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玲



摘要:本文選取重慶市奉節縣2000—2019年的統計數據,構建VAR模型,實證研究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奉節縣經濟增長對其旅游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但旅游的發展對經濟增長并不顯著。
關鍵詞:奉節縣;旅游收入;經濟增長
一、變量選取與模型設定
選取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為衡量經濟增長的變量,選取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作為旅游發展水平的變量來研究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相關性,分別取自然對數為LGDP、LTUR。所選取的數據為2000—2019年的《奉節縣統計年鑒》和奉節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缺失年份數據獲取困難,通過相應的增速獲得。
二、奉節縣經濟增長對旅游收入影響的實證研究
(一)Granger因果檢驗
為確定LGDP、LTUR變量間的作用方向,本文運用Granger因果檢驗判斷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與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之間的因果關系。
在滯后期為1到2且顯著性水平為5%的情況下,LGDP是LTUR的Granger原因,但LTUR不是LGDP的Granger原因,說明奉節縣經濟增長對其旅游發展具有促進作用,但旅游的發展對經濟增長并不顯著。
(二)脈沖響應分析
脈沖響應函數能夠定性分析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對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的沖擊的反應軌跡。
在圖1左圖中,當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得到了一個正向的沖擊之后,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總體呈現出正向響應,漸漸上升并漸漸趨于穩定。在圖1右圖中,當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得到了一個正向的沖擊之后,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總體呈現出負向響應,LTUR變化對LGDP的影響在第2期達到最大值,隨后漸漸下降并呈現出負向響應。這表明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的提高對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而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對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的拉動作用并不明顯。
(三)方差分解
用方差分解分析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在不同預測時期產生波動的貢獻率,結果如下:
由圖2左圖可知,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主要受自身波動的影響從第一期的94.37%到末期的95.71%。由圖2右圖可知,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從第四期開始以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波動的沖擊為主,占51.75%,之后逐漸上升至79.71%。綜合上述分析,可知奉節縣地區生產總值對奉節縣旅游綜合收入的貢獻較大。
三、促進奉節縣旅游發展的建議
(一)加強旅游規劃與旅游營銷
針對奉節縣旅游規劃問題,可采取跨越旅游城市的區域聯動戰略。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這三縣處于“金三角”旅游環線上,奉節有白帝城、瞿塘峽,巫山有小山峽、神女峰,巫溪有紅池壩、寧廠古鎮,三縣應因地制宜建立特色鮮明的三峽旅游度假景區。針對奉節縣旅游營銷問題,需加強旅游營銷渠道設計。創新的營銷渠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奉節縣可采取旅游網絡營銷工具實現多元化的營銷傳播。
(二)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
奉節縣要推動旅游業發展,必須加大相關旅游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為游客創造良好的體驗。例如,完善交通設施,提高奉節縣作為旅游目的地的可達性和旅游景區的可進入性;加強餐飲、休息等功能性配套設施的建設,可提高游客的好感度;加強景區服務,提高人員素質,增強游客對奉節旅游的滿意度。
(三)重視旅游人才培養
旅游業的發展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其對旅游專業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要加快奉節縣的旅游業的發展,須采取“旅游+教育”的形式,為奉節縣旅游產業的發展培養更多的專業人才,以便更好地滿足奉節縣旅游業發展的需要,解決奉節縣旅游人才緊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孫敬水,馬淑琴.計量經濟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8.
[2]夏杰長,徐金海.中國旅游業與農業融合發展的實證研究[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6(1):77-83.
[3]李慶.長江三峽“巫山—奉節—巫溪”金三角旅游發展研究[J].人文地理,2003(04):19-20.
[4]馬勇,李璽.旅游規劃與開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