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摘要:人文素質教育是醫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強調以人為本,要求護士有較高的人文素質。目前有關護生人文素質教育的研究較多,但是大部分是針對本科和大專護生,以調查其人文素質狀況為主。中職護生是護士隊伍的生力軍,其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基于此,本文章對中職護理教學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現狀調查研究進行探討,以供相關從業人員參考。
關鍵詞:中職;護理教學;人文素質教育;融入;現狀;對策
引言
護理學作為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耦合,是研究最終服務于人的科學,而人文關懷是護理的本質。具有真正人文關懷的護理已是現代護理發展的方向和重要任務。《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明確指出,護士應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群眾提供體現人文關懷的護理服務。因此,如何培養具有人文關懷能力滿足社會需求的護理人才是護理教育的重要課題。
一、護理學人文素質
護理人文關懷是護理工作中的情感表達,其核心是對病人精神價值的重視和對人性的根本關懷,通俗說就是就是注重人、關心人,重視人的個性,滿足人的需求,尊重人的權利。《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綱要》中明確指出要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繼續推動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大力推進優質護理服務,體現人文關懷。由此可見,人文關懷已成為護理學科的核心,是護理的本質,是護士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
二、中職護理教學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現狀
(一)學校層面
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多采用演示法的教學方法,其優點是學生可以清楚地獲取每項操作的詳細流程。缺點是脫離臨床實際、機械僵化。部分教師創新教學方法,采用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但實際教學中學生更多地完成表演,對真實的臨床環境陌生,對真實的病人情況及可能出現的病情變化和現存不適感缺乏覺知,缺乏整體護理的臨床思維。依然以技能操作為主,欠缺有效的、個性化的心理護理、人際溝通等能力的訓練。教學方法中的護理人文關懷教學和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不夠,學生人文體驗的深度不夠。
(二)社會層面
我國現行的醫療衛生體制決定了醫療機構不但具有公益性,還要具有一定的營利性。醫療行為和藥品一旦涉及營利,“過度醫療”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從而很容易偏離醫學“以人為本”的軌道。此外,社會大環境對于人文精神氛圍的營造還需進一步加強,其主旋律價值應著力提倡為人民服務、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大醫精誠的專業素養,其目的應致力于恢復醫護人員與病患之間互相支持、團結一致共克病魔的同盟關系,修復病患對醫護人員的信賴,從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國醫療衛生體制的改革任重而道遠。
三、中職護理教學融入人文素質教育的策略
(一)更新教育觀念開展“課程人文”
中職護生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療衛生事業的生力軍,承擔著大量臨床工作,提高其人文素質是提升護理質量的需要。因此,中職護理教學應轉變傳統“重技能輕人文”的理念,在專業課程中實現知識傳授和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真正做到立德樹人。開展“課程人文”是順應現代醫院對于護理人才的需求,也是提升護理人才綜合水平的重要措施。
(二)建立科學的護理學課程評價體系
傳統的護理學基礎課程考核和評價更注重護理學基礎知識,而科學的護理學基礎課程評價應全面考查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將人文素質培養融入護理學基礎課程體系中,將人文素質評價融入護理學課程評價考核體系中,建立標準的、完善的和綜合的評價體系。在實際的評價考核中,可以將學生參加知識競賽、日常考試的成績作為護理學理論知識的考核標準,將學生實習期間的表現和實驗教學課堂表現作為護理學實踐能力的考核標準,將學生學習、實習和參加活動等表現出來的人文素養作為護理學人文素質水平的考核標準,最后將所有考核評價結果進行整合,形成護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評估結果,通過不斷完善護理專業學生的人文素質評估內容來改進考核評價的標準和方式。
(三)護理與文學藝術的融合
通過開設在“電影藝術中走進病人的心靈世界”“體驗繽紛的音樂世界”“藝術的慰藉”“醫學敘事”等教學模塊,為學生打開一扇通往心靈世界的窗口。學生帶著問題觀看醫學電影作品如《心靈病房》《生之欲》,通過課堂的討論分析、課后撰寫觀后感等形式讓學生在電影這一重要藝術形式中感受疾病對于一個人身體和精神的深刻改變。如在觀看電影《心靈病房》的課堂中,共同探尋一位大學女教授在現代科技的白色巨塔中所走過的心靈路程,共同分析護士對主人公細致入微的關懷語言、動作、表情,學習一個護理工作者如何尊重一位臨終患者,如何接納患者的情緒,并征詢與滿足他最后的愿望。通過電影中的繪本故事分析文學對一位臨終患者死亡恐懼的醫治作用。通過電影中看望患者的教授的細微動作與語言深刻感受同理心在情感連接與關懷中的重要性。課堂中通過對“你害怕死亡嗎?為什么?”“現代的人害怕死亡還是過去的人更害怕死亡?”等相關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中通過寫下來、讀出來、說出來三個過程直面死亡。通過對死亡恐懼的內心審視,對過去與現代死亡恐懼的對比分析,以及對如何優雅地跨越生命的終點的討論,由此引出的對安寧療護、預立醫療計劃的深入學習。
結束語
人文素質教育已成為中職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兼具專業素養和人文素質的護理人才已成為當代教育改革的趨勢。作為護理教育者,我們應進一步探討如何在中職護理專業課程教學中有效融入人文素質教育,以提高護生的整體素質,適應社會和護理發展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尤燕.人文關懷理念下的護理教學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22):179-186.
[2]林曉燕.基礎護理技術教學實踐體系改革創新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0,19(1):172-173.
[3]周菊,劉秀萍,劉孝美.護生人文素養知行合一教育模式構建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5):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