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端華
摘要:文化是一個城市的精髓和靈魂,是激發當代文化活力的源泉。作為基層領導者,要始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重要指導思想,不斷推進基層文化建設,大力發展先進文化,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注入文化力量,促進城市全面可持續發展。基層文化館作為基層文化的重要傳遞平臺,要充分利用場地設施與各種講座培訓,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精確的公共文化服務,讓優秀文化以生動有趣的形式走入群眾生活中。
關鍵詞:文化建設;基層文化館;開展策略
引言:
黨的十九大提出了“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新要求,這為如何發展和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指明了發展方向,文化繁榮也顯得尤為重要。基層文化館作為基層文化傳播與服務平臺,要充分利用場地設施、微信移動客戶端、各種講座培訓等,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精確的公共文化服務,進而繁榮當代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一、基層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在當代,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說,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是一項關乎政府形象和社會穩定發展的惠民工程。從價值意義上來說,基層群眾通過文化活動,可以不斷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明建設,推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提高基層群眾的文化素養和精神風貌。此外,基層群眾通過參與這些文化活動,能夠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引導群眾向健康和諧的社會邁進,對維護當地的社會秩序有著重要指導意義。
二、基層文化館工作的機遇與挑戰——以福安市基層文化館為例
(一)福安市基層文化館發展的機遇
福安市作為第一批沿海對外開放城市之一,具有獨特的人文景觀,從境內來看,它有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以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優秀的自然人文景觀讓他成為旅游勝地,借助這些旅游景點與文化,可以大力推進當地的旅游業發展與文化建設。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景點在提供優質旅游資源的同時能夠充分展現當代的人文歷史,實現對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建設。
(二)福安市基層文化館面臨的挑戰
1.文化經費投入不足
物質生活水平富足的福安百姓對精神文明活動更為渴望,福安市基層文化館 為搭建文化展示平臺進行“讓草根成為舞臺主角,讓群眾成為閃亮明星”福安社區群星秀老百姓自己的舞臺,但是由于該文化館經費投入不足,面對數量過大的城市受眾實現起來有一定困難。常常因為經費的困難不得不縮減活動次數,降低場地設施,這給展示基層文化帶來一定局限。
2.文化人才建設和文化基礎建設薄弱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不同城市間由于經濟發展的差異,文化發展差距也逐漸拉大。許多大學畢業后的高材生都選擇了去往更大的經濟中心與城市,這種人才的流失也導致了福安市缺乏專業的文化活動人才,因此沒有專業人士來指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出現了滯后甚至停滯的狀況。
3.群眾文化意識不強
許多基層群眾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沒能真正認識到自身的工作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總進程。因此,群眾文化工作者缺乏最基礎的公共服務意識,沒有真正參與到基礎文化建設中來,對一些文化活動也缺少參與感。群眾文化意識的缺乏導致了群眾沒有真正參與到基層文化活動中,也無法真正通過基層活動整提升自身素養。
三、基層文化館實現繁榮發展的策略分析
(一)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離不開專業人才,因此要想推進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建設和開展,就要重視培養一批優秀的文化活動人才,充分發揮專業人才的帶動作用,進而提升基層群眾的文化活動水平。基層文化館要根據當地政府的相關政策,提升基層文化活動從業人員的薪資待遇和工作環境,從而吸引大量的專業人才到基層地區來推動文化建設。
(二)創新文化傳播方式
現階段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運用信息技術與大數據能夠實現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因此基層文化館要最大限度的運用互聯網技術來提升基層文化的傳播力與競爭力。基層文化館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以及抖音視頻等方式來改進文化傳播方式,最大限度地促進基層優秀文化走向世界各地,提升當地基層文化的影響力。例如,可以將當地特色文化經過加工與改造,創新傳統的文化傳播方式,賦予當地文化以新的時代魅力。
(三)健全文化管理制度
要實現基層文化的繁榮,需要從培育文化市場要素著手,推進文化市場環境的培育和改善。基層文化館可以通過與現代影視業、旅游業相結合,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釋放文化能量,構筑文化發展的動力之源,為基層文化未來的發展創建更加優化的體制與機制條件。基層文化管理者要不斷加快文化發展的核心要求,牢固樹立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文化發展的重要任務,提高基層文化的綜合實力與國際競爭力。
(四)調動群眾參與度
基層文化的發展要始終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 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基層文化的發展,要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場上,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要求 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在發展基層文化時,應當摒棄那種高深莫測、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與貴族文化。推崇人民喜聞樂見的,更加貼近生活的文化。基層文化活動必須要深入了解人民大眾的心理需求和審美習慣,按照他們的品味與情趣,創新文化活動方式與內容,不斷提高基層文化的親和力與感染力。
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文化館要想真正實現基層文化的繁榮發展,在政策上,需要不斷加大對基層文化的經費投入與設施建設。在管理制度方面,需要不斷改進文化傳播方式,提升基層文化的吸引力與感染力,將人民群眾的需求與審美趣味放在首位,真正組織一些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基層文化活動。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挖掘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真正提升基層文化的創造力與吸引力,進而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 麻昆 . 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研究 [J]. 大眾文 藝 ,2020,(02):13-14.
[2] 王麗 . 貼近群眾謀創新唱響時代主旋律——基層 群眾文化活動 [J]. 大眾標準化 ,2020,(02):119-120.
[3] 馬國珍 . 群眾文化活動中如何發揮基層文化館的 作用 [J]. 民族音樂 ,2019,(06):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