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華
河北省館陶縣沿村聯合小學
現代競爭日益激烈,為了適應社會生存和發展,溝通交際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小學生正處于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時期,他們的語言、溝通能力還未定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是思維模式、表達技巧等綜合能力的體現,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從長遠的角度來培養教育學生,采用科學的教學思路,使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知識,能夠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為學生以后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1.師生對口語交際能力不夠重視。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仍然比較重視學生的閱讀、背誦和寫作,雖然在全日制義務教育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給出了教學意見,但是實際教學中設計到的內容還是比較少,語文教師對口語交際教學的理論知識研究不多,教學經驗不足。同時,我國基礎教育一直采用的是筆試考試的應試教育考核,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進行。
2.缺少系統科學的培養指導方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學校對教學中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只是提出了一些建議和要求,并沒有專門針對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科學方案進行指導,也沒有可供參考的依據。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教學,但是學生有沒有切實的學進去,學習有沒有效果,這些都無法體現出來。
3 教學形式單一,缺乏有效的評價。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不足,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更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認為只要閱讀能力提升了,口語交際能力就會隨著提升,這種教學思想忽略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只能對學生進行簡單的評價,沒有對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分析,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指導,不利于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011 年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多種多樣的實際情景,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要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小學生的基礎上,探析出適合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和提升的策略。
1.改變傳統觀念,重視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為以往的教學觀念,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在講解字詞和文章的基礎上,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學生對文章有自己獨到的認識并準確描述出來。積極引導學生對重點段落進行思考,歸納總結中心思想。并鼓勵學生互相討論交流,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在討論交流、提出觀點的過程中就充分鍛煉了口語交際能力。
2.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機制。在教學中要建立有效的師生互動機制,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要融入學生內部,鼓勵學生主動與老師交流,勇于提出問題,進而樹立學生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熱情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針對語文課程的某一段內容,分別讓學生以演講的形式表達出來,還可以結合自己身邊的一些人和事進行分析。
3.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能夠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養成了養好的閱讀習慣,就會不自覺的主動閱讀。教師可以把學生感興趣的書籍整理出來,把書籍中有趣的內容說出來分享給其他同學,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
4.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口語交際能力也不一樣。教師應在了解學生各個方面情況的基礎上,培養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比如,對于一些基礎差的同學,可以讓他們進行簡單的訓練,能夠把課本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對于一些基礎好,口語交際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讓他們分享學習的感想。
5.采取有效的評價措施。把筆試和口試相結合,進行小學語文小學中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能夠從知識和技能兩個方面考查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還可以借助課程上的看圖說話,讓學生組織語言用自己對圖片的理解來給同學們講解。這些都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對學生的口語交際進行有效的評價。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要從改變教學觀念,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注重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熱情,因材施教,并采取有效的評價措施等方面進行培養。在現代課程改革教學中,要順應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