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清媛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并提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钡珎鹘y的語文閱讀教學課堂仍局限于單篇課文的內容分析,重教師感受傾述,輕學生興趣激發;重課內文本泛讀,輕廣博吸納多讀;重單篇文章講讀,輕全書整體自讀的現象。此外,課堂內外閱讀脫節,課堂教學與孩子們課外閱讀沒有做到有效的銜接,學生課內所習得的閱讀方法,未能在課外得到有效的運用,而且課內所閱讀的課文也是零散的,缺乏整合。當前的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加大課堂容量,提高閱讀效率,提倡群文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中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閱讀水平。
關鍵詞:語文教學;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析
群文閱讀是在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閱讀者通過多種途徑和方式從不同平臺載體上,在復雜資源中進行信息的自由提取和有效聚合,從而實現閱讀者個體自我或社會意義的建構。它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一本書一本書順次閱讀的習慣,突破了這種孤立閱讀的行為;從“一篇”到“一群”,群文閱讀的教學價值絕不止課堂閱讀形式的革新,它的內涵也不限于閱讀文本進入“課堂”后的簡單疊加,它的背后,是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更新。隨著近年來新課改的深入,傳統閱讀已不能適應和滿足學生閱讀的要求,通過群文閱讀來擴充學生的閱讀視野并從閱讀中汲取閱讀的價值,讓學生意識到閱讀的意義和對自身閱讀素養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學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目的和意義
1、閱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技能之一。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閱讀學生才能在語言文化的學習中不斷得到提高,并在閱讀的幫助下獲取更加深刻的語言文化知識,所以閱讀是語言學習中非常重要的能力。讓學生在閱讀中不斷提高閱讀效率和質量,更好的培養自身的閱讀能力,從而延伸到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提升,這也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和作為新一代學生應該具備的閱讀能力的要求,從而更好的為今后的終身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
2、通過閱讀讓學生感受閱讀的快樂,提高閱讀積極性。語文課的教學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學科,其根本目的在于對學生語文實踐技能的培養,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重視語文實踐教學。然而當前大部分語文教學模式都屬于按部就班,灌輸式的按照教學大綱完成教學目標,這個過程使得學生處于被動學習,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就逐漸失去了閱讀興趣。群文閱讀是通過多種不同內容的閱讀不斷吸引學生的閱讀期待,并引導學生從閱讀看書的過程學會思考、陳述和傾聽,從而讓學生成為語文閱讀學習的主人。
3、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質量。把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實現了學生在單位課堂中所閱讀的內容和篇幅增加,同時逐漸提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速度,讓學生的閱讀視野不斷得到拓展,讓學生在閱讀中養成優良的閱讀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把兩課時完成的一篇課文增加擴展到五篇左右的文章,一方面提高學生閱讀效率的同時,也在過程中提高了學生閱讀能力,讓學生從閱讀中領悟到閱讀的價值和思維的敏捷度。
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素材開發
1、根據相同的作業進行不同素材的開發教學。在小學語文的教材安排中,不同的名家的各個名篇都有不同年級教材的安排,所以這就造成學生對同一作者的內容了解較為疏淺和零散,沒能為學生形成較為完善而同一的內容印象,所以學生在知識體系的構建中有一定的印象漏洞缺失。所以根據同一個作者進行素材的開發,把其名篇名作進行歸納整合,然后讓學生進行這一作者的群文閱讀,有助于學生在閱讀這些作品時對作者的創作背景以及生平經歷都有一個較為全面而立體的認知,在閱讀中更加深刻的感受其寫作風格,從而感受作者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形成對學生自身的人生思考。
2、根據相同題材的文本進行素材的開發。相同體裁的課文一方面存在相似之處,同時還具備各自獨有的寫作特點,所以教學者通過把相同體裁的文章素材進行開發,能夠讓學生的閱讀效率得到提升,也讓學生的閱讀面得到了拓展,并在同一體裁不同課文中培養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因為學生閱讀的鑒賞能力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所以要重點抓學生在閱讀中的審美鑒賞能力。這種同文體裁的群文閱讀方式,讓學生對多個不同領域包括社會、自然以及人的情感等都逐漸形成自我的一種理解和感悟,更好的塑造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積極向上且高尚的審美素養。
三、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策略
1、注重整合并優化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體系。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應用中,重視優化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體系的整合。對學生的閱讀范圍和思路進行開拓和挖掘,綜合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群文閱讀能夠讓學生掌握閱讀的主動權,讓學生自主閱讀并感受閱讀的樂趣,這也無形中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效率和輕松的氛圍,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不斷完善整個語文教學體系。
2、充分對教材中的不同單元主題進行分析和比較。教學者在確立了群文閱讀的文章以后,則要重點把教學難點放在如何培養學生通過有效的方法來實現群文閱讀的教學效果,并讓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學會從文章中對重要信息進行提取以及具備閱讀之后的整合能力,也是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閱讀具備概括分析的能力,并學會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切實發揮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性作用。
3、提倡學生在文章閱讀之后進行讀寫結合的學習。小學階段的群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講解的技巧和策略,尤其是文章的多面性,避免固定的組合方式來進行群文閱讀,因為學生的閱讀好奇心和興趣是需要老師通過精巧的呈現方式才能實現,這也是群文閱讀達到高效率的重要基礎。在群文閱讀中給學生自由閱讀并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可以閱讀之后進行聽說讀寫的方法來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積極作用和閱讀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沈 萍.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提升策略[J].讀寫算(教研版),2015,15(16):298-298.
[2] 黃國才,《群文閱讀帶來了改變的機遇》,J《小學語文教學》2014.4
[3]李開忠.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B版,2014,18(1):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