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思宜
土味視頻是一種發布于快手等APP上的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的短視頻,而其分支下的土味情景劇尤為盛行。這也歸因于當下快節奏發展的社會,人們也更傾向于在零碎時間接收更多的信息。新媒體帶來的這種全天候信息傳播方式,使得人們的零碎時間被最大限度地整合,新媒體不斷滲入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最大限度地侵襲著人們的時間,使社會交往時刻處于及時在線的緊迫感中。短視頻著重點在于短小精悍,播放時間有限但制作的視頻卻需要包含大量的信息。
土味情景劇在貼近日常生活的場景中,一群人以夸張的表演配著低成本的特效,建立一個沖突性的故事框架,最后以反轉結尾吸引了大批粉絲的追捧,而吸引眾多粉絲追捧的原因也有探究的必要。
技術加持促使創作者增加。土味文化作為亞文化的一個分支,其前身可以追溯到“殺馬特”文化。在土味文化中,創作者多為小城市的、鄉鎮的或者農村的而且學歷偏低的群體。作為社會中的邊緣性群體,他們以一種低俗的方式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同時他們又渴望得到社會的認同。土味情景劇中,新媒體技術的低門檻,“傻瓜式”的上手操作極大方便了創作者對拍攝技術的掌握。例如拍攝一部情景劇,只需要一個劇本,幾個演員和一部手機。吸引眼球的劇本,浮夸的演技,低成本的特效就能制作一部土味情景劇。因此,技術的加持在短視頻情景劇中愈發重要。許多網紅從剛開始的個人創作,到后面爆紅后組成團隊,簡單的技術操作無法滿足創作者的創作,因而技術的復雜化和精良化也為創作者的粉絲增量起到重要作用。
經濟效益引發傳受雙方入駐短視頻平臺。抖音和快手霸占了短視頻APP的半壁江山,甚至按地區分為了“南抖音北快手”。而為了加強用戶的黏性,抖音和快手也紛紛出奇招。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因為電影院的不開放,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斥6.3億元巨資直接買下《囧媽》版權,并打出“來抖音,免費看電影”的口號。這一舉措不僅緩解了春節期間電影無法上線的困境,也引流了很大部分老年群體,這無疑加強了用戶的粘性和直接提升了新用戶注冊數量。而快手也不甘示弱,高價競標拿下央視春晚的獨家互動權,以新年紅包的形式引流用戶注冊。
除此之外,抖音和快手都推出了各自APP的極速版。極速版的特點在于每天簽到和觀看視頻可以獲取虛擬金幣,虛擬金幣到達一定數量后可以兌換現金并將現金提取到微信或者支付寶中,金幣兌換現金的形式極大地促進了傳受雙方的使用。同時,粉絲數量也影響創作者隱形的創收效益,通過宣傳品牌商的產品從而接更多商業產品宣傳。
反轉情節和未完待續引好奇。巴赫金認為民間狂歡三種主要形式:第一是儀式化的奇觀,第二是戲劇式的語言作品,第三是各種類型的粗言俚語。土味情景劇的反轉情節滿足了人們不按套路出牌的心理。同時,未完待續也激發了觀看者的好奇,對后續發展的獵奇心理促使人們關注創作者以便能及時接收更新的信息,而關注創作者這一積極反饋也促使創作者生產更多內容。創作用戶感興趣的內容,吸引了更多的用戶,用戶解壓和娛樂的心理到釋放,巨大的流量也創作者創收利益。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獵奇心理的消費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激發出人們的創造性精神的同時也消解著當下社會對人們造成的心理和精神的壓力,進而形成了一種契合當下社會的審美符碼。因而土味情景劇的情節設置引發觀看者的好奇,并舒緩了觀看者在現實生活的壓力。
短視頻迅速發展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批評。因為短視頻是隨著技術發展而衍生的新型產品,在面對新興事物的沖擊下,相應的生產制約規范沒有得到相應的保證。當下的短視頻情景劇的創作權等倫理法則沒有得到規范,故而存在較大不足。
不尊重原創的創作權,抄襲嚴重。當原創視頻獲得高點擊率和贊同率時,其他創作者未經原創用戶的授權直接挪用劇本,安排自己的團隊再次演繹,或者將該視頻直接下載,將部分特殊Logo或水印去掉,再以自己的名義上傳該視頻。這樣的行為已構成抄襲,但因為法律并未明確和細化影視、音樂等著作權,抄襲者紅而原創不紅的行為也打擊了原創者的創作積極性。而那些通過這些視頻爆紅的創作者獲得了一次紅利后,不僅會變本加厲更會促使其他創作者效仿,不利于短視頻創作環境的平衡和發展。
