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鵬
(東莞中學南城學校,廣東東莞 523000)
初中正是學習英語基礎知識的關鍵時期,但是部分初中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英語學習的困擾,例如英語語法不會用、英語背誦難、作文寫作湊字數,詞匯記不住等問題,每一個學生都面臨著不同的學習困難。這些問題都反映出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傳統“一刀切”的英語教學模式很難兼顧學生的個體差異。對此,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分層教學法的實施路徑和方法,對學生展開針對性教學,根據學生學習狀態隨時調整教學計劃和進度,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開展梯度式教學,循序漸進地提升教學難度,讓每一個學生都學有余力,鼓勵學生積極挑戰有難度的學習任務,進而實現學生對英語的深度學習,提升教學效率和質量。
英語學習在很多學生眼里是難以翻越的“大山”,英語成績兩極分化比較明顯,英語語言習慣與我們平時的語言習慣差異較大,很多學生對英語語言不敏感,傳統“一刀切”式的教學模式導致其學習效果不佳。分層教學模式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優等生可以挑戰難度知識,學困生則是以基礎知識為主,中等生需要在完成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進行拔高訓練。這樣層次分明的英語課堂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聽得懂,尤其是讓學困生跟上班級教學節奏,盡力縮小學生英語成績差距,提升班級整體成績。
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更多的是教師和優等生之間的互動,忽略了其他學生的課堂學習體驗。分層教學模式則凸顯了以生為本的理念,關注班級每一個學生,教師能夠深度挖掘學生潛力,引導學生揚長避短,找到適合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例如,英語教師可以夯實學困生英語詞匯儲備量以及基本語法知識,引導學困生發揮自身優勢深度參與英語口語練習,以口語實踐幫助學困生消化英語知識。
分層教學法倡導的是民主、自由、和諧的教育教學理念,每一個學生都可以踴躍發言,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頻繁。教師通過分層教學、分層練習、分層評價等環節,激發出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勇于向教師提問,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開展小組互學,引導學生開展口語練習,建立英語語言學習環境,營造輕松、民主化的英語學習氛圍。
分層教學模式與初中英語教學的有效融合,教師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認知能力,通過日常觀察與分析,將班級學生合理分組。一般來說,初中階段學生受自身學習能力、教育情況等因素的限制,他們之間的差異較為明顯。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日常的觀察以及細致分析,結合學生的這些情況將其分為綜合能力不同的三個層組。將學習能力較強、思維開闊、并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的優等生歸為第一層組;將成績中等但上下浮動不定,有一定學習基礎且上進心較強的中等生分為第二層組;將學習態度有待提高、綜合學習能力較差的學困生歸為第三層組。同時,教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動態觀察,結合一定時期內學生學習表現,及時調整學生英語層次。
例如,英語教師可以設定一個月為觀察期,綜合詞匯、閱讀、口語、寫作、語法等教學板塊對學生進行考核,針對學生表現調整名單。教師針對第三層組的學困生,要更加關注他們在詞匯、閱讀、背誦等基礎板塊的表現,結合課堂測驗成績,當其達到設定目標以后就可以進入第二層組的中等生名單;中等生需要達到相應的“晉升”標準,如本月英語測驗中至少達到五次優秀,課堂發言積極,每篇英語周記語法錯誤不超過五個等,才可以上升到第一層組的優等生行列;優等生則是需要繼續高歌猛進,保持英語學習優勢,協助其他同學學習,同時引導優等生進行課外英語原文書籍閱讀、英語演講等拓展性學習,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總之,英語教師要做好學情分析,做好學生的“降級”和“升級”,激發學生競爭意識,鼓勵學生積極挑戰、積極“晉升”,營造班級內積極向上的英語學習氛圍。
初中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教學目標,是實現學生整體發展的重要環節。為此,在分層教學理論下,教師要針對不同層組的學生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對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講,這一層組教學目標的制定應結合當前的教學內容,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習慣、調動其學習主動性;對能力一般的學生,他們需要以能力提升為目標,教師則要引導學生逐步提高思維以及應用意識;對能力優秀的學生,教師則要引導學生拓寬思維廣度,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更好的發展。
例如,在教授“Colourful Life”這一章節時,筆者便設計分層梯度教學目標:學困生需要掌握本單元重點詞匯、語法,流暢朗讀本單元課文,完成80詞左右的作文寫作;中等生需要熟記詞匯和語法,并匯總相關延伸詞匯和經典句式,完成80詞左右寫作,并且作文中錯誤不超過7個;優等生則是在完成基本詞匯和語法教學上,再增加英語演講稿寫作,錯誤不超過3個、英語詩歌背誦等任務。本單元主要是英語詩歌閱讀和鑒賞,通過描寫父親的短詩,分析了父親的工作和生活態度,引發學生對生活、職業和興趣的思考。筆者在這一單元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流暢朗讀這首短詩,再引導學生重點分析what和when引導的感嘆句,學困生主要熟記這兩種特殊感嘆句句式,最好可以背誦幾句經典句型。此外,筆者還結合“From hobby to career”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讓學生表達自己對于興趣和職業理想的理解,各個層次學生需要完成寫作任務,筆者批注出學生作文中存在錯誤的語句,引導學生自主對錯誤進行分析和改正,進一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現在進行時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在分層教學法的應用下,初中英語教師還應該注重作業任務的分層,通過設計有梯度的英語作業,實現對學生的針對性練習,進一步提升分層教學的成效。
例如,在“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這一章的教學中,筆者為三個層組的學生設置了不同的學習任務。首先,筆者引導學生針對本單元的主要內容展開學習,運用信息技術呈現不同國家的文化背景以及禮儀風俗。其次,根據不同層組學生的學習情況,筆者又設置了不同的任務:對于學困生要求其找出本單元的重點單詞以及短語,并可以用單詞、短語造句;對于中等生,則讓其根據單元文章內容,總結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并整合與國家相關的單詞;對于優等生,則引導其思考“be supposed/expected to”的具體用法以及應用語境,并結合文章內容熟知不同地區的餐桌禮儀。這樣,讓不同層組的學生根據教師精心設計的任務,對單元內容展開更深入的了解,這種符合他們能力的任務可以調動不同學習層組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使他們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教學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師要順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發展,強調生本課堂的構建,在教學過程中落實分層理念,進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為此,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將學生合理分層,并在此基礎上展開教學目標、教學任務的分層設計,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進一步推動英語教學的發展,提升初中英語教學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