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玉 張雅麗
摘要:為了提升高職藝術設計人才畢業競爭力,滿足學生實際發展需求,高職學院領導人員必須建立就業導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我國高職藝術設計學院人才培養任務是為了發掘藝術導向性人才,幫助學生升華自身藝術水平與綜合素養,促使學生能夠成為一名優質人才,但當下部分高職藝術設計學院教師,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知識傳授上,重點鍛煉學生藝術能力,忽視培養學生畢業競爭力,嚴重阻礙了學生后期發展方向?;诖耍P者結合自身數年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經驗,在查閱了大量相關文獻基礎上撰寫此文,在文中探究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總結當下存在的問題,提出全新的人才培養策略。
關鍵詞:就業導向;人才培養;藝術設計;高職藝術學院
引言: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各行各業迎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企業發展需要大量專業技能型人才。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提高學生未來發展質量,我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必須積極響應國家發展策略,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深度改革,以就業為導向開展相關教學活動,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以就業為導向為宗旨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更具畢業競爭力優勢,強化學生發展水平,讓學生能夠對自身未來發展更加清晰。
一、建立以就業為導向高職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一)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應用型”人才是根據社會發展需求特點,對藝術專業人才設計專業學生進行有效性培養,滿足市場發展的根本需求,讓學生能夠兼備更多基礎職能與專業技術能力,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培養[1]。為了能夠解決基本就業問題,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需要與市場相連接,對專業教學內容設計進行深度優化,瞄準地區經濟與產業結構調整,對職業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深度改革。同時,教師需要認識到自身教學模式的不足,摒棄傳統教學理念,讓學生可以獲得更加充分的學習體驗感,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只有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2]。
(二)多維型人才培訓目標
當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大部分是00后、90后,他們出生在一個物質極為豐富的年代,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難免會受到父母與長輩的溺愛,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個性,而這些個性也是學生自身對未來有意識的選擇,若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在進行深度改革時,沒有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彰顯出學生個人個性,那么教學改革效果也將會持續下降。個性是學生選擇未來發展的重要依據,教師不能以傳統應試教學理念限制學生發展,而需要依據因此施教原則,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培養教育,而根據藝術學生發展方向,培訓方向大約有三點:其一,技術性藝術人才;其二,創新性人才;其三,經營性人才。技術性人才需要藝術學生具有模仿能力與動手能力,并且感官需要十分敏銳;創新性人才需要學生同時具備邏輯能力與創造性思維,既可以天馬行空發揮自身的想象,又能夠根據邏輯思維加以實現;經營性人才,需要學生具備領導能力與管理能力,但是這對于藝術專業學生而言較為苛刻,大部分學生缺乏相關領導經驗,需要教師進行系統的培養[3]。
二、當下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以就業為導向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理念落后
長久以往,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辦學理念是強調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但是部分教師過分重視知識傳遞,忽視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將學校變成了職業知識傳授場所,知識主義大于技能主義,忽視教學本身的本質與目標。出現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的是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教學理念落后,沒有積極影響教育部門號召的“雙師教師”教學理念提升的號召,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教學模式過于生硬,無法發揮出學生藝術思想品德,限制了學生個性發展[4]。
(二)教學資源匱乏
部分高職院校由于規模與實力的限制,對于藝術設計專業給予的資源傾斜較少,除了能夠完成教學活動任務的資源外,沒有任何形式的幫助,這就導致很多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師難以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相關教學活動[5]。部分高中學院藝術專業教師,本職工作只負責引導學生提升學習能力與藝術水平,幫助學生快速成長,而針對以就業為導向教育活動,難以進行深度優化,在相對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很多實踐性教學活動只能通過多媒體教學方法,向學生進行簡單的展示,根本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很多學生難以獲得正向引導教育。此外,很多高職藝術課程設計并不科學,課程內容沒有與市場實際需求相結合[6]。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加強素質教育,強化學生職業素養
高職職業教育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在傳授學生知識理念的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理念與道德思想,強化對于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以就業為導向教學理念之中。首先,教師需要重視培養學生道德理念與法治理念,重點引導學生誠信品質、工匠精神、責任意識、團隊意識。其次,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充分的學習體驗。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對教學活動內容進行優化,讓學生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彰顯出個性意識。
例如,某高職藝術設計教師在開展模具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CAD技術進行模型制造,加強學生對于計算機技術與特殊設計軟件的設計進行鍛煉。為了能夠讓學生快速掌握CAD技術,教師需要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引導,幫助學生理解CAD技術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開展相關教學活動。
(二)落實“雙師型”隊伍,強化“三師型”建設
高職技術藝術學院必須積極影響教育部門“雙師型”隊伍建設要求,并且在此基礎上升級成“三師型”隊伍,提升教師教學理念,優化相關教學活動內容設計,促使教師完成相關教學質量的提升。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明細學生未來職業規劃,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激發學生內容的學習潛能。
例如,某高職院校為了能夠提升教師教學理念,開展“三師型”教師隊伍培訓,而在培訓過程中,學校領導人員需要加大對于各個學科的資本投入,引導教師進行教學方案交流,對以就業為導向教學內容進行深度優化,保障相關教學活動質量得到提升。此外,針對學校領導人員給予藝術專業教師的資源,教師需要優化相關資源分配,結合市場發展需求,保障學生能夠獲得更加充分的學習體驗。
參考文獻:
[1] 楊高鈺. 新時代背景下以就業需求為導向的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改革研究——以武漢地區藝術設計類本科生為例[J]. 藝術品鑒, 2019, 000(01X):P.247-248.
[2] 侯俊麗, 秦陳. 以就業指導為導向提升設計類大學生就業意愿創新研究——以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為例[J]. 現代商貿工業, 2019, 040(011):108-109.
[3] 劉婧, 田曉膺, 羅盈,等. 網絡廣告課程與新媒體設計工作室雙向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 數碼世界, 2019, 000(010):141-142.
[4] 王攀攀, 畢玉珊, 曹愛萍. 以就業為導向的"一技三對接"高職院校機電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無線互聯科技, 2019, v.16;No.160(12):104-105.
[5] 許雁翎, 杜怡君. 基于雙創融合能力培養的藝術設計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J]. 美術教育研究, 2019(12):148-149.
[6] 吉子環、王以非、楊濤、郭曉夢、程雅倩、包龍梅. 老齡化背景下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護理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J]. 全科護理, 2020, v.18(24):155-158.
作者簡介
李紅玉,1980.9,女,碩士研究生,講師,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產品設計,工業設計,藝術設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