視頻內容同質化嚴重,缺乏原創。隨著短視頻的發展,眾多創作者入駐短視頻平臺,無論是視頻類型,還是視頻內容,都呈現爆炸式增長。有創意的視頻獲得高點擊率和觀看量時,其他創作者也爭相模仿,從而分占一份注意力經濟。上傳的視頻同質化嚴重,長期以往,觀看者也會產生審美疲勞。例如在快手搜素標簽“紅綠燈助跑”中,其主要內容是許多人等紅綠燈過馬路,其中一個人擺出沖刺的姿勢,旁邊的人對之嘲笑,可看到紅綠燈只有兩秒鐘后,所有的人都做出沖刺的姿勢。在這個視頻爆紅后,許多人紛紛模仿。在快手短視頻中搜素“紅綠燈助跑”關鍵詞,就有41個相同視頻。
傳遞負向價值觀,宣揚拜金主義。短視頻情景劇憑借沖突性的故事情節,吸引眾多觀看者瀏覽。但編制沖突性故事情節為爆點時,情節所傳遞的價值觀卻不是正向的和符合主流價值觀的。例如,視頻中宣揚的成功是擁有財富并身伴美女的奢靡生活,宣揚女生是男生的附屬物而非獨立個體的價值觀,女性作為一種附屬性質的物品,被物化的女性與主流價值觀中的獨立女性極其不符,而這種無意識的思想通過短視頻形式傳遞出來,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年輕一代。
作為在網民占比最高的青年群體,他們正處于價值觀和生活觀不完善的階段,短視頻一味地宣揚財富權力、追求拜金主義和崇尚奢靡生活的價值觀不利于青年人塑造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在Web2.0時代,個體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新信息的生產者與傳播者,互聯網用戶的主動性空前提高,但用戶生產信息時也產生了大量問題。情景劇憑借獨特的敘事結構和浮夸的表演風格吸引了大批觀眾,但通過情景劇的展演也反映出展演者宣泄和尋求認同的心理。拋開內容,情景劇反映的問題也是短視頻領域當前存在的問題,用戶生產信息時對模仿和侵權的界限知曉不明晰,從而造成短視頻內容的同質化,因此短視頻侵權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
部門:細化知識產權在短視頻領域的覆蓋。對于短視頻情景劇的不足,相關部門應積極尋求立法,將短視頻的創作權納入法律體系中,保障用戶權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在第十四條至第十七條中保障了版權人和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的權益,但在判定侵權標準上較為模糊。一方面,短視頻領域沒有一個規定的侵權標準,如視頻內容、拍攝手法抑或模仿視頻動作時長等是否存在侵權。因而相關部門應該細化判定侵權標準,將短視頻的侵權判斷法則細化,明晰模仿和侵權的界限,盡可能地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司法部門判定侵權的案例應予以及時公布,以此在下次案例判斷中有所借鑒,同時也對短視頻領域的生產者起到警示作用。
平臺:完善后臺檢測和審核機制。平臺應鼓勵原創內容的生產,刺激更多優質原創內容;需加大“把關人”作用,嚴格審核上傳內容,禁止抄襲視頻和負向價值觀視頻的上傳,同時設立舉報機制,讓用戶監督,發揮用戶的主體性。
2019年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和《網絡短視頻平臺管理規范》中全部是關于內容的審核,這表明當下在內容審核上已經有所規范。在版權問題上,平臺方依舊處于持有版權者投訴才能有所作為的局面,因此平臺方在版權審核還存在較大問題。隨著短視頻的飛速發展,平臺方的審核機制也應有所擴展,應將版權納入審核機制。當上傳者上傳內容確認為原創時,平臺方可以在視頻印上“原創”二字,以此警示侵權者,同時也能將短視頻擁有版權的意識潛移默化地內化給用戶。
短視頻憑借短時長的優勢達到巔峰,也因時長的原因逐漸走向平緩。借助短視頻平臺,用戶開始拍攝長視頻,希冀敘述更為完整的故事。從長視頻到短視頻,再回歸到長視頻,兩種形式的轉換表明用戶在探索更為合適的分享方式。正如Vlog的興起是用戶對生活呈現探索的第一步,之后Plog(picture和blog拼湊而成)的流行則是對早期用戶展示的圖片形式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