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要:本文主要從目前養老狀況,社會工作如何介入養老,總結與建議三個大方面對社會工作的養老介入進行描述,探尋在中國現有條件的制約下,能夠讓社會工作介入養老更加具有有效性與專業性的路徑與對策。
關鍵詞:社會工作;養老服務
一、研究背景及意義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人口調查數據顯示,中國60周歲及以上的人占比17.9%,65周歲及以上的占比11.9%,中國已經成為很嚴重的老齡化社會。從短期看,中國養老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急需社會工作的介入。
社會工作憑借自身助人自助的理念以及其特有的工作方法,在應對不同問題時,都有相應的解決策略。正是由于專業社會工作的介入,在養老這一塊的專業方法才會得到普及,在某些機構或是養老院中工作的非專業社會工作者,也能夠學習在養老服務中的正確方法,能夠在未來養老服務領域中發揮自身作用。
二、社會工作在養老服務中的優勢
1.自身學科優勢
社會工作是一門涉及面廣的學科,以社會工作學科為主,以社會學、心理學、醫學、法學為依托,能夠在老年人的日常照料與精神健康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其介入的有效性,專業性,是傳統養老所缺失的。社會工作的專業價值理念如接納、尊重、個別化、自我決定等,在養老服務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且社會工作擁有多種工作方法,對不同群體的老人有著不一樣的工作方式以及成熟的評估機制。
2.實踐技能優勢
社會工作者對老年人的關懷體現在方方面面,對于帶有特殊問題的老年人,專業社會工作者都有明確的方法與步驟進行應對,老年社會工作已經形成了一種相對成熟的應對機制,能夠應對多種挑戰。應對處于不同情況的老年人,社會工作者會根據他們自身的需求,進行評估,給出最適合老年人的養老方案。社會工作在實踐上較普通工作人員有著更加豐富的實操手段,能夠在老年服務中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
3.理論支持
社會工作目前形成的理論有十多種,每一種理論提供的視角對于老年人來說都是全新的。通過在老年人身上找到相對應的社會工作理論,開展符合他們實際情況的社會工作實務,能夠指導社會工作更好的為老年人服務。其中的社會支持理論、優勢視角理論,為老年社會工作提供了不一樣的工作方法。
三、社會工作在養老模式中發揮的融入作用
社會工作者憑借其強大的實操能力以及豐富的實務經驗,借鑒國外的養老理論,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走一條適合中國養老的中特之路。對于失能失智,有著特殊問題的老人群體,社會工作者的照顧方式更加專業化,對于老年身體健康,認知與情緒解決的問題方面,或是在精神以及社會支持網絡建設等方面,都有著更加專業的解決手段。根據民政部的統計,目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已經達到了102萬人,其中持證社工37.2萬,70%在社區工作。考社工證的人數每年遞增,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輸出持續上升,今后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社會工作者在養老領域中發揮自身的優勢,為養老服務做出自身的貢獻。
四、社會工作在養老服務中的問題及對策建言
1.社會工作自身面臨的問題
(1)經費支出管理缺陷
當前社會工作機構的資金來源大部分還是來源于政府或企業支持。而政府資助的方式一般是通過購買服務與獎勵實現的,因此社會工作機構經費支出能力有限,也會導致社會工作者在養老服務介入的過程中,無法更好的將身邊資源與老年人進行連接,經費支出限制了社會工作將養老服務推進專業化的腳步。
(2)社會工作地域發展不平衡
社會工作在中國的發展雖然進入了一個向上蓬勃發展的階段,但地區間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制約了社會工作發展的一致性,通常經濟越好的地區,社會工作發展更加迅速,所獲得的資源更多。且城市社會工作與農村社會工作所獲得的資源也有不同。因此養老服務方面的社會工作需要尤為注意農村養老問題,在未來社會工作養老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3)社會工作者普遍收入不高,付出與回報難以平衡
社會工作者的薪資水平相比其它行業來說相對偏低,從不同地區對比來看,差別較為明顯。社會工作者需要從事一段時間后積累經驗才能獲得一定的薪資,畢業生的起薪相對其他行業較低,進一步影響人們的從業心態。
2.對策建言
(1)社會工作者提高自身素養,以更專業的方式對待老年群體
專業社會工作者通過自身的不斷培訓,以此提高自身的實務能力。社會工作專業現有136所高校或是機構開展了社會工作碩士專業,同時共有研究社會工作方向的博士點共17個。社會工作者的持證比例逐年走高。由初級、中級、高級社會工作證走向助理社工師、社工師、社工督導等多種職位,未來的社會工作者通過不斷學習以此提高自身的能力,以此推進養老服務的發展。
(2)社會工作機構拓寬融資渠道,提升機構調動資源的能力
合理分配與拓寬融資,能夠有效解決資源分配不均問題,給老年人帶來安心的環境。同時,對于機構的社會工作者來說,拓寬融資渠道能夠提升待遇,提高工作積極性,同時能夠留住骨干人才,為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的穩定與持續打下基礎。
(3)國家加大力度建設互聯網+社區、互助社區,實現社會工作養老多元化
在互聯網企業大力發展的今天,推進養老服務與網絡相結合,能夠帶來更加信息化的改變。因此國家需出臺政策,保障互聯網信息化的實施以及社區的建成。為養老服務中的社工介入打下良好的基礎,推動國家養老的專業化進程,實現互助養老,社區帶動的新模式。
(4)社會工作機構建立專門的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為留守人才做準備
社會工作機構通過建立針對性的人才培訓機制,對社會工作在校學生進行機構職業輔導,對其制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同時,完善員工督導制度,保證學生入職后,能夠得到相應的培訓,通過定期的、持續的督導,將所學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工作熱情,增加學生工作興趣。
五、總結
通過社會工作的專業性,能夠促養老問題的解決,也只有社會工作介入,才是真正唯一的解決養老問題的好方法。因此如何介入,用什么方法,能夠取得怎樣的成效,都值得研究與探討。養老問題雖然很龐大,社會工作介入的相關機制內容也不是那么完善,但是相信通過專業社會工作者的帶動,在中國政府的不斷努力下,社會工作介入養老會越來越具有普遍性,能夠將社會工作推廣至更深層次的地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