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璇矚
摘要:伴隨著技術和媒介的發展和演變,網絡文學產業成為了新媒體產業的一個典型代表,在內容生產、直營業務、版權開發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顯著特征,本文將具體分析以上每一特征,并且探究其在發展過程中所呈現出的資本化運營、精品化創作、規范化管理、多樣化產業鏈趨勢,以期網絡文學產業在未來實現更大的產業價值。
關鍵詞:網絡文學;新媒體產業;特征;趨勢
引言
新媒體產業是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要分支,對國民經濟增長有著顯著的貢獻作用。有學者將其界定為,“以數字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等新興技術為重要依托,以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移動電視、樓宇電視等新型媒介為主要載體,按照工業化標準進行物質生產和再生產的部門”。【1】隨著網絡媒體平臺的發展,在線閱讀、手機閱讀等數字媒介閱讀方式進入大眾視野,不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獲取渠道,還為全民寫作創造了無限可能。由此,網絡文學因其全民書寫、超越時空界限、商業驅動明顯等特點,成為網絡媒介平臺的重要內容,具有廣泛的傳播度和受眾關注度。發展到今天已頗具規模基于職業寫手依托商業經營求生存、文學網站與移動APP依賴產業運作謀發展的原因,網絡文學在實踐中延伸出了一個極為龐大的產業鏈,走上了產業化發展道路,在新媒體產業格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1.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的特征
1.1內容生產屬性
網絡文學產業在內容生產過程中涉及創作主體、傳播渠道、文本內容、受眾群體四個方面,并且在不同的環節有著各自的特點。首先,有別于傳統文學的創作主體,網絡文學創作主體呈現出平民化及去精英化的特點,即不再是傳統印刷時代的知識精英,而是變成了來自大眾或草根群體的寫作者。同時,他們創作的目的是以迎合受眾多樣化的閱讀需求為著眼點,進而實現由普通的小說文本到商品的轉化,通過讀者的消費過程實現最大化的商業利潤。
接下來是網絡文學的傳播渠道,一般以屏幕為主要傳播載體,其核心形態是文字、漫畫、有聲小說、實體書等,而所延伸的網絡游戲及影視作品改編是對原有書寫文本形態的擴展和形態轉換,以適合不同消費群體差異化的消費需求。
其中最本質的是網絡文學的內容,其文本特征較為豐富,涵蓋不同的面向。
比如生活化的審美、奇觀化的敘事、極致的情感體驗、時空場景的拼接糅雜、反宏大敘事的平民視角、模式化的創作風格、游牧式的盜獵與改寫、反傳統權威的個人體驗與個人英雄主義、注重平面體驗的消費與狂歡、對經典與傳統的反諷揶揄,以及流暢直白的口語式表達等。
最后到達網絡文學的受眾,讀者們都是有著多樣化閱讀需求的積極受眾,在消費文本的過程中實現了替代性滿足的同時也獲得了意義和快感。網絡文學的受眾也因積極地介入文本的傳播與再生產中從而轉變為“生產型的消費者”,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粉絲”群體。
1.2“內吸式”直營業務
網絡文學的線上主要利潤空間在于文學網站直接將作品作為承載物,以此吸引社會資金的介入。其方式主要分為三種:一是實行VIP付費閱讀制,直接把作品內容分割出售;二是以網絡文學作品的點擊率為依據,吸引廣告客戶【2】;三是與各類移動閱讀軟件合作,銷售網絡文學作品的電子版營銷權。
其中付費閱讀是文學網站盈利模式中,最基礎和直接的手段。大多數網站平臺會免費開放前十幾章的內容,想要閱讀之后的VIP章節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
并且讀者在網站上的消費金額是將他們劃為不同級別的依據,級別不同對應的小說章節的收費標準也各異。由此,讀者可以付費獲取優質的內容,同時作者也能獲得利益收入。
網絡小說高點擊量的匯聚使得網絡文學網站的瀏覽量引人注目,會吸引廣告客戶來進行傳播推廣。小說作者可以接受廣告商的贊助,在自己的創作文本中提及相應的品牌商品。除此之外,文學網站上也會出現靜態橫幅和動態滾動條的廣告,為網站和集團帶來現實利益。
現在人們更偏向利用手機、平板等移動端進行閱讀,像QQ閱讀、咪咕閱讀等各類移動閱讀軟件就應運而生了。許多文學集團都抓住了這樣的機會,不僅會在文學網站、各自的移動端上進行盈利,還會與其他閱讀平臺展開合作,通過銷售網絡小說的電子版權而獲利。網絡文學產業的線上盈利模式是基礎的經濟利益保障,在互聯網平臺的支持下帶有明顯的特征性,能夠以低成本獲取高收益,擁有一定的產業高度。
1.3全版權運營
除了線上直營業務之外,網絡文學產業的線下衍生業務也不容忽視。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版權運營,即IP的充分開發所帶來的利潤。網絡文學屬于可供多維度開發的文化產業產品,作品版權的全面應用,產業渠道的多元化,是網絡文學產業較為顯著的特性。因此其產業IP運營的模式,主要有“網絡文學+影視”“網絡文學+游戲”“網絡文學+動漫”等三種。
近年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算是“網絡文學+影視”中比較典型的作品。
改編于唐七公子的同名小說,在東方衛視、浙江衛視首播時都獲得了很高的收視率,居收視率榜單的第二位。該劇在網絡上播放時更加火爆,上線僅12小時全網播放量便達到6億次,15天就突破了100億次,創下影視劇網絡播放新紀錄。
