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穎 (安徽省安慶市消防救援支隊,安徽 安慶 246001)
隨著城市功能綜合化、規模擴大化和空間與流線組織復合化,大型商業綜合體建筑應運而生。一般來說,大型商業綜合體是指由三種或三種以上的商業功能(主要包括零售、百貨、餐飲、娛樂、辦公、酒店等功能)組成,最終形成的一個由建筑空間、內部功能、交通流線相互有機結合的具備較大規模的建筑單體或建筑群。其特點是以數家大型核心主力店為主體,步行商業街貫穿其中,在建筑的中心或者商業街的交匯處有供人休閑的中庭等開闊空間。這些場所往往體量龐大、功能復雜、人員密集,火災荷載大,稍有不慎會造成群死群傷火災事故,給城市火災防控帶來一定的壓力。
以安慶市為例,現全市有商場市場100余個,其中屬于建筑面積在5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業綜合體有7個,屬于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及火災高危單位,是日常火災防控的重中之重。一般來說,大型商業綜合體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大型商業綜合體由于復合多種功能,一般建筑體量較大,內部可燃物數量多,火災荷載大。這些可燃物包括建筑內部的裝修材料,還包括各類空間中的功能物品和設置,例如中庭內懸掛的廣告條幅、休息區擺放的玩具、桌椅等,以及店鋪內的各類貨架和商品等。加之綜合體業態復雜,商場、餐飲、娛樂、辦公等作為單一功能時均有各自不同的火災特點,當這些功能被放置在同一空間后,火災特點相互疊加和放大,給火災撲救帶來困難。
大型商業綜合體為設計人流動線,進行視線引導,組織各類功能,往往會設計多個分散的中庭等共享空間,這些空間通常從建筑底層貫穿到建筑頂層,且頂部采用玻璃天窗采光。一旦發生火災,高大空間內的空氣供應充分,熱對流相應加快,燃燒猛烈,蔓延速度快,易形成立體燃燒。
大型商業綜合體內各類照明設備和電氣設施多,用電量大,電氣線路負荷大,后期店鋪裝修改造時存在私拉亂接電氣線路、未穿管保護線路等現象,極其容易引發電氣線路火災。餐飲場所在用電、用氣時操作不規范,也易發生火災。加之有的區域營業期間擅自施工改造,違規動火、動焊,部分商戶內的員工違規使用大功率電氣設備取暖、燒水,顧客違規吸煙等,都有可能造成火災事故的發生。
大型商業綜合體中人員成分復雜,密集較高。一般大型綜合體節假日期間每天的客流量可達到20萬人次,部分區域營業時間高峰期每平方米可達到5-6人,大部分顧客對建筑的疏散出口分布和疏散路徑,消防設施布置都不熟悉,加之商業綜合體空間大、疏散距離長,從內部不容易直接看到安全出口位置,發生火災后容易產生恐慌、擁擠和踩踏,在短時間內疏散大量人群難度極高。
建筑的安全性與它的先天設計結構和布局關系有很大關系。部分商業綜合體設計單位經驗缺乏,只考慮其使用功能,忽視其必要的抗災能力,導致在設計時就存在很多隱患,建筑建成后整改難度極大。例如,在設計影院所在樓層時,未預留獨立的疏散樓梯,導致后期需要利用室外疏散樓梯解決獨立疏散問題;在設計人員流動較大的區域時,將防火門設計為常閉式防火門,導致營業期間防火門根本無法處于關閉狀態。
大型商業綜合體店鋪更新換代快,裝修改造頻繁,如果綜合體內的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從招商到裝修過程中,均會產生火災隱患。一是商業綜合體在招商過程中,由于不了解消防規范,也未與消防部門充分溝通,部分業態與原設計不符,導致防火分區面積、安全疏散的要求發生變化。例如將營業廳改為餐飲區,按規范要求必須縮小防火分區面積;將百貨區改為兒童活動場所,就必須將該場所進行防火分隔并設置獨立的疏散樓梯或安全出口。二是部分商鋪在后期擴大經營面積,出現打通分隔墻體導致破壞防火分區的原有分隔,將公共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包在店鋪內等一系列隱患。三是商業綜合體運營單位為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將中庭部位出租作為兒童游樂場所、演出舞臺、臨時商品柜臺使用,違反了《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庭不得設置可燃物的要求。四是店鋪裝修過程中損壞原有溫感、煙感,遮擋噴淋系統的灑水噴頭,未按規范要求敷設電氣線路,電氣線路未穿管保護等現象均時有發生。五是店鋪在裝修時違章動火,施工現場滅火器材配置不足,易在施工中引發火災進而蔓延至營業區域。
大型商業綜合體因客流量大,全年幾乎都處于滿負荷運營狀態,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維保工作不到位,就會導致消防設施出現大量故障。常見的有防火門因鉸鏈變形或閉門器損壞無法正常關閉,應急照明燈損壞或其持續照明時間不足,防火卷簾故障無法正常降落,防排煙管道漏風導致風量不足,排煙口閥門卡死無法正常開啟等。
大型商業綜合體一般建設于城市中心地段,交通繁忙,綜合體周邊的空地一般都作為機動車或非機動車停車場使用,導致原先設計的消防車道和消防救援場地被占用,一旦發生火災,消防救援車輛無法抵近開展滅火救援作業。
