一些班會課和思想教育課來為孩子們講解樹立遠大目標的重要性。
(5) 開展當地特色產業
以我們支教所在地為例,民權縣2019年全縣生產總值達324億元,全縣建檔立卡人口26462戶84342人(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的農村貧困標準計算),全年糧食總產量達73.3萬噸,上榜“2020中國社會保障百佳縣市”。但是仍存在大量外出打工者,導致大量留守兒童。鄉村可以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比如旅游業,綠色農業,留住勞動力,解決大量留守兒童的問題。
(6) 政府加大對教育重視程度
為提升當地教育,政府必須加大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如加大對教育事業的財政支持、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夯實學校硬件基礎等,具體談談北關鎮二中,不少桌椅破舊不堪,僅有部分教室安裝投影儀,這些都需要資金進行改善,目前當地教體局已采取如組建講師團體、強化質量監測、開展質量分析等等舉措來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培養優質教師。
參考文獻
[1]易連云, 卜越威. 探索與實施"頂崗實習支教"模式促進農村中小學師資更新[J].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 034(002):113-117.
作者簡介:
吳安琪 女 漢族 江蘇泰州 2002年2月4日 本科 學生 大連理工大學開發區校區(116038) 軟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