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霞
摘要:分析當前煙草生產基礎設施管理和保護中存在的知識偏差、權責利益界定不清、規范運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和原因,我們提出建設與管理并重,理順權責權益歸屬,著力建設長效機制。在加強煙草生產基礎設施管理和保護的過程中,將分項實施與創新模式、持續供給和充分利用相結合,努力走以良性循環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關鍵詞: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
一、加強基礎設施設備管護的重要意義
1.避免重復建設
改善煙草生產基礎設施將使煙草生產更加穩定,為煙農提供更多利益,并對其他作物產生重大影響。只有對成熟區建設的煙田、煙道、煙房、煙水、種苗車間等基礎設施進行及時有效的養護、維護和保養,才能延長其使用壽命,發揮其最大作用。
2.降低損益風險
為最大限度地發揮已建成項目的效用,及時有效地對煙草生產設施設備進行管理和保護,可以更好地促進國有資產的保值,避免因財產糾紛和維護不當引起的問題。
二、當前基礎設施管護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
1.建管并重的認識偏頗
在集中生產、土地流轉、煙葉質量提升、檔次結構提升等客觀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從立項申請、建設審批可以順利推進和順利實施、檢查驗收。另一方面,項目完成后,管理、維護和保修維護未能同步。在有條件的地區積極發展煙葉生產,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已成為煙草行業與地方政府、政府之間的共識,但能否及時進行管理和保護是一個特殊的問題。任務評估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結果,在工業區縣出現了“重建設輕管護”的誤區,大大降低了煙草生產基礎設施的利用率,阻礙了煙農生產的積極性。
2.權責利的關系界定不清
目前,煙草生產基礎設施由煙草企業投資形成,煙草生產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模式。 作為真正的投資者,煙草業需要擁有基礎設施。 但在實際運行情況下,負責人、誰管理、如何管理和保護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無法進行有效的管理和保護。適合基礎設施重新思考和項目重建的局部沖突往往難以調和。煙農和煙草由于相關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利、責任和利益共享沒有得到有效的制衡,基礎設施的所有權、運營、使用和維護不明確,可能導致產權之間的產權創造。
三、改進建議及應對措施
1.堅持興建與管護并重
就煙葉生產的發展而言,基礎設施項目的規劃設計是項目建設的基礎,是保證項目不干擾生產、進行有效管理和保護的關鍵。規劃設計需要設計師和施工單位認真細致的實地考察和考察,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對策、協調方案,必須克服憑經驗和實踐的做法。在項目建設期間,應啟動基礎設施設備數據整理等準備工作。在基礎設施項目竣工驗收并交付使用后,我們將日常維護與現場檢查、檢修與定期報告同步,有效保障在建項目的建設、管理和保護。
2.理順權責利歸屬
(1)明確權力使用
推動煙草生產產權與經營權有序分離,化解產權不明確的糾紛,善用設施設備,扭轉煙草資產浪費的劣勢。作為所有者的倡議,創建基礎設施并確保煙草業的發展。授予煙草經銷商和合作社為煙農靈活選擇的權利,并規范煙農獲得基礎設施設備的有限機會。
(2)明確利益分享
為規避投資建設風險,需要與政府部門合作,加強煙草生產能力,化解業主與煙農之間的矛盾,煙草行業、煙農和政府三方共同努力,使三方利益最大化。滿足各級煙草生產基礎設施經營者和用戶的具體需求,擴大市、縣煙草公司與煙農直接合作形式,擴大煙農與地方政府參與的經營方式,專注于大型種植者,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逐步擴大輻射范圍,轉向規模化連作帶生產,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實行設施設備租賃費用波動管理,切實保障專職管理和保護人員經費和設施設備管理費用,充分保障設施設備專項管理費用。
3.著力構建長效機制
(1)加強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地方煙草生產主導團體的監督領導作用,明確政府主導的基礎設施管理,煙草企業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基礎設施設備管理和保護目標明確。 煙葉生產指導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牽頭,成立相應的管保指導組和管理保護組,進一步鞏固煙村集體合作社的合力。
(2)健全規范制度
省級煙草企業要系統調查當地煙葉生產基地建設利用的基本情況,及時發布相應的工作指導意見。 各區、州煙草企業要結合當地情況,統籌兼顧,建立健全基礎設施和設備管理保護制度,出臺相應的管理保護辦法和工作制度。合作社制定具體的基礎設施設備灌裝標準和管理保護操作流程,充分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
(3)落實配套資金
堅持“集中管理、分類維護”和“誰使用、誰維護、誰受益”的原則,每年從葉片退稅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行政資金用于基礎設施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此外,煙農可以在設備閑置期間通過合作租賃培育多種產業,如種植、育苗等,并提取一定比例的租賃成本作為基礎設施設備管理和保護的儲備金。管理基金和儲備基金共同作為設施設備管理和保護的子基金,成為管理和保護基金的主要來源。
結束語
“重建設、輕管理、多資產閑置”等歷史問題,導致目前煙草生產基礎設施管理和保護復雜。基礎設施管理和保護涉及的層面廣泛,因此應著眼于將兩者結合起來,穩步進入并朝著良性循環的目標邁進,作為特定工作實踐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方法。一方面,要努力將創新模式與分項實施相結合,力爭引入水利、交通等職能部門作為第三方管理煙水、煙道等基礎設施,簽訂管理和保護合同或協議,規范相互的權利和義務,基礎設施的所有者、管理和保護方以及用戶。同時,以效用最大化為經營理念,及時管理和保護煙草生產基礎設施和設備,堅持持續供應和充分利用相結合,努力形成“項目型工程”。除了落實相應的管保配套資金外,在基礎設施閑置期間發展烤房、烘焙車間、種苗車間等配套產業,調動管保雙方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用戶將受益煙農的收入不僅可以促進增長,還可以為當地農民提供生產便利,提高設施設備的利用率,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
參考文獻
[1]衛韋,錢桂村,黎厚勇,等.黔西南州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管護問題研究[J].中國農機化學報.2018,(8).72-75.
[2]張勇.煙葉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管護措施分析[J].現代園藝.2016,(18).17.
[3]趙翠萍.相關主體意愿角度對煙葉生產基礎設施產權安排的分析[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4).49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