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當下我國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人,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學校不僅要緊抓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要注重對學生進行道德素質的教育,讓學生擁有良好的品質,從而引導學生逐漸成長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在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班主任作為與學生接觸最為頻繁的教育工作者,理應承擔起學生的德育建設工作以期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道德素質。本文主要探究學校教育中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開展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德育;教育措施;班主任工作
初中生正處于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這一學生身心都發生變化的關鍵階段,班主任在進行教育工作的時候要意識到學生的這些心理變化,采用恰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行為規范。
一、借助社會實踐,組織開展道德活動
德育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種具體的行動,班主任進行德育工作的關鍵就是讓學生親自參與到道德實踐活動中,讓學生親身去經歷,去感悟,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道德意識,達到德育的預期效果。
比如,班主任在班會的時候可以倡導成立一個社會實踐小組——“環保行動者”,借助這個小組以期讓學生養成一種保護環境的道德意識。為了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這個小組實踐中來,班主任在班會課的時候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想法,設計一些小組活動。當學生討論結束以后,班主任設定具體的操作規范:“每周小組成員要搜集一些關于環保工作的新聞、故事、方法,然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在假期的時候,小組成員相互協商,組織環保小隊,具體的做一些環保工作。”借助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養成一些環境保護的意識,還能夠讓學生借助具體的行動來踐行環保的理念。如此,有助于學生成長為一個有環保意識的青少年。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也要善于將一些教育內容轉化成具體的活動,從而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自身的道德意識,這樣的德育工作才是真實有效的,所以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時要善于組織實踐活動。
二、組織家校合作,培養學生的道德習慣
道德意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種需要長期堅持的理念。班主任在進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時候要避免形式化的教學,而應該讓學生將道德轉化為自己的行為習慣,真正將教育工作落實。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家校合作的形式開展德育活動,幫助學生養成一種長期堅持的道德習慣。
比如,班主任想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希望學生能夠體會父母的辛勞,讓學生在學習之余參與一些能及的家務活動。為此,班主任可以根據這個主題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將其告知家長,借助家長的監督力量,來幫助學生養成勤勞的道德習慣。比如,班主任設置一個“一周打卡”任務清單,在這個清單中,班主任安排了一周的任務:周一寫完作業后拖地,周二寫完作業后收拾房間,周三寫作完作業和媽媽洗衣服,周四寫完作業以后和爸爸擦窗戶,周五在父母回家之前為家人做一頓晚飯。然后,班主任將這份清單告之家長,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家長進行情況的報備。這樣借助外力的監督,學生能夠養成一種勤勞的道德習慣。避免學生成為家里的甩手掌柜,這對學生責任心的培養是十分有必要的。總之,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家校合作,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并且能夠長期堅持的道德習慣。
三、開展系列講座,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
學生接受知識的渠道畢竟是有限的,班主任要積極尋找各種方法讓學生接觸到一些道德模范,聽過聆聽道德模范的先進事跡來強化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班主任可以邀請一些社會道德模范走進校園,讓學生在榜樣力量的引導下,培養自身的道德情懷。
比如,班主任可以邀請本地區一些優秀的志愿者來到學校里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為了強化講座的效果,班主任可以設計行之有效的活動流程。首先,班主任以一種旁觀者的視角為學生介紹這些道德模范的先進實際,然后向這些道德模范提出問題:“你為何做出這樣的選擇?”這些道德模范根據班主任的問題展開回答。最后,當學生的精神受到感召以后,學生與這些道德模范進行深入的交流,并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悟。在整個講座活動,班主任要讓學生意識到這些道德模范身上的精神力量,并以此來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懷。總之,為了深化德育的效果,班主任要善于組織學生與道德模仿進行深入的交流和密切的接觸,以此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并深化德育的效果,讓學生真正擁有道德情懷。
結語:筆者認為,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他們所做的一切事情才是有意義的,才是真正有助于他們發展的。班主任在進行教育指導工作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具體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工作,并且班主任要善于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促成一種合力來幫助學生的德育建設工作,以期把青少年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參考文獻:
[1]王萬棖.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0(21):127.
[1]莊曉華.以班主任為主導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