消防中介服務機構從業人員能力水平參差不齊,在每月的維保中走個過場,或未到實地開展工作,直接出具維保報告。雖然消防部門對中介服務機構出具虛假維保報告的行為及時予以處罰與督辦,但整體中介服務水平仍然較低。一是未能做到全年設施維保全覆蓋,每次僅檢查固定地點或類型的消防設施。二是對損壞的消防設施不能及時排查到位并督促更新,導致消防設施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三是對已經存在的故障問題,僅依靠主機消音、設在手動模式等方式來應付,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消防設施進行維修保養。
在大型商業綜合體前期的立項、選址和設計過程中,結合后期使用功能,充分考慮商業綜合體在投入使用后會面臨的問題,合理確定建筑結構、樓層布局和功能業態的劃分,盡量讓后期的招商和店鋪入駐能夠在不破壞原有平面布置的情況下順利完成。對大型商業綜合體的圖紙審查,住建部門要依照現行技術標準和規范嚴格把關,嚴禁超范圍運用專家評審規避國家標準規范。經過專家評審并建設的商業綜合體,也要逐條梳理特殊消防設計及相關針對性技術措施,作為后期驗收和檢查的重要內容。
在大型商業綜合體投入使用后,原則上不應再對原設計的功能分區進行使用性質或使用面積的變更。特別要控制營業廳改餐廳、普通場所改兒童活動場所現象的發生,這些使用功能的變更,必然會帶來防火分區面積、防火分隔措施、疏散距離、疏散樓梯和安全出口布置等一系列的變動,也會涉及自動消防設施聯動功能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稍有不慎就會產生火災隱患,也給其他功能分區無形中增加了火災危險性。如確實必須變更功能分區的,應將變動區域所在的防火分區總體報住建部門開展審核驗收。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產權單位、運營單位以及內部各經營主體要分別明確消防安全責任、管理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逐級明確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每2小時開展一次防火巡查工作,定期開展防火檢查,每年及時糾正消防違法違章行為。特別是對正在進行二次裝修的施工區域,要加大檢查力度,做好施工區域與營業區域的防火分隔,堅決杜絕違規動火現象的發生。按照微型消防站建設標準建立微型消防站,配齊人員、裝備建設,確保24小時有人員值班值守。定期與消防部門進行聯勤聯訓,提高初期火災處置水平。
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設施是否完好,直接關系到建筑的整體消防安全,綜合體要委托具資格的消防技術服務機構定期對建筑消防設施進行檢測維護,每年對建筑消防情況進行一次評估。鼓勵聘用注冊消防工程師作為本單位的消防管理的專業人才,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員應取得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持證上崗。同時,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搭建消防“大數據”平臺,將綜合體內的自動消防設施信號接入云平臺,建立“智慧消防”模式,實現遠程監管。
發揮行業部門監管作用,根據“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的要求,利用安委會或消委會兩個平臺,通過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會商、開展聯合檢查等方式,解決商業綜合體消防難點問題。由消防、住建、供電、燃氣等部門成立專家組,每年對大型商業綜合體開展一次全面的“體檢”。對發現的隱患實行函告、督辦、反饋機制,督促閉環整改。推進行業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以召開現場會等方式,推進試點先行,提升整體行業監管水平。
大型商業綜合體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同時,也對社會消防環境帶來了諸多隱患,可以預見,在今后相當一段長的時期內,大型綜合體都將是消防救援部門的重點監管對象。由于大型商業綜合體這種建筑形式出現的時間還不長,我國針對它的消防的理論研究和技術規范的制定,仍在逐步完善中,這就要求消防救援部門要不斷研究新情況,思考新問題,把握新特點,運用新科技,切實做好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確保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整體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