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清
摘要:自從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后,對于我國的林業發展變得更加的重視,同時隨著生態建設的力度不斷的增加,讓森林撫育的工作成為我國后續發展的重點之一。現階段中在我國的森林資源中,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造林的方式成長起來的;要想保持森林的健康成長,首先是要在種植時合理的規劃森林中樹木的種類,體現出生物多樣性的原則;其次就是要做好相應的撫育工作,提高森林的種植效果與質量。基于此,本文就以加強森林撫育工作之后,對提高后備森林資源質量的效果,希望借此能夠給實際的森林撫育工作帶來一定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森林撫育 ?森林資源 質量研究
前言:
森林撫育又被稱為林分撫育,它是保證森林得到健康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主要就是通過對現有的森林資源結構進行合理的調整,對于已經不再滿足或者不再適應現階段森林發展的樹種進行替換,讓更加具有種植效益的樹木得到有利的生長空間,以此來提高森林資源的質量。并且對于森林撫育來說,也具有很多的優勢性,如可以有效的保護森林的生態環境,通過合理的調整森林結構,也可以對森林的林分結構進行優化,讓森林的質量效益達到預期的目標。因此在實際的工作中,就需要不斷的加強森林的撫育能力,讓森林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環境。
一、森林撫育的作用與原則
1.1森林撫育的作用
科學合理的展開相關的森林撫育工作,能夠有效的改善森林的生態環境,同時也可以提高樹木的生長效果,提高樹木預防病蟲害的能力;讓原來粗狂式的育林方式的得到改善,采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對森林進行管理,使森林在發展中整體上形成長勢較好、質量高、效益高的林分。其次就是可以讓森林中的樹木得到更好的保存率,讓森林的面積不會得到衰減,發揮森林中樹木的最大利用價值,讓森林能夠持續性、穩定性的發展。最后是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的質量,將一些不再適應森林發展的樹種進行淘汰,選用更加容易撫育與成長的樹種,改善現有的森林生態環境,保護森林的生態多樣性。除此之外,森林的撫育工作得到有效的開展,也可以讓現目前在森林撫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得到解決,發展具有現代化特點的森林經營模式,促進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的同步發展。
1.2森林撫育的原則
在對森林增強撫育工作的時候,也需要遵循相應的撫育原則,只有在原則范圍內,才能讓撫育工作發揮最大的作用與效果,進而去提高森林的質量。首先就是應當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不能盲目的對森林的樹種進行剔除,而是要根據森林發展的規律,科學合理的選擇不再適合種植的樹種,將其進行剔除,換種上更加具有經濟與生態價值的樹種。其次是堅持生態多樣化的原則,從本質上對森林撫育進行分析,可以將森林看做是一個單獨的生態系統,而在這個生態系統中就包含著很多不同的生物,這些生物能夠對森林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不能單一的為了提高森林的質量,而隨意的對森林中自然生長的灌木、植物、動物進行消滅,要保持森林系統中的多樣化;這種多樣化的存在,也可以提高森林對病蟲害的預防能力,讓樹木得到更好的生長環境。最后就是堅持以自然調節、自我恢復的原則,不過多的以人為的方式對森林的成長進行干預,使得森林增強自我調節的能力,為森林的發展營造適合的環境[1]。
二、森林撫育的方式
不同的森林類型對于撫育的方式也會出現差距,從我國現有的森林資源來說,就分為公益林與經濟林兩種,性質不同,因此對應撫育的目標與方法也會不同。在公益林的撫育上,主要以提高森林面積,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幾率,讓森林能夠為生態建設提供支持;而在經濟林中,主要就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與人們需求而提供材料的森林,在這種類型的森林種植上,多以成長快速、具有較高經濟價值的樹種為主,因此在撫育上,也是以提高樹木成長、保證樹木健康等撫育工作為主。
