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諾
所謂女性主義理論,即通過女性的視角,關注女性的生存環境和面臨的問題,揭示出不同時代不同處境下不同女性的心理特征,從而達到女性自由表達觀點、解決社會問題的目的。
《以家人之名》是一部有關治愈和成長的原生家庭劇,原生家庭母親的不幸,導致家庭中孩子的不幸。大哥凌霄被母親拋棄,小哥賀子秋被母親放棄撫養,妹妹李尖尖的母親意外去世,從此,兄妹三人、李尖尖爸爸、凌霄爸爸組成一個全新的大家庭。雖然李爸心思縝密,照顧三人的衣食起居,但三人的成長中始終缺少“母親”的角色。除此之外,李尖尖的好友齊明月和唐燦的家庭雖然完整,但二人與母親的關系也不太融洽。
陳婷,凌霄的媽媽,一名全職母親。因一次意外小女兒云云被核桃噎住意外身亡,陳婷精神崩潰無法正常生活,家里不能有任何關于云云的照片和玩具,在充滿爭吵和不理解的家庭中,陳婷最終選擇離開家人、拋棄兒子,去新加坡定居并生了女兒小橙子。待兒子成年后,陳婷母親因病去世,丈夫因為車禍去世,陳婷癱瘓,創傷后應激障礙再次加重,把兒子留在身邊成了陳婷最大的生活動力。
陳婷是自私的。當凌霄看到小橙子和云云有同一位置的胎記時,道德綁架凌霄對小橙子的關心,從而緩解母子關系。陳婷一直運用自己的柔弱無助獲得同情,作為母親,一人照顧兩個孩子實屬不易,當小女兒意外身亡,或許只能將錯誤歸咎到其他人,離開這個家才能逃離一切。無論怎樣,陳婷永遠在逃避,處于自己的世界難以自拔,直至凌霄說出“他們疼我,你為什么不疼我”,這句話讓陳婷開始深思。
生育作為女性成長中的重要事件,既可以讓女性擁有母性的光輝,又容易讓女性做出一定的犧牲。陳婷作為妻子,丈夫常年忙于工作忽略家庭;作為母親,為了孩子丟掉了工作。當照顧孩子成為生活的重心,女兒意外身亡對陳婷而言是致命的打擊。然而當事情發生后,凌和平為避免矛盾盡可能不在陳婷眼前出現,自認為過段時間一切都會恢復正常,讓年幼的凌霄獨自面對精神失常的母親。從家庭而言,凌和平作為丈夫和父親都是失敗的,所以陳婷在精神崩潰得不到理解時,只得選擇逃離妻子和母親的身份,回歸自己,終于為自己而活,所以陳婷也是可憐的。
賀梅,賀子秋的媽媽,離異單親母親。作為單親母親本就不易,又慘遭職場騷擾,即使在錢阿姨的介紹下認識了李海潮,但常年習慣于獨自打拼的賀梅,依舊選擇換個城市繼續打拼,但因意外事件的入獄打亂了所有的計劃,為了孩子,入獄后的賀梅與子秋斷絕母子關系。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離婚、意外懷孕、被人辱罵、入獄,面對各種挫折,賀梅都選擇一個人扛起生活的不幸,從未向他人伸出援手,即使是面對自己的家人,寧愿被罵也選擇隱忍不說。從賀梅自身而言,她是愛孩子的,離婚后發現懷孕也決定獨自撫養,但生活的不幸剝奪了她做一個合格母親的權利。前夫趙華光嫌貧愛富,即使知道孩子的存在也拒絕撫養,只有考慮到傳宗接代才想起子秋;母親因賀梅自作主張結婚、離婚,對女兒十分不滿,陷入困境的賀梅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工作中被領導騙取感情,作為受害方卻成為大家指責、謾罵的對象。
在感情中,女性作為感性的一方,即使在男、女雙方均有過錯時,女性往往受到更多的指責。當賀梅被誤認為是小三時,領導妻子來到商場大鬧,甚至都不放過賀梅租住的房子,最后丟掉工作的卻是賀梅。即使如此,賀梅依舊是一個好母親,她為子秋找好負責的家庭,知子莫若母,她深知子秋內心一直缺少安全感,也懂得子秋的不容易,所以賀梅選擇不與子秋相認,讓子秋安心做李家的孩子,也不在李海潮辛苦養育孩子后突然把兒子帶走。賀梅考慮了所有人,卻忽略了自己。
孫慧穎,李尖尖的媽媽,丈夫李海潮,原本與丈夫和女兒一家三口生活幸福,在懷有二胎六個月時被醫生告知患有大動脈高壓,需要停止妊娠,但舍不得孩子的尖尖媽媽堅持懷孕,最后不幸去世。雖然在劇中從未出現過真人,但尖尖在媽媽忌日上香時,鏡頭掃過尖尖媽媽的相框,可以看出生前尖尖媽媽很溫柔,是一位很疼愛孩子的母親。
雖然尖尖媽媽并沒有像凌霄和子秋的媽媽那樣選擇拋棄孩子,但相比之下,尖尖媽媽卻永遠離開了人世。當兄妹三人看到流星雨,尖尖對著流星大喊:“媽媽,我在這里,你看到我了嗎?”不難發現尖尖外表樂觀、開朗,但再也得不到母愛給尖尖留下了難以彌補的遺憾。
母愛是偉大的,作為母親,孫慧穎很難拋棄肚中的孩子,選擇放手一搏,但于劇中呈現而言,孫慧穎錯了,她忽略了丈夫李海潮,忽略了自己的大女兒尖尖,過于強大的母愛讓她失去了理智,為了未出世的孩子,丟掉了自己的生命和全家人的幸福,于自身而言是不幸的。
