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倫
摘要:互聯網在不斷地實現深度普及,給當代在校大學生帶來了很多便利,在網絡資源的充斥下,大學生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樣的大環境下,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變得十分必要,也給思政的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魚龍混雜的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在培養學生思政意識時,需要更好地發揮網絡的媒介作用,在思想政治教學上創新內容和方法,使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更好地與時代進步相融合,適應新時代提出的高要求,使學生在思想教育上能夠獲得更好地培養。本文通過對實際教學的經驗進行總結,簡要闡述了在網絡環境下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所采取的一些對策,旨在提升當今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性。
關鍵詞:網絡環境;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對策
隨著網絡在校園中的不斷滲透,中國大學生成為網民群體中較為活躍的一個群體,而且在數量上占有絕對的優勢。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加強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的教育,讓學生在思想上能夠保持正確的觀念,被主流思想所指引就顯得愈發重要。在網絡環境下,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需要教師探索具體可行的先進教學策略,來開展符合當代大學生心理需要的教學方案,改變落后的思政教育方式。
一、運用網絡創新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
大學生在網絡的使用上較為頻繁,他們通過網絡環境學習新知識,也通過網絡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網絡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的日常“活動場所”。因此,思想政治的教育要想再次贏得年青一代的關注,必須借助網絡這一科學技術,在教學方法上實現改進和創新,來完善高職院校在思政教育上的系統化,為在校大學生提供符合當代需求的文化場所,使在校學生愿意接受思政內容,并從中獲得良好的思想熏陶。在思政課堂結束之后,也需要制定相應的對策來加強大學生的思政意識。思政教師或者其他的培養老師,可以通過微信群、校園公眾號、官網微博等網絡手段,為在校學生提供優質的思想政治資源。在網絡環境下,教師可以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帶來的便利,打破師生之間的溝通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在網絡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更好、更及時、更高效地獲得思政內容,實現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創新。
二、運用網絡創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教學手段的不斷創新,也需要教學內容上的豐富來作為輔助。因此,在高職院校中,如何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新,就成為教學工作者應該深入研究的重要內容。在人類社會不斷進步的當下,思想也在不斷發生進步,因此就需要思想政治內容與時代保持一致,這就需要思政教師去挖掘思政政治內容中的先進性,充分釋放思政內容中的貼近實際、生活和教育對象的特點,讓大學生看到思想政治內容所具備的時代感,社會怎樣進步都具有不滅的生命力。
比如,一些理論知識內容,雖然具有不可更改的固定性,但是這些知識的內化必須在實踐的基礎上,讓學生在當今時代背景下,去提煉其中的精髓。教師在對思想政治內容進行創新探索時,需要將思政內容與網絡載體相互結合,突破傳統教學思維的牢籠,以創新形式去做到傳遞方式的轉型。在課堂上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課后實現以學生為主角的社會實踐,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發現思政內容的重要思想,而不是通過教師的灌輸去生硬的理解和背誦,避免只實現了思想上的洗腦,而做不到行為上的改變。
三、運用網絡實現家學社會一體的教育體系
在過往的教學理念中,大家普遍認為學生的教育工作是學校的事情,尤其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上,更是將教育任務全然推給了學校,而忽略了家庭和社會的重要作用。這就使學生在學校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教育,卻在家庭和社會上得不到相應的認可和印證,從而讓學生認為學校的教育是理想化的,更加深了校園里的知識都缺乏實用性這一錯誤認知。因此,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結合網絡技術,來聯合家庭和社會,以便實現思政教育的統一性和整體性。比如可以建立家長交流平臺,讓家長和教師之間可以隨時溝通學生的思想動態。在社會上,可以建立相關的青年教育公益組織或者思政教育網站,讓高職院校的學生可以成為其中的義工,在做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吸收思政內容。通過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的緊密連接,共同發揮網絡的便捷性,實現高職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創新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需要充分發揮網絡的便利和先進特點,制定符合當代在校大學生的性格和心理特點的教學舉措。思政教育不能再保持傳統模式下的教學方法,要與社會的發展共同進步,在教育工作上、教學內容上進行創新,更要利用網絡帶來的便利,建立家、校、社會三合一的教學體系,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打開新的教學局面,更好地提升在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參考文獻:
[1]丁玲玲.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難點和對策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1(09):132-133.
[2]鄭紀浩.網絡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2020(0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