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青
摘 ?要:大球蓋菇是極為珍稀的食用菌,營養價值豐富,同時擁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由于大球蓋菇適合在弱光環境中生存,所以可以有效應用林下空間,做好菌種選擇、栽培等工作。林下種植大球蓋菇不僅可以實現生態良性循環而且還可以提高林地經營效益。本文以邢臺市臨西縣為例,綜合分析林下大球蓋菇栽培技術以及所取得的收效,以求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借鑒。
關鍵詞:林下空間;大球蓋菇;栽培技術;栽培收效
大球蓋菇具備較強的抗逆性,可以在露地栽培的時候直接應用樹葉和木屑等作為自己生長的營養材料,林下的空氣構成、土壤條件和光照強度都非常符合大球蓋菇的生長需要。所以充分利用林下空間,提升對大球蓋菇的栽培管理極為重要。
一、基本情況
邢臺市的林地面積約有620萬畝,其中活力木蓄積為900萬m3,絕大多數都處于粗放管理狀態,林下空間巨大但卻并未得到有效利用,林地經營收益較低,尤其是在最近幾年,木材價格持續走低,這導致相關農戶的種植積極性顯著降低,在此種情況下,有必要加大對林下空間的利用,通過木材和林下作物共同獲取經濟收益,此舉極為重要。邢臺市臨西縣自2018年9月開始試種50畝大球蓋菇,因效果較好,自2019年至今,林下大球蓋菇的種植面積已經高達500余畝,對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帶動林業產業發展,增加林農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二、栽培方法
(一)林地選擇
林地一般選擇交通便利、水源方便、林間郁閉度較高的綠化林帶或果園,為了方便操作,以具有較大株行距的林地或果園為好。郁閉度高的林地溫度在夏季較低,更適宜大球蓋菇栽培。林間雜草清除、整平即可。栽培壟面要保持濕潤的狀態,需鋪好稻草或麥草用于保濕和通氣,鋪設滴灌帶。
(二)菌種準備
在種植大球蓋菇以前,需要先行確定菌種栽培的模式,而后選擇菌種優質并且抗逆性強的無污染和蟲害的菌群。在準備和處理的時候,應該先行準備一池清水,而后結合1%的比例在其中投放生石灰,將浸泡液攪拌均勻,而后加入相應的栽培料,每天都要積極地更換浸泡液,兩天以后,應該將浸泡液當中的栽培料全部撈出,利用清水予以沖洗,開展瀝水操作,直到含水量處于65%-75%的區間以內,而后將其直接放置在水泥地板上發酵,在發酵七天以后可以發現栽培料的質地逐漸變軟,并且顏色逐漸變白,此時便可以進行利用。
(三)林下菌種播種
鋪料播種所采取的是梅花形播種法,具體為三層料、兩層菌,具體方法是:先行將畦面整理平整,而后在畦面上方鋪設厚度約為10厘米左右的基料,而后在其上方播撒菌種,先用手將菌種掰開,每塊菌種的大小約和乒乓球差不多,而后以“梅花形”播種法進行穴播,播撒的深度大約是4-5厘米,不同穴的距離大約是8-10厘米,在此階段播撒的菌種的數量大約占據總數的四成;在完成此項工作以后,則需要在其上繼續鋪設基料,厚度仍然為10厘米左右,而后播種第二層菌種,在此階段播撒的菌種的數量大約占據總數的流程;在完成穴播工作以后,需要在其上繼續鋪設第三層基料,和上述方法相同。為有效地促進菌絲發芽,還需要繼續鋪設厚度為2-3厘米的沙壤土,以此來保障菌種的自由生長。
(四)發菌管理
大球蓋菇的菌絲的生長發育是直接和外界環境相互關聯的,無論是溫度還是濕度都會帶來相應的影響,適合菌絲生長的溫度在10-30℃的區間當中,最為適合的溫度為20-26℃,基料含水量至少為60%,至多為70%。鑒于此,在開展播種工作以后,有必要隨時準備好溫度計和濕度計,以此來隨時有效地貫徹判定基料的溫濕度,并積極有效地做出調控管理,保障菌絲可以時時刻刻都處于正常生長的溫度范圍當中,在實際管理工作當中,基料的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很有可能導致菌絲受到影響,出現燒菌的問題。在完成播種后的37-41天內,菌菇基本上可以破土萌芽,正式進入到菇期初始階段。
(五)適時采收
對于大球蓋菇來講,不管是鮮菇還是干菇都是能夠直接售賣的,如果想要獲得良好的經濟收效,則有必要做好適時采收工作,主要原因在于采收較遲的話,菌蓋將會出現開裂的跡象,而菌柄中間也會出現中空的情況,商品價值會因此而大打折扣。在實際采收的時候,如果大球蓋菇菇蓋的外層菌膜剛剛發生破裂或者是仍然沒有破裂并且菇蓋內卷,就可以進行采收,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同時利用拇指、中指和食指,捏住菌柄的底端后輕輕進行轉動而后將其拔起,以避免帶動旁邊的尚未生長成熟的菌菇。在采收后需要及時地清理殘留的菌菇,同時結合發菌期的管理需求,覆土補平洞穴,為后續的種植提供基礎。
三、效果分析
首先,大球蓋菇可以有效地解決林下雜草叢生的問題,并且栽培后的廢料還能夠成為有機肥,有效地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能,促進林木生長,而林木的落葉和木屑等又能夠促進大球蓋菇的生長,是非常典型的生態良性循環項目;
其次,大球蓋菇在每年的9-11月份完成播種工作,在次年的3-5月即可完成收獲,包括每畝的管理用工成本在內,整體成本為5800元,而結合鮮貨和干貨市場行情來看,大球蓋菇的收購價格大約為一級菇6元/公斤,二級菇4元/公斤,由此可以明確每畝的收益大約為8000-12000元,每畝增值顯著,經濟效益明顯。
最后,針對于大球蓋菇的栽培種植使得許多農村閑置勞動力得以發揮,同時大球蓋菇栽培還能夠為地方脫貧致富帶來全面幫助,促進林業經濟規模的擴大增長。
結束語:
總而言之,林下大球蓋菇的栽培成本較低,且獲取收益較快,對林地條件的要求相對較少,在實際管理的時候也無需投入過多的時間與精力,所以非常符合在林地區域栽培推廣,相關工作者需要積極地強化對栽培技術的學習,以求投入更少的成本,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為林業綠化的鞏固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方建龍,丁興民,王蕾,李民,王溯.大球蓋菇綠色高效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20(08):311-313.
[2]趙燕鴻.美麗鄉村視角下大球蓋菇的栽培收益評價[J].中國食用菌,2020,39(08):231-233+236.
[3]霍捷,王衛平,滑帆,李文平,劉富強,高義平.大球蓋菇栽培模式研究進展與發展方向探討[J].中國食用菌,2020,39(02):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