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芳
摘要: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實現了推動我國各項技術的進一步創新,畢竟數據的應用與反饋能夠有效確保在基本工作運行上加快其工作創新的力度,所以對于我國各領域的發展而言,大數據時代都有著十分突出的意義。近幾年來,隨著我國整體農業技術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也獲得了全面性的提升,但是伴隨著當前整體發展格局的變化,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中的一些問題也暴露出來,因此想要真正實現推進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建設,就必須要確保在農業經濟管理上實現突破。對此,這就需要通過農業大數據的有效應用來進一步加快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優化與升級,這樣才能推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業大數據;農業經濟管理;應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大數據技術更加完善,在各個領域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農業經濟管理中對農業大數據的應用,極大的提升了農業經濟管理的水平和成效,有力的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農業大數據的必要性,并就農業大數據的應用措施進行探究,僅供大家參考。
1、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農業大數據的必要性分析
大數據技術是指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處理,從中挖掘信息數據的潛在價值。大數據技術與農業的融合,有力的推動了農業生產效率,實現了農業的科學種植,有助于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的提升,是促進農民增收以及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農業大數據,可以對農業生產提供更為全面的指導與幫助,比如科學選擇農作物品種、準確把握種植時機與收獲時間等,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生產的科學性,促進農業的發展,實現農民的增收。除此之外,應用農業大數據,還可以提升農產品銷售的精準度。通過農業大數據,可以不斷挖掘潛在客戶,并向其精準推動農產品,實現精準營銷。這既能解決農產品的銷售問題,也能提升電商平臺的銷售收益。與此同時,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農業大數據,還可以幫助當地政府更好的把控農業生產活動,確保農業生產的順利開展,推動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
2、農業大數據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1)面臨的機遇
農業大數據在我國農業經濟發展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對于農業大數據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有力的支持。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大數據與農業產業的融合進一步深化,推動了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農產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自然災害、病蟲害以及氣候變化等都會給農業生產帶來不利影響,而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則能夠觸及農業生產的轉型,使農業生產能夠更好的滿足市場需求。隨著我國大數據技術水平的提升,目前在資源環境以及氣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使得農業大數據在農產品質量檢測以及市場運營等方面發揮出了更大的作用。
(2)面臨的挑戰
農業大數據的應用需要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但是目前雖然我國農村地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速度較快,但是仍然存在網絡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尤其在偏遠地區這種問題更為,明顯。再加之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應用,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農民群眾難以承擔相關費用。除此之外,目前對于農業大數據人才比較稀缺,這也給農業大數據的應用帶來了不利影響。再加之農業信息數據的收集需要深入農村地區開展工作,因此會導致技術人員因工作環境問題而工作積極性不高。
3、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1)結合優勢農產品構建大數據平臺
農業大數據的應用,有助于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在政府部門與互聯網企業的共同推動下,目前我國在農業大數據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就,構建了農業大數據發展框架。但是我們也應認識到農業大數據發展過程中仍然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農業數據采集難度大、成本高,并且相關技術人員不足等,這會給農業大數據的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同時與影響了農業大數據作用的發揮。為轉變這一狀況,應加快數據的整合以及資源的共享,使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結合優勢農產品,構建農產品數據庫,實現農產品數據資源的共享,提升農業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效率。結合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針對優勢農產品構建市場監測指標體系的預測和分析系統,更好的把握市場動態,有助于規避農業生產過程中的風險,保障農民群眾的收益。通過大數據平臺,可以定期發布農產品價格信息,幫助農民群眾掌握農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避免出現農產品的過渡炒作。除此之外,農民群眾還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獲取自己所需的市場信息,為農業生產提供依據和參考。相關部門也可以借助大數據來實現市場的宏觀調控,同時加強對農業生產的管控,確保農產品的供需平衡。
(2)應用農業大數據解決農業環境問題
在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下,農業環境問題越來越受人們的關注。目前,農業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水資源短缺以及耕地污染等方面,這會給農業的發展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而應用農業大數據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解決農業環境問題。應用農業大數據,制定科學的農業生產方式,使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是保障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措施。科學的種植方式,既能使農作物獲取更多的天然營養,保障農作物的健康生長,也能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業生產經濟收益的提升。結合農田、氣候數據、衛星傳感器數據和地理信息系統生成的數據,并通過數據分析和處理,制定科學的農業生產模式,既能降低農業生產會水資源的消耗,也能降低會環境的負面影響。除此之外,還可以借助農業大數據來分析游客的出行路線以及消費習慣等,進而為鄉村旅游景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同時,在農業大數據的支持下,共享農莊模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種模式能夠實現鄉村旅游消費者消費需求與農村閑置資源的有效匹配,既能提升農村資源的利用率,也能帶動農產品的銷售,是解決農產品滯銷的有效措施。與此同時,鄉村旅游的發展,不僅能夠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而且還能促進農村環境建設,對于解決農業環境問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農業經濟管理中應用農業大數據,有助于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業一體化進程,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淺析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問題及對策[J]. 王太.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0(12)
[2]我國農業經濟信息化發展研究[J]. 何芳. 山西農經. 2021(03)
[3]農業大數據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 夏冰心. 新農業.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