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軼敏
掌握1~2項運動技能是國家對青少年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目標之一,《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國辦發〔2019〕40號)、《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6〕27號)、《“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及《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國發〔2017〕4號)等均有提及。我國體育教育理論研究者和實踐者歷來重視運動技能,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2017)就曾撰文強調過運動技能的重要性。
“動作”就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下,肢體、軀干的肌肉、骨骼、關節協同活動的模式。它既可以指由多個部分共同構成的完整活動模式,也可以指某一部分的特定活動模式。動作是我們早期生長發育的核心。作為保障個體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技能,動作是個體與環境進行有效互動的基本手段。“動作發展”則是指個體一生中動作的變化過程。動作的發展是幼兒發展的基礎,是其生活、學習活動順利進行的直接前提。
國外研究證明,動作發展水平直接影響幼兒體育參與的程度,因此是幼兒健康的保證。Irina等[2]分析發現,幼兒的身體成分、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與耐力、無氧能力、爆發力及體育參與度都與動作能力低下存在顯著的負相關關系。大多數兒童通過日常活動中的基本動作來促進和加強自身的健康水平,例如跑、走、跳、爬、翻滾等,但是動作發展障礙的幼兒很難學會一些動作技能,在體育活動方面不夠活躍,無法從中得到鍛煉,進而無法實現與之年齡相匹配的體能健康水平[3]。動作發展不僅影響當前體育參與度,還影響未來的體育活動參與度。Lisa等[4]對481名受試者進行了動作能力以及體育活動參與度的6年跟蹤調查,結果證明:動作能力強的幼兒更可能發展成為體育活動積極的青少年;而動作發展出現障礙的幼兒在參加體育活動時遇到了更多的困難和挑戰,挫敗感會造成“消極循環”,使得這類幼兒花在運動的時間越來越少,轉向去追求其他能讓他們體會到成就感的事物。結果,體育活動不活躍又反過來導致了動作模式學習的缺失,幼兒的動作技能得不到鍛煉。跟蹤研究的證據表明,Barnettetal等認為兒童青少年早期的基本動作技能水平與后期的表現以及相關健康產出存在明顯的關系,兒童青少年在早期獲得并保持良好的基本動作技能水平有助于未來運動技能的發展。Gallahueetal的基本動作技能研究的理論——動作發展理論(MotorDevelopment)指出個體的基本動作技能在嬰兒期就開始發展,Robinsonetal以及Lloydetal研究表明較早進行基本動作技能發展的個體在后續的成長中能夠表現出更高的運動技能水平以及較高的競技能力水平。
為此,國外學者展開了豐富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Morganetal.,2013)。其中,Morgan等(2013)指出,當前基本動作技能的干預研究能夠顯著提高兒童青少年的基本動作水平。國內現有的研究表明,功能性訓練(雷園園等,2018;周喆嘯等,2016)、韻律性身體活動(吳升扣等,2015)和體操項目(查萍等,2018)能夠有效提高幼兒的基本動作技能技能水平。上述研究存在統計分析效力較低(雷園園等,2018;吳升扣等,2015;查萍等,2018;周喆嘯等,2016),未能對低年齡段(除5、6歲外)幼兒進行系統研究(吳升扣等,2015;周喆嘯等,2016;Morganetal.,2013)等不足。可見,對兒童青少年早期進行基本動作技能干預能夠帶來較為理想的結果。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中外都將幼兒教育劃分為多個領域,健康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動作發展理論得到廣泛接受與應用,而學齡前期又是幼兒動作發展的關鍵期,大多歐美國家都將動作發展列為幼兒健康領域學習的首要目標,我國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健康領域的目標以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健康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為主要目標,對幼兒動作發展沒有明確提出。但新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首次專門將動作發展列為健康的內容之一。
盡管國外學者針對學齡兒童青少年的基本動作技能干預進行了梳理和分析(Morganetal.,2013),但是針對幼兒的相關研究鮮見相對系統的科研證據。同時,由于我國在這一領域處于“萌芽”階段(馬瑞等,2017;王政淞等,2017),一般為探索動作技能對身體活動和健康的促進作用,考慮到基本動作技能發展的規律和“延長效應”,關于幼兒人群的基本動作技能干預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本研究旨在系統分析國內外關于幼兒人群基本動作技能干預研究,為江西省幼兒體育課程目標設置研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人類動作發展研究述評:概念、發展歷程與研究范式[J]. 何麗,李鵬晟,劉鎏. 河北體育學院學報. 2019(05)
[2]布尼氏動作熟練度測試(BOT-2)在智力障礙兒童動作發展評估中的應用及對我國的啟示[J]. 原雅青,劉洋,丁佳寧. 中國體育科技. 2019(06)
[3]貴陽市3-6歲兒童精細動作發展現狀調查[J]. 王晶. 中外企業家. 2019(19)
[4]我國幼兒體育研究的軌跡、焦點與趨勢[J]. 郝曉岑. 體育學刊. 2018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