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會敏
摘要:鄉村民宿是近幾年迅速發展崛起的一種旅游新業態。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鄉村民宿以其優美的田園風光、慢節奏的生活理念以及承載的濃郁的鄉土文化滿足了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尋求故土情結、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時,發展鄉村民宿增加了農民收入、繁榮了鄉村經濟,促進了城鄉和產業的融合發展。
關鍵詞:文旅融合;鄉村;民宿
引言
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其中將發展鄉村民宿列為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精品工程的一項重要內容。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全面部署“三農”工作,再次提及鄉村旅游,要求發展民宿等鄉村新型服務業。隨著一系列政策的鼓勵和支持,我國各地鄉村民宿發展迅速,但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大部分鄉村民宿對鄉村文化傳統和民風民俗資源開發重視程度不夠,只能向游客提供初級產品、整體接待水平較低,這與游客日益成熟的消費心理和精神文化需求形成了矛盾,影響了鄉村民宿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旅游與文化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聯系。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是滿足消費者需求、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實現文化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手段。鄉村民宿扎根鄉村,是鄉村文化的有力承載。從文旅融合的視角探討鄉村民宿的創新發展之路具有現實的積極意義。
1鄉村民宿發展背景
十九大召開后,針對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鼓勵各地區開辟出更多的就業、創業途徑。在此背景下,多地區都在積極開展文旅農融合發展策略,在建設中強化農村基礎設施,鼓勵鄉村居民打造民宿文化,和優秀的OTA平臺合作,建立形成自己的宣傳平臺。不僅是國家層面的政策鼓勵,多地區都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先后出臺了有關全域旅游發展的扶持政策和手段等,鼓勵鄉村地區依托自身自然環境、農產品、鄉村文化、鄉村景觀打造旅游特色,帶動民宿產業發展。根據目前不完全統計,國內旅游游客中自駕游、背包客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鄉村、古村落旅游中這兩類人群占比較多。而此類型游客喜歡自由的旅游方式,因此在住宿上傾向于民宿或者青年客棧。不僅如此,全家出行也是旅游中較為常見的類型,相比較酒店、賓館而言,這種民宿或者客棧更符合此類旅游者的需求。因此,各地區可以將空置的房屋建筑打造成特色民宿,尤其是在一些具備建筑特色的區域,將碉樓、騎樓等改造成特色民宿,打造鄉村慢生活主題,借助當地鄉村文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往。除了上述兩點內容之外,生態環境作為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吸引游客的最優方式,在各地區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的今天,生態經濟優勢逐漸凸顯出來。尤其是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等生態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目前,全國多個地區都已經形成了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市場機制、市場作用也逐漸完善,生態環境產品日益豐富,朝著綠色化、多樣化的方向發展。如:溫泉資源、海島資源、古村落資源等都非常適合鄉村民宿發展。以海島資源為例,在休閑經濟大熱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各個沿海地區都出現了大量的海島民宿,借助沿海風光、海洋文化、漁民生活等內容,讓游客進行體驗,以此進一步了解背后的文化內涵。
