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媒體新時代,新聞宣傳的方式不僅可以通過電視,報紙等讓人們了解新聞事實。新聞宣傳通過現在的手機,讓更多年輕人在使用手機時就能了解到新聞時事,新聞宣傳可以讓高校的學生對于國家,社會,或者其他方面都有所了解。新聞宣傳可以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養高校學生對政治的了解,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以及擁有正確的社會思想價值觀。通過新聞宣傳,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等途徑,做好高校新聞宣傳工作,本文主要研究新聞宣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聞宣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學生是國家未來的棟梁,現在很多的九零后已經進入了各行各業的工作之中為人民服務。所以,培養高校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只有擁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積極樂觀的心態,在日后的工作之中才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新聞宣傳幾乎都是正能量的新聞,所以新聞宣傳在高校的教育之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我黨自從十七大報告中,就開始重視高校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做出優良的思想政治建設,因此新聞宣傳對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作用。
一、新聞宣傳具有哪些特點
(一)新聞宣傳的引導作用
如今,由于新聞宣傳的多樣性,新聞聯播越來越貼近民生,很多人包括高校學生開始關注新聞,并且為了能夠提高高校學生對新聞的關注度,很多高校開始實行讓學生每天通過軟件積累分數的方法,讓學生關注新聞。新聞傳播的內容多數是黨和國家政策,國家方針以及最近國家所發生的的大事情。另外,新聞也常常會播放一些與社會生活有關的事情,并且對其做出正確的評價。所以,新聞對于高校學生在思想教育上,尤其是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能夠有引導的作用[1]。
(二)新聞宣傳具有激勵作用
新聞宣傳的作用不僅可以為人們帶來關于政治,社會等最新消息,而且新聞會對消息做出相對應的正面反饋。俗話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反應,但是如果對于社會事情有過多的負面消息,會使得整個社會風氣都變得比較消極怠慢。新聞宣傳的作用之一就是對新聞做出正面的反饋,激勵人們對于事物的正確看法。新聞傳播對于高校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具有積極的作用,可以通過結合高校的課程,在課程中加入新聞宣傳,讓高校的學生在學習政治教育時可以通過新聞宣傳擁有更多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做出更好的貢獻。
二、為什么要進行新聞宣傳
(一)新聞宣傳具有引導輿論的作用
人們生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世界原本的現實世界,另外一個是傳播的輿論世界。因此可見,輿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隨著現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很多人可以通過手機及時的了解到國家和社會發生的各個事情。一千張嘴有一千個說法,由于手機的便利性,很多人可以在網上發表對事情的看法,有些人可能是抱著比較積極的心態發表自己的意見,另外有一些人在網上發表惡言惡語,也就是如今所說的鍵盤俠。高校生活在高校的教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常來說,高校的學生所受到的教育程度更深,對于許多事情能夠明辨是,通過對事情獨立思考能夠做出準確的判斷。然而當下互聯網下的輿論導向實在是良莠不齊,長此以往必然也會對高校的學生產生一些負面影響。
(二)及時進行有效的溝通
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學生的教育,所以高校學生相對比之前已經多了很多的學生,高校的教師和學生的數量相比,老師的數量遠遠少于學生的數量,一個老師可能會面對很多的學生。所以老師在教學生思想政治課時,很難做到與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溝通,甚至有些學生與老師可能說的話都比較少,所以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比較少。如果通過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加入新聞宣傳,在網絡平臺中構建一個老師和學生可以相互交流的網絡平臺,一些性格內向在生活中害羞和老師說話的人,在網絡平臺也可以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老師和學生可以在網絡平臺進行一個有效的溝通,并且對新聞內容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觀點,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親密關系,及時有效進行溝通[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也帶動了我國教育水平的快速提高,同時我國的教育規模也在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由于教育規模越來越大,高校的學生也就越來越多,也就導致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就變得更加少。高校作為學生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可以說對于學生未來走入社會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因而高校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當下高校的大規模發展卻又掣肘了這種交流機會。因而,未來保證師生間是交流溝通,新聞媒體就是非常好的方式。新聞媒體可以在空間上來完成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打破了時間限制。在新聞媒體的輔助下,教師可以隨時隨地與學生進行交流。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針對當前的時事新聞對學生及時進行交流探討,從而引導學生向著正確的方向發展。通過新聞媒介,學生不僅可以增加與教師的交流探討的機會,同時也可以通過新聞宣傳及時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
(三)新聞宣傳具有輿論監督作用
新聞宣傳除了正面對于社會的輿論進行糾正和導向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對社會輿論進行監督。通常來說,輿論監督不僅僅是對于社會的負面新聞進行整治,最重要的是要發現這種負面新聞背后所產生的原因,只有深刻地認識到負面新聞產生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找到解決之法。對于高校的學生來說,目前大部分高校學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主要是大學生久居校園,對于社會上的很多事情都不了解,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目前主要集中在校園之中,因而導致他們在思想方面還不夠成熟。如果受到社會上的一些不良信息的影響,必然會導致很多學生在某些區域誤入歧途。新聞監督雖然不具備執法權,但是新聞監督具有很大社會影響,這些影響可以為高校學生在進行自己的不良行為舉止以及在產生一些不法思想的時候可以形成震撼作用,從而使高校學生重新審視自己的思想和行為[3]。
結語
新聞宣傳在社會上不僅能傳播社會的正能量,對于社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會時刻監督,并且進行有力回擊。高校學生由于涉世不深,不免會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因而高校應該及時做好校園新聞宣傳,為學生營造健康良好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1]唐曉偉.運用新媒體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初探[J].新聞研究導刊,2017(07):5.
[2]樸松花,李達.高校新聞宣傳的思想教育功能再思考[J].才智,2014(28): 186.
[3]雷隨斌,陳清華.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路徑選擇——評《新媒體視角下大學生思政教育創新探索》[J].教育發展研究,2020 (19):86.
作者簡介
鄧蘇栩(1990-),男,漢族,遼寧省沈陽市人,職務:沈陽工程學院輔導員,職務:助教,學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