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靜
摘要:近兩年來,中華兒女們共同經歷了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那就是抗擊新冠疫情。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從武漢開始,蔓延至全國,而后襲卷全球。對國家及全球的經濟秩序、人民身體和心理健康、以及各地的公共衛生服務以及醫療系統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為了抗擊疫情,很多行業受到極大的影響,被迫停滯。所幸,在黨和國家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一致的努力下,當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取得了矚目的成績,新冠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當前,疫情防控已經成為常態化,仍然有零散病例發作,為了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都做出了相關的防控規定,尤其是醫院,往往會要求出示健康碼、核酸檢測報告等方可就醫。很顯然,這些規定的出臺是為了保護更多群眾的健康,但是也給群眾帶來了一定的困擾,在這種情況下,做好醫患溝通,避免醫患矛盾就顯然尤為重要。
關鍵詞:疫情防控下;醫患溝通;有效技巧
引言
新冠疫情的突然襲擊,雖然給醫院的管理與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但也是一次提高醫院管理質量,加快醫療工作改革的重要機遇。作為救死扶傷的重要機構,醫患問題一直是影響社會和諧與醫院發展的重要問題,尤其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作為醫務工作者,更加要認識到采取有效溝通技巧提高醫患溝通的重要性。本文就影響醫患溝通的主要因素,以及提升醫患溝通的有效策略進行簡單介紹,以供參考。
1影響醫患溝通的主要原因
1.1患者層面的原因
影響醫患有效溝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眾所周知,需要入院就醫的患者往往來自不同的地方,其的生活環境,受教育水平,以及思想意識等都處于不同的層次上。首先,多數患者對醫療知識知之甚少,尤其在疫情防控下,相應的醫院的前期防控措施也較多,比如,即使是低風險地區的醫療機構也往往會要求就診患者佩戴口罩,出示健康碼,行程碼,保持適當的距離,甚至要求出示一定時間內的核酸檢測報告等等。一些患者會由于對防控規定不太了解,或是突發疾病對防控要求沒能很好的執行到位。再加上對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相關風險,一心想著盡早就醫,這種情況下,患者的情緒往往容易激動或是沖動,而且就醫過程中需要反復的排隊、等待、交款等諸多環節,患者難免會出現焦燥情緒。而且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有限,對治療的期待較高,如果在溝通環節出現導火索,就會導致醫患關系緊張,甚至產生矛盾。
1.2醫生層面的原因
醫生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但也是一個十分辛苦的職業,醫務工作者每天要面臨大量就診的病人,面對一張張熱切、渴望解除其痛苦的面孔,這就需要醫務工作者不僅要有淵博的醫學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還要極富愛心、耐心,以及同情心。當前,疫情防控下,醫務工作者的工作強度普遍加重,以核酸檢測為例,前段時間的廣東疫情,以及這兩天爆發的南京疫情,眾多醫務工作者在高溫天氣下,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續數小時高強度的工作,而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新參加工作的或是實習的醫生,初步與患者的溝通難免會出現一些緊張現象,再加上高溫的天氣,長長的隊伍,群眾難免會出現不耐煩的情緒,而一些新手實習生涉世未深,對醫患間的溝通缺乏良好的實踐,面臨一些突出狀況無法采取有效的方式進行應用,甚至會出現一些無法全面顧慮患者感受的言語,這就導致了醫患溝通出現障礙,無法實現高質量的溝通,導致醫療工作造成困擾。
2疫情防控下醫患溝通的技巧
2.1培養醫務人員的語言能力
醫患溝通是一項語言藝術,不僅僅需要良好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還需要醫務工作者具有良好的共情能力。因為,每一個患者都是身體有恙才來就醫的,在這種前提下,其的心理狀態必然是焦急、無助又迷茫,一方面,患者不太清楚自身身體的狀況,另一方面不知道病情的影響,所需要的康復時間,以及一些并發癥,甚至是醫療費用,護理要求等等。所以,在就診過程中患者的思想往往是混亂的,情緒容易激動也是情理之中。基于此,為了更好的提升醫患溝通效果,首先需要提升醫務工作者的語言應用水平,通過針對性的培訓,比如分析患者的心理狀態,通過運用相應的溝通方法,來緩解患者的不安與焦慮,提升溝通質量,促進醫療診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2.2加強醫務人員專業素養培訓
很多時候,醫患溝通出現問題是由于醫務工作者自身專業能力不足所造成的。這是由于,患者普遍認為醫生的診斷與判斷是權威的,如果自身的專業能力不足,就很難對患者的病情,以及診治方案進行詳細的方案確定與介紹,從而導致患者的懷疑與焦慮情緒產生,不利于醫患溝通。基于此,就需要加強醫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培訓,一是從理論基礎上加強培訓,通過培訓或是交流來夯實醫務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二是加強實踐能力培訓,尤其要針對一些實習生,規培生,多帶,多練,多交流,多總結,提升其實踐能力。通過專業素養的提升來提升醫療質量,同時要用淺顯易懂的形式向患者清晰而準確的進行病情介紹,以增強醫患溝通效果。
2.3運用有效的溝通技巧
針對患者年齡、層次、思想意識形態不同,在醫患溝通過程中,就需要結合不同的就診形勢,以及患者的不同的特征來運用不同形式的溝通技巧,以獲得良好的溝通效果。首先,要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比如根據患者的年齡,談吐,精神狀態來選擇合適的語言,要以真誠的語氣,微笑的神情來緩解患者的心理不適,讓患者放松心情;其次,要仔細傾聽患者的傾訴,讓患者就自身的變化進行一個介紹,并在其傾訴過程中表達適當的尊重與關切,建立起醫患間的信任。在傾聽的過程遇到一些詢問式語言時要避免刺激患者,尤其在語氣、語調上要盡可能的平衡、和緩,避免刺激患者的情緒,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讓患者了解自身的病情情況,因為多數患者對于一些醫學專業詞匯都如同聽天書一般,盡可能的應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比如病情在發展初期,病情在可控階段等詞匯讓患者第一時間了解自己的病情程度。如果是面對一些年長的病人,當病情不容樂觀時,更要注意采用婉轉的語言,避免年長者出現過大的心理壓力而導致情緒激動,必要時還可以輔以肢體語言,比如,握住患者的手,直視患者的眼睛等,讓患者感受到關心與力量,平復其焦慮情緒。總之,在醫患溝通過程中要視情況的發展來采取多樣化的溝通技巧來促進醫患交流,確保溝通順暢。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在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的同時,還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尤其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注意醫患溝通的方式與技巧,要有高度的工作熱情,責任心與同情心,要彰顯自身的專業優勢,更要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不斷精進業務水平,努力學習人文知識,要始終抱持醫者仁心的宗旨,采取多樣化的溝通藝術,構建起與患者間的有效溝通的路徑,與患者建立良好的理解和信任關系,讓疫情防控取得更加豐碩的成果。
參考文獻:
[1]謝永香.淺談疫情防控下醫患溝通技巧[J].現代企業管理.2020,(10):173-174.
[2]張小峰.淺談疫情防控下醫患溝通技巧[J].現代國企研究.2020(000),001:0066-0067.
[3]田尉嵐.淺談疫情防控下醫患溝通技巧[J].蔭醫學信息學 -- 醫學管理.2020,(4):0001-0001.
[4]朱艷.淺談疫情防控下醫患溝通技巧[J].傳播力研究.2020(000),011: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