2鄉村民宿發展面臨的困境
鄉村民宿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我國鄉村民宿市場日益火爆,消費總量不斷提升。現在鄉村民宿投資的熱度和力度已經減退,過去這些年的盲目擴張所帶來的隱患已經開始顯現,鄉村民宿整體盈利下滑、經營狀況不佳,不少鄉村民宿面臨著發展困境。
2.1產品雷同、特色不足
由于過度投資、缺乏有序規劃,鄉村民宿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個性和特質。一些民宿除了地理位置區別,甚至裝潢設計風格都十分相似,產品雷同,造成游客審美疲勞。
2.2缺乏文化內涵、沒有吸引力
鄉村民宿是了解當地歷史、文化最直觀的方式,但一些鄉村民宿的設計者和經營者只關注建筑風貌和裝修風格,忽視了滲透在鄉村民宿骨子里的地域風物化、風俗化和風味化的產品內容。還有的地方僅僅是在屋內外簡單擺放幾件舊物品,并不能生動、深入地讓游客了解和感受相關歷史文化。
2.3價格虛高、體驗性差
各地高價鄉村民宿比比皆是,但很多得不到游客的認可,入住率低、復購率更低。投資鄉村民宿動輒百萬甚至千萬,為迅速收回投入,民宿業主紛紛制定高價。然而民宿不同于精品酒店,它的優勢不是硬裝修和硬服務。如果高價鄉村民宿只能提供簡單的住宿服務,沒有文化體驗、生活方式的輸入,只會讓游客覺得價格和質量不匹配。此外,高價民宿也削弱了民宿淳樸的本質,影響了游客體驗。
3文旅融合視角下鄉村民宿的創新發展
3.1理念創新
開發經營鄉村民宿要情懷和使命相結合。很多地方盲目跟風投資鄉村民宿,動輒投入百萬以上,裝潢設計豪華精致,卻不能吸引和留住游客。鄉村民宿之所以具有吸引力,是因為符合了人們尊重自然、追求不同體驗、愿意了解和學習傳統文化等心理和精神需求。要通過發展鄉村民宿踐行綠色生活,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通過發展鄉村民宿改善環境、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為生態環境增值賦能;通過發展鄉村民宿,保護傳承鄉村文化,通過鄉村民宿這一載體講述民族發展故事,傳承優秀民族文化。在符合新時代發展需求的理念下打造出來的鄉村民宿才真正有溫度、有內涵、有吸引力,才能符合現代游客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促進鄉村民宿的可持續發展。
3.2對鄉村民宿的基礎設施進行完善
鄉村民宿旅游的發展,對鄉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在鄉村地區大力地發展鄉村民宿旅游,可以有效地讓鄉村的農業經濟更快地實現轉型。不過,就目前來看,我國的鄉村民宿基礎設施還是不夠完善,今后應加強鄉村民宿旅游的基礎設施建設,給前來觀光的游客提供更佳的服務。同時有必要加強經營者的服務意識,提高鄉村民宿旅游服務質量,從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3.3加強與鄉村特色文化的融合
在發展鄉村民宿旅游的時候,需要有效地結合鄉村的自然景觀,在這個基礎上,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鄉村民宿旅游。在修建民宿旅游的基礎設施的同時,將當地的特色文化及自然景色等融入基礎設施建設當中。另外,要充分地體現鄉村的文化內涵,體現鄉村的文化特色,吸引更多的人前來觀光旅游,同時做好當地特色農產品的推廣銷售工作,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3.4完善對鄉村民宿旅游的監管
發展鄉村民宿旅游離不開完善的監管機制,通過對鄉村民宿旅游進行監管,可以有效地促進鄉村民宿旅游更加健康地發展,在很大的程度上給前來觀光旅游的游客提供有效的保護機制,對當地的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當地的政府部門,一定要根據鄉村民宿旅游發展的特點及發展現狀,制定并完善監管機制,對于鄉村民宿旅游發展過程中一些不合法的行為進行監管,并形成一定的約束,充分地保護游客與民宿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要想使鄉村民宿旅游更加穩定地發展,就必須要完善相關的監管機制,如果沒有相關的制度進行管理,那么就會縱容更多的不法行為,導致鄉村民宿旅游在經營的時候面臨沒有游客的窘境,對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是非常不利的。
3.5做好服務方面的創新
