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氣象與社會發展聯系的越來越緊密,氣象在社會層面的應用價值也被人們所熟知。在全面強化氣象服務質量方面,需要以氣象應用為根本出發點,對氣象服務需求進行全面深化的分析,從而能夠在氣象服務中提高質量。
關鍵詞:氣象服務;應用氣象;氣象信息;預警機制
氣象服務質量的提升,需要從深化氣象預警機制、加強氣象渠道開發以及建設氣象服務系統等方面著手,對氣象工作進行積極的部署,為氣象應用提供積極的推動。
一、現階段氣象服務需求特征
(一)氣象服務需求多元
氣象服務價值已經被社會所熟知,很多領域都離不開氣象服務,如農業領域、航天領域等,這就使得氣象服務趨向于多元化發展。不同領域對于氣象服務內容具有一定的差異,如農業領域對于氣象服務的需求更多地趨向于防災減災之上,通過氣象預測天氣變化來進行農業預防性工作。航天領域對于氣象的需求,更多地趨向于臨近預報服務。臨近預報服務能夠為航天工作提供及時的天氣預警,有助于航天領域及時調整工作,如民航收到臨近氣象預報將會出現雷暴等不適宜飛機飛行的惡劣天氣時,民航管理機構可以及時調整飛機起飛時間,避免飛機在飛行過程中出現事故。在環境保護以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方面,氣象服務也體現了巨大的應用價值[1]。環境保護工作可以根據氣象服務來開展工作,如某地區沙塵暴嚴重,這就需要環境保護方面提高關注,采取有效的措施來緩解沙塵暴影響。氣象服務還能夠根據一些特殊因素來做出警示,如氣象服務中檢測到降雨屬于有危害的酸雨時,可以通過氣象警示來讓相關單位做好預防和應對。在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方面,氣象服務起到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當氣象服務中發現有颶風馬上要登陸某個區域時,可以及時對該區域發出預警,可以讓該區域的企業和居民提前做好準備,甚至在強颶風來臨之前進行撤離,從而能夠最大可能地降低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二)氣象服務標準提高
隨著氣象服務在社會發展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人們對于氣象服務的標準也明顯提高。為了能夠讓氣象服務更好地應用于各個領域,需要全面提升服務的針對性,也就是基于原有的普遍性氣象服務,將服務內容予以細化和專業化[2]。氣象服務標準的提高,能夠增強氣象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效果,尤其是對于一些特殊領域,如航天等方面,需要提高信息的精確度。在氣象服務方面,要結合具體的應用領域來進行深入的探討,需要從應用需求方面入手,分析氣象服務的內容和形式如何進行完善和改進,從而使氣象服務能夠更好地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獲得較高的社會滿意度。
(三)氣象服務地域差異
氣象服務的差異較大,是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區之間的氣象情況會存在較大的不同,并且地域發展不平衡也造成了對氣象服務需求的不同。在一些經濟發展較快的地區,對于氣象服務的需求也普遍較多,而一些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相對而言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就會減少[3]。在氣象服務過程中,就要積極掌握這些區域的氣象服務需求情況,分析地域差異的特點,從而能夠在配置氣象服務資源方面有的放矢,能夠積極有效調動氣象服務資源最大程度發展作用。在國家氣象服務發展中,需要始終將氣象工作作為一項利國利民的大事來抓,在各種服務差異層面上開展工作,力求能夠讓偏遠地區和經濟落后地區也能夠獲得較好的氣象服務。
二、基于氣象服務提升應用氣象質量的途徑
(一)深化氣象預警機制