【3】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則是唐家三少的作品《斗羅大陸》,在小說獲得良好的知名度后,先是得到游戲公司的青睞,制作成了以小說為原型的網頁游戲,接著便被改編成了網絡漫畫,進而實體出版。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文學作品與不同媒介產業形態間的結合,拓展了版權的應用開發,網絡文學的全版權運營達到新的高度,從而延伸了網絡文學產業的利潤鏈,呈現出全產業鏈滲透的商業景象。
2.網絡文學產業發展的趨勢
2.1資本化運營
網絡文學區別于傳統文學的一個鮮明特征是它由技術、資本與文學相互融合而成,技術的發展驅動網絡文學的創作與傳播呈現出多種方式,資本的力量又為網絡文學的生產與衍生奠定了堅實的資金基礎,有助于它的市場搭建。因為這樣既可以形成規模效應,又具備強有力的支撐建構產業鏈條,從而深化內容隱含的市場價值。近年來,百度文學、掌閱科技、閱文集團、中文在線等幾大網絡文學巨頭均陸續在資本層面展開動作,融資、獨立上市等資本手段將更好地助力于網絡文學IP的變現,同時也預示著未來的網絡文學還會不斷地實現一輪又一輪的市場開發,全面走向資本化運營之路。
2.2精品化創作
網絡文學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從邊緣走向主流,是有目共睹的。作為內容產業,未來網絡文學在創作中要不斷加強對產出作品質量上的追求,提升網絡文學的品質,打造精品化的成果。這將是區別于舊網文時代速食性文化快餐式生產的最大特點,同時還會轉變數量膨脹、規模擴張的方向,進入精雕細琢、品質為王的新時代。但是這樣的精品化創作趨勢是與網絡文學的創作主體密不可分的。因此,各級作家協會正在吸納大量的網絡作家,并在此基礎上確立起他們與傳統作家的平等地位,同時國內各地也逐漸成立了網絡作家協會。在作品評獎方面,網絡文學作品獎項增加,傳統文學界級別最高、最受關注的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也在接受網絡文學作品的參評。給予優秀網絡作家、作品肯定與褒獎,增強其責任感和使命感,將來會激勵更多的精品文學涌現。
2.3規范化管理
政府對于網絡文學產業的管理在進一步加強,目前已頒布了如《網絡文學出版服務單位社會效益評估試行辦法》、《互聯網著作權行政保護辦法》等法規政策,針對網絡文學的內容生產、版權保護等不同面向進行了嚴格的規范管理,同時,網絡文學重點領域的監測監管也毫不懈怠。這顯示出國家政府對于網絡文學產業的規劃將會不斷完善,未來關于網絡文學的版權交易體系、行政管理體系、社會服務體系、以及涉外傳播體系等的監管都會實現規范化操作。除此之外,以后網絡文學商業網站的審核會更謹慎,網站、移動端APP的會員及用戶也需要加強自律,網絡文學從業者將恪盡職守,攜手凈化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環境。
2.4多樣化產業鏈
網絡文學作為當今盛行的文化產業,打破單一營收方式的復合型產業鏈是其發展方向。網絡文學產業在實踐中尋求發展的思路逐漸明晰,產業鏈建構也日趨完善。有學者曾指出,“所謂完善的‘產業鏈’,既體現在文化內容的創作上,也體現在后繼的各個產業環節的充分配合上,以實現文學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4】因此,隨著網絡文學產業規模的不斷壯大,網站、移動端流量的迅速增長,為了更進一步深入挖掘網絡文學的商業價值,各產業鏈的媒介主體未來還需要加強彼此之間的聯合,網絡文學與影視、游戲、動漫產業等充分發揮各自的主體優勢,使網絡文學產業得以發展完善的同時,不同產業鏈還能協力打造共贏的局面,相互促進,從而更成功地推動中國文化產業效益的提升。
3.結語
網絡文學本身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就具有商品化和市場化的可能性,契合了資本追逐利潤的需求。網絡文學產業的發展是自上而下的商業文化驅動與自下而上的消費驅動相互融合的過程,同時也是商業與草根的共存體。相對于傳統文學行業,網絡文學產業在內容生產、直營業務、版權開發等方面都具有顯著特征,經過長期激烈的競爭,作品數量和質量均有相當大的提升,已經呈現出較高的產業成熟度,但其發展前景仍然非常廣闊,未來還具備前所未有的創造空間,同時不斷趨于資本化運營、精品化創作、規范化管理、多樣化產業鏈的態勢,以此實現網絡文學產業價值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鮑楓,沈頌東,王以寧.我國新媒體產業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基于產業組織理論SCP范式分析[J].當代傳播,2012,(02):64-66+69.
[2]賴敏,方杰.網絡文學影視改編的文化產業影響研究[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0(03):78-87.
[3]數據來源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9%E7%94%9F%E4%B8%89%E4%B8%96%E5%8D%81%E9%87%8C%E6%A1%83%E8%8A%B1/16246274?fr=aladdin.
[4]李振宇.文化產業時代的文學生產與消費[J].當代文壇,2007(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