金玉香,齊明月的媽媽,事業成功,要求女兒必須考第一,和成績優異的孩子交朋友,甚至強行要求高考志愿報考法律專業,卻從未尋求過女兒真實的想法,經常責備女兒和丈夫沒有主見,一邊吐槽,一邊又不允許家人有超過自己控制范圍的意見和舉動。
齊明月一家看似家庭圓滿、幸福,但在結尾處徹底暴露出家庭問題,金媽媽陷入了中年危機:離婚。當金玉香下決心買學區房,遭到女兒和丈夫的一致反對,被迫與丈夫離婚時,明月終于說出媽媽這么多年如此強勢的原因:結婚多年爸爸幾乎從未下過廚房,家務都被金媽媽承包,媽媽不僅要工作,女兒上下學、周末補習班都是媽媽在接送,雙方父母也是金媽媽一人忙前忙后,最開始媽媽主動和爸爸商量家庭問題,爸爸為了省心,也為了避免跟媽媽爭執一直在逃避,才養成媽媽從來不商量的強勢個性。
在傳統的認知中,因體質不同女性本應柔弱,家庭關系中若“女強男弱”,很容易導致家庭分崩離析,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女性原本的地位。金媽媽作為傳統意義的賢妻良母,心思全部用到丈夫和女兒身上,除工作外,在生活上失去了自我,也過于將自我意識強加到愛的人身上。我們在感慨金媽媽過于強勢的同時,也應思考是什么導致其性格如此強勢:丈夫的不作為、女兒逃避交流。齊明月為了媽媽的期待而活著,媽媽為了女兒的未來而活著,爸爸為了避免爭吵而失去維護自己利益而活著,所有人都失去了自我,在做決定時又極其自私、自我。
陳月娥,唐燦的媽媽。因女兒外形漂亮,從小培養女兒接廣告、拍戲,唐燦的收入使父母不需要再做貨車司機和收銀員。當唐燦要被經紀公司簽約時,因為考慮到公司會分走一大部分酬勞,陳媽媽拒絕了,很顯然,唐燦演藝之路的失敗與陳媽媽脫不了干系。然而當唐燦失敗并失去價值后,陳媽媽放棄了她,責怪女兒應該在小時候多拍點戲,給家里多攢幾套房。陳媽媽在自己的生日宴上,為了自己的面子對親朋好友謊稱女兒在博物館工作,當唐燦想要成為話劇演員時,她也會阻撓,更想讓女兒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以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陳媽媽因家庭條件所限,寄希望于下一代,為賺錢不惜影響女兒的學業,多年來只能讓女兒吃煮蝦和煮青菜嚴格控制體重,為女兒的事業東奔西走。作為母親,陳媽媽把生活的重心全都放在女兒的身上,當女兒失敗后,不僅是對女兒失望,其實更多的是難以面對自己的失敗。父親雖然看起來脾氣比較溫和,但都不清楚女兒對沙茶醬過敏,可以想象陳媽媽對家庭的付出,但付出中忽略女兒個人的成長。唐燦家人名義上是為了實現女兒的演員夢,實際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希望通過孩子改變家庭現狀。于陳媽媽而言,將家庭的希望道德綁架在孩子身上是萬萬不可的,陳媽媽過于關注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變得虛偽、冷漠,導致了唐燦人生的不幸,把自己的人生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更是自己的不幸。
五位母親體現了不同的人生困境,陳婷失去孩子精神異常,賀梅感情不順人生坎坷,孫慧穎為了孩子失去生命,金玉香為了家庭失去自我,陳月娥為了完美變得虛偽、冷漠。當女性從分娩那一刻起身份便發生了轉變,人生又多了一份職責,但女性作為妻子和母親的前提是獨立的個體,女性不只是繁衍后代、相夫教子,在家庭關系中也不應一味地迎合,更不應該只按照社會的要求束縛自身。正如勞拉·穆爾提出的,主流電影的敘事基本構成建立在男性看、女性被看的基礎之上,女性需要按照男性的需求塑造自己:溫柔、美麗、賢妻良母、生兒育女等。比如,在劇中李海潮被鄰居介紹對象,然而李海潮還是選擇了賀梅。在兄妹三人的聊天中,凌霄說李爸爸就是喜歡漂亮的,尖尖媽媽就很漂亮,賀梅阿姨也很漂亮,可以看出男性眼中對女性的要求:美,這是社會對女人及女人自我判斷的重要價值之一。結局中,陳婷面對現實,賀梅與李海潮領證,金香玉灑脫離婚,陳月娥不再固執,雖然結局比較圓滿,但《以家人之名》中母親角色暴露出來的女性問題依舊需要引起關注與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