2.1幼林撫育
在對剛剛種植下去正在成長的幼林來說,在撫育上主要以保證他們進行光合作用與養分的吸收為重點。所以在對幼林的撫育工作上,需要及時對生長過快的樹木的枝葉進行修剪,防止上面的枝葉阻擋了下面樹木枝葉吸收陽光的效果,無法最大程度的進行光合作用。而一般采用的撫育方法就是透光伐,其主要就是對幼林成長發育過程中其他植物以人為的形式進行抑制,保證幼林的養分。但是在在透光伐的過程中,也徐需要注意不要過度的對周圍植物進行抑制,破壞了森林的多樣性。通過對幼林的有效撫育,能夠提高幼林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同時也能保證樹木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吸收到充足的養分,得到更好的成長。
2.2中齡林撫育
在樹木成長到一定時間時,就可以對其進行生長伐,其目的就是為了將一些存在病蟲害侵蝕、已經枯死、被大風刮到等樹木進行砍伐,保證其他樹木能夠得到健康的成長環境。同時這種生長伐也可以改善樹木成長時的空間,讓生長情況良好的樹木得到更好的發育[2]。
2.3樹木修枝
對樹木進行修枝是撫育中的重要環節之一,通過修枝能夠將森林中樹木的整體質量得到提高。因為在樹木的成長中,枝葉的發展很多都是不受控的,所以很容易在樹枝生長時,出現胡亂接枝、肆意生長的情況;如果不對這些樹枝進行修剪,將會影響到樹木的健康發展,對于森林資源質量提高也會造成影響作用。因此在樹木修枝上,首先就需要科學合理的進行規劃,明確修枝的目的,然后系統化的對森林中的樹木進行修枝。并且重點對于已經枯死、形狀不好、枝條過于濃密的進行修剪,提高樹木的采光效果,也可以促進樹木在后期更好的進行發育與成長,讓森林資源的質量得到提高。
三、增強不同森林撫育提高森林資源質量的策略
3.1生態林中的幼林撫育技術
鑒于森林撫育工作能夠提高森林資源質量,所以對于生態林中的樹木進行撫育時,最重要的就是注重保護問題;我國的地質條件較為復雜,在不同區域內的生態林樹木撫育中,都要因地制宜的采用不同的方法。盡管地質條件不同,但不管是在那個區域的生態林撫育工作中,都需要做到以下幾點:(1)定株撫育。根據生態林種植規模的不同,對幼林的密度進行科學合理的定株,對于密度較高區域的樹苗進行伐除,對稀疏地段的樹苗進行補植。(2)生態疏伐。將生態林中的樹木分為優良木、有害木、有益木,定期的對有害木進行疏伐,對于有益木和優良木進行保護,成熟的樹木林分郁密度保留在0.6以上,伐后林分平均胸徑不低于伐前胸徑,蓄積強度不高于20%。(3)防特林衛生伐。對于幼林種植地方進行處理,種植坡度在25度以上的,對已經受到損害的樹木進行伐除,留下優質的幼木,不得在森林中造成天窗,伐后郁閉度控制在0.6以上[3]。
3.2經濟林中的幼林撫育技術
經濟林與生態林在實際的應用中不同,經濟林主要是面對社會發展需求所提供木材的森林,因此在經濟林中種植的樹木密度都較高。這就會導致在幼林成長過程中相互爭奪生長的空間和土地養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樹木不健康的生長環境。而對于經濟林的幼林撫育技術來說,只要能夠保證經濟林中的樹木能夠正常生長,使其能夠滿足社會對于木材的需求就可以了;而在出現幼林相互爭奪生長空間和土地養分來說,就可以采用透光伐的方式進行管理和撫育。
將經濟林中密度較大的地方進行集中的透光伐,主要選擇砍伐的目標就是一些生長過于緩慢、矮小、有蟲害的樹木,把這些樹木砍伐掉能夠很好的對其他生長良好的樹木提供生長環境,保證樹木成活數量。并且在使用透光伐砍伐的過程中,也要對砍伐的數量進行控制,不能過度的進行砍伐,以免造成經濟林整體受到損害。
結語:
綜上所述,在森林撫育工作中,對于不同的森林類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撫育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對森林資源質量進行提高,同時也可以為森林的健康成長提供適應的環境,讓森林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楊建祥, 石太玉, 韓宏,等. 森林撫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處理[J]. 農家參謀, 2020, No.654(09):78-78.
[2]權芝娟, 高超. 強化森林撫育和低效林改造技術[J]. 花卉, 2020, 000(002):203-204.
[3]暢杰. 森林撫育技術要點及其合理化建設策略[J]. 現代農業研究, 2020, v.26;No.50(0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