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紅
摘要:從安順(今西秀區)籍志士王若飛、黃奇生、陳曾固相繼奔赴延安,到謝速航、胡博創立中共安順縣地下黨組織;從安順早期地下活動到中央紅軍第三、五軍團長征過安順,西秀區境內積淀了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本文通過對西秀區紅色文化資源特征及價值進行分析與研究,闡述“一體兩翼三融合”初步開發思路,以期讓紅色文化發揮出更大作用,不斷豐富全域旅游內涵,進一步助推西秀經濟社會的跨越式發展。
關鍵詞:西秀;紅色文化;開發利用;全域旅游
1西秀區紅色文化資源概況
西秀區紅色文化資源按照資源內容可分為三類,一是王若飛、黃齊生及陳曾固等安順(今西秀區)籍著名革命志士生平事跡及在鄉梓的活動軌跡、故居遺跡等;二是紅軍長征過安順行軍路線、戰斗經過等相關會議會址、重要事件發生地;三是安順地方黨組織創建及早期革命斗爭經過、典型事跡及相關活動場所。按照歷史發展脈絡來劃分,西秀區紅色文化資源又可分為早期進步紅色活動、紅軍長征過安順、地下黨的武裝斗爭、剿匪戰斗等不同歷史階段。
西秀區紅色文化資源分布十分廣泛。城區有王若飛故居、安順烈士陵園、安順華嚴洞故宮文物南遷存放舊址、安順“民先”總部舊址火神廟、胡博烈士故居、城北小學(若飛小學);往北有陳曾固故居、大硐口楊家宅、麒麟屯會議舊址;往南有山京畜牧場辦公樓舊址、申云浦墓、紅軍巖,七眼橋烈士塔、羅仙隧道,楊武魚良壩紅軍橋、紅軍標語、紅軍墳等。這些紅色文化資源為構建“一體兩翼三融合”紅色文化開發思路奠定地域分布基礎。
2 制約西秀區紅色文化旅游發展的主要問題
2.1資源整合不夠,輻射帶動作用不足
紅色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未能突出重點,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革命遺址開發資源整合不夠。諸多革命舊址只停留在開展愛國主義、黨員主題教育,未能開發成紅色旅游景點,資源內容比較單一,輻射作用發揮不足。
2.2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投入力度不夠
西秀區紅色文化旅游尚處于起步階段,現有基礎設施不完善,亟待進一步統一規劃。紅色文化資源保護不足,挖掘研究不夠。部分紅色文化資源產權私有,保護修繕及合理利用存在產權矛盾。革命遺址遺跡修繕和展示利用很大程度上依靠財政撥款,資金缺口較大。部分紅色文化資源尚待開發成旅游景點,日常管理維護存在困難,更無力改造設施、征集資料及展示利用。
2.3體驗游開發不夠,產業鏈發展滯后
現有紅色文化資源優勢尚未轉化成旅游優勢,開發中未能突出紅色文化特色主題。產業融合發展水平低,紅色旅游與其他類旅游產品缺乏有效整合。旅游線路未能形成連點成線、連線成片、優勢互補。紅色文旅開發規劃受限于資金人才等問題,產業鏈尚未形成。
3 紅色+賦能全域旅游,破解紅色文化展示利用難題
3.1 發展紅色文化旅游的積極意義
西秀區紅色文化旅游是全區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開發潛力巨大。紅色+在新形態旅游形式下,除愛國主義、黨員教育外,更兼具旅游觀光價值。打造紅色+多元化旅游形態,將提升紅色文化資源價值,促進紅色文化與鄉村振興和全域旅游有機結合,將進一步豐富西秀區全域旅游內涵價值,培植全域旅游新的增長點,增強安順古城城市活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3.2 構建“一體兩翼三融合”紅色文化開發思路
結合紅色文化資源分布特點及發展現狀,建議西秀區紅色文化展示利用“一體兩翼三融合”開發思路。所謂“一體”是指把紅色文化作為全區旅游主線之一,堅持一盤棋整體思路,走文旅融合發展的道路。“兩翼”之一指西秀區南部以紅軍橋、紅軍標語等所在的楊武、巖臘、雞場為中心,展現紅軍長征過安順的艱辛歷程,連點成線重走紅軍長征路,打造長征徒步、小小紅軍訓練營、軍事夏令營等親子、研學活動體驗;“兩翼”之二即往北以轎子山鎮陳曾固故居、大洞口游擊隊活動地楊家宅為核心,瞻仰革命先輩故居+紅色游擊主題文化旅游發展路線,展現老一輩革命家陳曾固生平及安順解放前游擊戰斗及斗爭歷程。“三融合”即一是將紅色文旅與全區其他旅游業態資源融合融合發展,二是城區紅色文化與南北兩翼融合發展,三是愛國主義、黨員主題教育與紅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結合一二三產業發展,打造特色紅色文化游、鄉村休閑游,軍事體驗游,推廣特色紅色旅游產品,拉長旅游產業鏈,促進全區全域旅游提質增效。
4 “一體兩翼三融合”開發思路對策思考
隨著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和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西秀區旅游產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為推進構建“一體兩翼三融合”紅色文化開發整體思路,提出以下對策思路:
一是加強對西秀區紅色文化挖掘、收集和整理。加大遺址遺跡文物維修和保護研究力度。積極申報實施一批革命文物保護維修項目,強化史料收集整理,根據歷史價值、保存狀況及開發利用條件確定具體開發思路,如對革命遺址規模較大、文化意義重大、保存現狀較好的資源進行重點保護利用,打造成主題突出、導向鮮明、內涵豐富、帶動顯著的紅色文化精品。
二是突出規劃引領、項目帶動。堅持規劃先行,以規劃引領、以項目帶動,加快開展全區紅色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編制工作,進一步明確紅色文化旅游發展思路、目標任務、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特別是陳曾固舊居、紅軍橋、紅軍標語等重點紅色文物遺址遺跡,大力實施革命遺址保護項目,申報一批新的紅色文化基礎設施、服務配套建設等項目,培育紅色文化旅游業發展新的支撐點。
三是進一步凸顯紅色文化旅游教育。充分發揮企業在利用開發紅色文化資源上的積極作用,堅持政府引領,市場主體、群眾參與,構筑政研學一體復合型紅色旅游產品路線。如景區以革命歷史為依據,注重發掘紅色故事,推出國史國情、長征徒步、軍事體驗、紅色休閑等多個研學主題產品,融合發展鄉村觀光、農業體驗、森林探險旅游等業態產品。
參考文獻
[1]《西秀紅色記憶》(中共西秀區委黨史研究室、安順市西秀區檔案事業局編)
[2]《挖掘安順紅色文化資源 推動紅色旅游繁榮發展》(安順市委黨史研究室 肖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