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摗⌒旒有?/p>
摘要: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開始步入了信息化時代。而在多媒體技術出現之前,教學活動一般局限于教室這種固定的教學場所,且教學手段也相對單一??梢哉f,多媒體技術的出現,將教學帶入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中。在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下,大學語文教學也開始向更加快速、準確、多樣性的方向發展。本文主要結合筆者的教學實際,談談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進策略,希望對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校語文;應用與探索
大學語文教學與中學語文教學不同,其更加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和人文素養的提升,因此,大學語文具有多維度和多元化的特點。這就要求大學語文教師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學習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技巧,將語文教學與新科技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如何使多媒體技術在高校語文課堂教學中有效應用呢?筆者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解決策略。
一、豐富大學語文教學內容
當前在信息技術的沖擊下,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而原有的教學資源已經無法滿足當代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這也就對大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在大學語文教學中,課前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源來豐富其知識儲備。課上可以安排學生觀看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課后教師可以布置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查找一些較好的文學作品解讀,比如學習《論語》時,可以將《百家講壇》中關于《論語》的名家講解視頻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和延伸。學生通過網絡資源對文學作品可以進行更加深入地研讀,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教學內容,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創新大學語文教學方式
在多媒體技術的推動下,大學語文教學應摒棄過去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往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板書基本上是通過教師手寫來完成,由于語文學科板書內容量大、文字多的特點,課堂部分時間都浪費在了板書的書寫上,教師書寫板書時,學生的注意力也極易分散。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呈現板書內容,同時,也可以通過動態效果,使板書效果更加形象、鮮明。教學方式的改變,使教學板書問題得到了改善,教學環節也更加緊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效率。在不方便組織課堂教學的情況下,同樣需要改變教學方式來適應實際的教學情況。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語文教學方式向校外擴展,師生之間可以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進行知識上的交流。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習資料分享到班級的網絡群中,實現學生對課堂內容的隨時回看,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在線分享與討論。
三、改變大學語文評價模式
大學語文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主要通過期末考試的形式來完成,考核內容以文學常識、閱讀和寫作為主。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這種評價模式對大學生來說,更趨于形式化,很難準確地檢測其學習效果,大部分學生往往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強化復習順利通過考試。筆者認為,大學語文的評價模式需打破傳統的以一張試卷衡量學生學習效果的形式,采取形成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更加注重檢驗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提前布置學習任務,課上學生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匯報,教師和其他同學對其進行打分,作為平時成績。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礎上,期末以終結性考核對學生進行綜合檢測。筆者認為,這里采取的終結性考核應與傳統的期末考試有所區別,除筆試外,可以增設口語表達能力的考核。語文評價模式的改變,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更加合理的評價,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
四、改善大學語文教學氛圍
語文教師應該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語文課堂中營造輕松自由、開放平等的課堂氛圍。比如在學習《士兵突擊》(節選)這部分內容時,課上安排學生觀看《士兵突擊》的影視劇片段,課下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排練。在成果展示時,學生利用多媒體增強表演效果,如學生通過選取相應的音樂對故事情節進行烘托、渲染,讓呈現效果更加真實。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極大改善了大學語文課堂的氛圍,釋放了學生繼續的天性。
五、結語
多媒體技術在教學領域大放異彩,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大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讓教學方式與時代發展的形勢相一致,這也是當下語文教學發展的必經之路。本文通過闡述當代語文教育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策略,即在大學語文教學方式的變革中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來吸引大學生注意力,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推動大學語文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一文,張靈,韓世姣.“影像化生存”背景下《大學語文》教學新探[J].高教探索,2020(12):34-39.
[2]王鵬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語文課程中的運用分析[J].漢字文化,2020(12):19-20.
[3]張薇.大學語文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研究[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37(02):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