要提高客人的滿意度,必須提高服務質量。有條件的地方可對鄉村民宿業主進行專業的服務培訓,創新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內容等。一是要注重細節、提升服務品質。服務重在細節,要體現人文關懷。比如突出對老人和孩子的關愛,衛生間做好防滑處理、提供輪椅和兒童椅等。二是要打破常規、增加特色服務。除基本的接待服務、客房服務、餐飲服務等之外,還可提供一些特色服務項目。如為客人量身定制相關活動安排、為帶寵物的客人提供寵物美容、護理等。三是要加強主客互動,提供有溫度的服務。將客人看作親密的家人朋友,增加主客互動,讓客人有家的感覺。和客人分享鄉村生活的樂趣,將健康的生活理念傳遞給客人,將淳樸的鄉村生活分享給客人。四是要立足當地文化,重新設計服務內容。服務內容要能充分體現當地文化特色,滿足客人的本土文化體驗需求。比如運用當地食材制作美食,帶客人一起體驗當地的生產勞動和生活方式,能深入解說當地的人文歷史等。
3.6綜合發展打造出一體化的民宿結構
民宿并不是獨立的,民宿作為旅游的一部分,是游客確定旅游形成的一部分,想要真正提高民宿競爭力,就必須要打造出“民宿+”的產業結構模式。以日本民宿為例,日本當地的民宿,除開基本的住宿之外,還會提供當地的美食和特產并且手工業者合作,打造特色服飾體驗、傳統手工藝產品制作,還會為游客提供當地的傳統樂器和當地舞蹈表演。實際上,中國各地區的鄉村都有擁有著獨特的地方文化,在開發民宿的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地方特色、消費者需求,將鄉村旅游資源、當地生態資源結合在一起,完善產業鏈,打造出一體化的民宿產業鏈,打造出“民宿+”產業結構。
3.7大力發展網上營銷
與一些旅游風景區的宣傳進行比較的話,鄉村民宿旅游的宣傳力度還是非常小的,因此,鄉村的特色農產品在銷售的時候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銷售量一直難以達到預期的目標。針對這個問題,民宿旅游的經營者一定要優化宣傳的模式,同時加大宣傳的力度。利用互聯網,宣傳當地民宿旅游。在實際的宣傳過程中,需要將鄉村的特色文化,作為宣傳的重點內容,通過鄉村的特色文化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博得更多人的關注。借助互聯網思維,開通社交賬號,建立微信群聊、微信公眾號、微博自媒體分享民宿日常,打造出“商業化”友誼,提高復購率,也可以將其打造成多元化的營銷手段。民宿經營過程中,要從生活本身入手,打造出一種生活化民宿環境。比如,房東可以和游客一起烹飪當地特色菜,感受當地特有的生活文化,打造出獨特的旅行體驗。地區也要打造出完善的App,實現智慧旅游,包括:住宿信息查詢,在充分拓寬營銷渠道的基礎上,借助多種不同新媒體工具進行廣泛宣傳。還可以邀請知名的旅游博主和各大自媒體大V的粉絲效應,擴大傳播范疇。
結束語
鄉村民宿是近幾年迅速發展崛起的一種旅游新業態。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鄉村民宿以其優美的田園風光、慢節奏的生活理念以及承載的濃郁的鄉土文化滿足了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尋求故土情結、向往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時,發展鄉村民宿增加了農民收入、繁榮了鄉村經濟,促進了城鄉和產業的融合發展。在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要滿足游客的體驗需求和精神需求,應創新發展理念,通過深挖文化內涵打造主題民宿、豐富產品內容、提升服務品質、完善管理方法,促進鄉村民宿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張翠麗,劉月芳.文旅農融合視角下鄉村民宿發展策略研究——以江門五邑地區為例[J].四川旅游學院學報,2020(06):37-40.
[2]董書霞.文旅融合背景下天津市鄉村民宿發展研究[J].環渤海經濟瞭望,2020(06):89-91.
[3]劉佳蕊.文旅融合下阿爾山鄉村民宿空間環境設計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20.
[4]徐從意.基于鄉村民宿空間家具設計思考與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12):318-324.
[5]張培,喇明清.游客選擇鄉村民宿的意愿傾向及其營銷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7,38(11):132-140.
[6]胡敏.鄉村民宿經營管理核心資源分析[J].旅游學刊,2007(09):6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