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望劭
3月12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下發《關于做好慶祝建黨100周年廣播電視節目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廣電辦發〔2021〕74號),就做好慶祝建黨100周年精品節目創作播出進行部署。用精品力作唱響中國共產黨好的主旋律既是廣播電視媒體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更是光榮的職責,沒有理由不做好。
國家廣電總局在通知中確定湖南衛視牽頭制作的《百年正青春》、東方衛視牽頭制作的《潮涌長三角》、江蘇衛視《致敬百年風華》、江西衛視《閃亮的坐標》《閃耀東方》、山東衛視的《我們的新時代》等31檔建黨百年重點節目,要求有關機構高度重視,集中力量推進節目創作,確保進度和質量,打造精品力作。
做好建黨百年主題節目,首要的要求是既有思想性又富藝術性。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芳華,百年歷史中涌現過無數可敬可嘆、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如何把這些優秀人物和故事講述好,如何在節目中融入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教育,需要廣播電視工作者強化時代元素,創新表現手法,因時而進,因事而化,打造富有時代感的作品,生動再現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涌現出的英雄事跡和模范人物,濃墨重彩反映新時代。
不同的成長背景塑造了不同的審美特征,成長于豐富的媒介和影視文本下的年輕一代,如今成為了媒介市場消費的主力消費者。建黨百年主題節目要既弘揚正能量又吸引受眾,需要貼近青年一代的需求和審美,在創作中尋找與年輕觀眾共情的藝術通道。今年春節期間,央視的《典籍里的中國》和河南春晚的舞蹈《唐宮夜宴》等文化節目“出圈”,掀起傳統文化的傳播熱潮。電視劇《山海情》《跨過鴨綠江》《覺醒年代》等電視劇都突破了圈層,進入由年輕人占主流的社交媒體語境中,實現了口碑和熱度的雙豐收。
《覺醒年代》集中描寫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創建全過程,數據表明,該劇領跑各大衛視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率榜單,成為2021年豆瓣評分第二的國產劇,更讓不少年輕人追得上癮。這就說明,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主旋律作品,是能與社會各圈層包括年輕觀眾有良好的對話和交流。
《山海情》講述扶貧故事,是一部典型的主題劇。該劇的成功在于真實,它毫不隱晦地還原貧窮,不遮掩扶貧的瑕疵,不回避人性中的小細節,故事真實可信。觀眾跟著劇情感受劇中村民的喜怒哀樂,感受到奮斗的力量,生命的蓬勃。該劇的真實還在于不高喊口號,而是關注人性,表述人與時代的命運交織。這些作品不僅僅是藝術性、思想性上的全面提升,更在于它們蘊含的精氣神,能夠引起年輕人的共鳴與認可,洋溢著催人奮進的青春氣息。
胸懷千秋偉業,恰是百年風華。廣播電視人應以飽滿的政治熱情,創新打造時代精品,引導人民堅定理想信念,激勵奮斗精神,積極營造共慶百年華誕、共創歷史偉業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