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
摘要:在現代社會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不容小覷,故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至關重要。所以,相關領導應嚴格把好財務收支關口,做到不偏私、不濫用職權,使各方面利益關系得到公正、明確的反映;同時,會計人員應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努力學習相關的法律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及法律意識,在工作中做到公正、守紀律、誠信,大膽與違法違規行為作斗爭,合理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建設
1當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的現狀
1.1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薄弱
很多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意識比較薄弱,體現在:當國家利益或社會公眾利益與本單位或個人的利益發生沖突時,往往放棄國家利益和社會公眾利益,而出現協同作弊、直接或間接參與編造虛假會計信息(如會計賬簿、憑證、報表等)等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的行為。
1.2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完備程度有待提高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的完備程度包括會計職業道德的教育程度、制定的職業道德準則水平等。但現階段,我國在規范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行為方面的規章制度還比較缺乏,且不夠健全和完善。目前僅有《中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對注冊會計師的職業道德行為有所規范和要求,而其他會計人員的具體職業道德行為還沒有明確的準則進行規范。加上我國民事賠償機制也不夠健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難以有效遏制虛假會計信息行為。
1.3會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較低
企業競爭的實質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擁有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會計的業務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從業人員,應具備較強的業務能力。實際上,很多企業的會計人員存在業務水平低下的現象。如對新形勢的變化無法適應,對新原則、新制度、新規則、新技術方法不了解或了解不深,在會計事務中缺乏交流和溝通能力,不注重總結會計職業經驗等。
1.4會計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
根據我國的《會計法》規定,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社會監督、企業內部監督共同組成會計監督體系。由此看來,會計監督機制是比較健全的,但實際上,很多制度規定卻形同虛設,很多會計行為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另外,我國的會計人員一般由企業直接聘任,會計人員的工作績效和報酬均由本企業決定,實際上會計人員已屬于企業的內部人,與企業是利益共存的關系,而不具備獨立性。一些企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對會計人員的一些不規范操作行為存在包庇現象,而未能有效執行會計職業的監督職責。這也是需要完善和推行會計委派制度的主要原因。
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
2.1凈化會計環境
營造一個良好的會計環境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實際上是向社會提出了提高道德覺悟、重視道德修養,凈化環境的基本要求是各行各業都應提高職業道德意識,從而營造出建設會計職業道德的和諧環境。
首先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采用職業道德教育與典型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寓枯燥抽象的說教于生動具體的案例剖析中,這樣可以增加從業人員對職業道德規范的感性認識、增強教育的效果、加強會計法宣傳、增強各級領導的法制觀念。
其次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規范建設,強化行業監管。良好的會計職業形象,不僅需要每一個會計人員的努力,更要充分發揮會計職業團體的作用。
2.2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修養、評價和監督
每一個會計人員面對當今的形式應該進行自我解剖、自警自律,來進行自我道德修養,這是提高會計人員自身職業道德素質重重要的有效途徑,從而達到提高整個會計行業的職業道德素質。
首先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既要掌握會計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過對會計核算資料的考核分析來參與企業的經營決策,為企業的現代化經營與管理提供參考。還要精通會計法規,會計制度,能及時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實有用的會計信息。
其次,要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作為一名財會人員,在處理經濟業務的過程中,一定要本著客觀、公正的原則,做到敬業愛崗、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搞好服務、保密守信,以“不做假賬”為道德準繩,以《會計法》為行為準則,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財。會計人員應具備強烈的責任感,在履行職責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不論遇到何種情況,不喪失原則、不圖謀私利。
2.3制定一套可操作的會計規范體系
內部控制制度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有效起到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完整,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合法。因此,治理會計失信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要建立科學合理高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在組織機構和人員設置上嚴格貫徹執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使日常會計業務處理及會計檔案管理每一環節的人員之間分工科學、職責明確,形成既能相互協作又能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機制。
要結合我國實際情況,修改、完善相關法律和規章,對現有法律法規中的一些責任和處罰不明確的條款加以修改,并增加對那些在現實中出現而法律中沒有涉及的情況的規定。對會計信息質量進行驗證、檢查、監督是國際通行的做法。各級財政、稅務、審計機關要依法對企業加強財務檢查和審計監督,各級主管部門也應負起責任,在對所屬單位的會計人員業務上進行指導,核算上進行監督、檢查,對查出的問題必須予以糾正,對弄虛作假、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要嚴肅處理,對有關人員予以行政處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發揮審計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機構的作用,依法執業,客觀公正,保證會計信息質量。
結束語:近年來,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信用下降問題備受關注,持續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是會計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會計職業道德好壞是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影響會計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會計信息的過失性失真,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密切相關,因為責任心、技能、心理素質均包括在職業道德中。這就要求我們在加強會計信用建設中,重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李娟.新時期如何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研究[J].財會學習,2021(18):84-85.
[2]周敬麗.關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思考[J].今日財富,2021(1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