在氣象應用方面,氣象預警是最為核心和基礎的作用。氣象服務在提升應用氣象質量時,也要基于氣象預警來完善和優化相關機制。氣象預警的重要基礎,是能夠基于先進的氣象技術對大氣等氣象要素予以觀測,并通過對觀測數據的科學準確分析來獲得預警結論。氣象預警的對象是極端天氣和惡劣天氣,而極端天氣和惡劣天氣的出現具有復雜性,往往是由于很多中氣象因素的共同作用才能夠產生,這就對氣象預警造成的較大的困難。在深化氣象預警以及氣象觀測研究方面,需要以氣象質量為根本出發點,利用預警技術來完成氣象預警工作[4]。在氣象預警機制中,需要重視臨近預報的質量,臨近預報一直以來都是氣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由于臨近預報時間較短,同時氣象危害往往較大,因此臨期預警必須充分總結既往的氣象經驗,并基于先進的技術來完成數據提取以及模型建立等,從而能夠提高氣象預警的及時性和有效性。在氣象預警質量提升中,針對一些特殊氣象要素,如暴雨、臺風、冰雹等,需要加強相關數據的存儲和分析。在氣象觀測技術方面,可以將衛星云圖與氣象網絡進行結合運用,從而能夠形成對各種氣象的全面有效監控,并能夠基于當前的氣象要素對未來一定時間內的氣象發展趨勢進行準確預測,從而提高應用氣象質量。
(二)加強氣象渠道開發
在應用氣象質量提升方面,需要加強氣象渠道的開發。隨著社會對于氣象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加,傳統的氣象服務渠道已經難以滿足需求,因此在氣象服務方面需要加強渠道的建設,在電視氣象預報基礎上,利用互聯網以及信息終端等來為人們獲得氣象信息提供支持。在氣象信息發布方面,可以積極與各大媒體進行合作,如在手機移動終端上推出氣象小程序,氣象信息能夠不限于時間和地點,及時傳遞給氣象用戶[5]。在氣象渠道開發中,還要注重重要氣象信息發布的優先性,也就是在利用各種渠道時,對于高等級的氣象信息,需要優先使用線路。如電臺氣象預報時,對于突發性的氣象預警等,可以在其他信息發布的同時發布,或者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占用其他信息渠道來發布,從而能夠增強氣象預警能力,強化氣象服務質量。
(三)建設氣象服務系統
氣象服務在提高應用氣象質量方面,一個非常關鍵的點就是能夠加大氣象服務覆蓋面積。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氣象建設已經較為成熟,但在偏遠地區仍然存在較大不足。建設氣象服務系統,利用衛星以及信息網絡,能夠更好地將氣象服務范圍予以擴展[6]??h級氣象局作為基礎性氣象服務單位,在建設和應用氣象服務系統時,需要重視氣象播報信息數據的采集,分析氣象應用終端接收到的信號是否穩定和清晰。在基于氣象服務系統開展應用氣象工作時,還要進行各種氣象數據的加工處理,通過加工處理來進行氣象信息的精準化分類,為應用氣象服務提供重要支持。
結束語:
應用氣象是氣象作用和價值的具體體現,在氣象服務方面需要不斷提高質量,增強氣象服務能力,將氣象服務融入到社會生活生產的每個方面。氣象服務需要重視需求的多元、標準的提高以及地域的差異,從而基于氣象信息的綜合發展和運用,使氣象事業得以有序進步。
參考文獻:
[1] 柯倉金, 羅宇, 黃鴻,等. 提高氣象服務能力與加強業務現代化建設[J]. 農家致富顧問, 2019, 000(012):263.
[2] 劉飛, 蔡道長, 黎祺,等. 氣象服務工作現狀,需求及對策措施探討[J]. 新農民, 2019, 000(017):29-30.
[3] 成秀虎, 黃瀟, 劉子萌,等. 強化氣象標準化引領推動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能力研究[J]. 中國標準化, 2019, 558(22):264-268.
[4] 黃衛東, 童中華. 氣象科技服務對公共氣象服務的促進和發展分析[J]. 農業與技術, 2019, 039(017):134-135.
[5] 楊海杰, 王麗霞. 如何強化氣象服務能力及農業氣象災害防御的措施分析[J]. 農業與技術, 2019, 039(006):155-156.
[6] 王文娟. 改革創新 穩中求進 全面提升氣象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J]. 農家參謀, 2020, 642(01):137-137.
作者簡介:
姓名:趙立偉;性別:男;民族:漢;出生年月:1987年11月;籍貫:云南永勝;學歷: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