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亞淑
(荊楚理工學院 湖北 荊門 448000)
目前,各個國家對于戲劇教學法都有自己的認識,我國較為主流的定義是由臺灣的教育學家張曉華提出的,他認為戲劇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群體的自發性特征以及人性的自然法則,教師在課堂上應組織學生通過多種方式來完成已經提前計劃好的教學流程,并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融入劇場和戲劇的相關技巧,常見的教學方式有無實物練習、模仿、觀察、個人創作以及即興表演等。將戲劇教學法融入音樂課堂教學中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意義: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中,音樂這門學科的教學要求和標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和完善,音樂課堂教學工作應具有良好的開放性和積極性,為了更好地改變傳統模式下教師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有效避免“死讀書、讀死書”的現象出現,將戲劇教學法應用到音樂教學中是一個很有效的對策。在為學生講解音樂歌詞時,如果更加明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親身去扮演歷史人物,讓學生像演員那樣去體會人物的情感和狀態,則能使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真正地弄清各個人物之間的關系,這對于學生理解人物的內心以及明確音樂歌詞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音樂這門學科同許多理科學科一樣,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們要想更充分地理解知識并記住知識,也必須積極地體驗所學習的內容,從而進一步認識并理解音樂作品和語言。我國的新課程標準已經明確指出了要想不斷地提升學生應用音樂知識的能力,就必須多讓他們參與到實踐中來,多為他們創建豐富的實踐環境。而運用戲劇教學法便是一個有效的應對策略。通過創建豐富多彩的戲劇性活動,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歌詞所要表達的內容,初級的戲劇活動可能只是讓學生們進行簡單的想象和做簡單的肢體動作,中級的戲劇活動可能會讓學生們親自在劇目中表演,甚至是參與到劇本的創作中,這些都能給小學的孩子們提供實踐訓練的機會。運用戲劇教學法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更加的親密了,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共同進步,學生們還能夠獲得大量的實踐和學習機會,其自身的創造能力和應用知識的能力都能夠得到很大提升。
對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們來說,情境教學這種方法往往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們既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能夠進行品格的培養。目前,引入戲劇教學法時可以采用以下三種方法進行情境教學:1.生活展示情境。這種教學方式就是以大自然或是生活中的各類場所作為教學場地,教師在課堂中的語言講解更多的是起到一種輔助的作用,最主要的還是讓學生們去觀察周圍的實物,將課本上較為復雜難懂的知識直觀地展示給學生,這樣他們對生活實物的感知能力能夠得到提高。2.實物演示情境。與第一種方式相比,實物演示情境這種教學方式實踐起來更為容易,其不會受到時間、距離和金錢等因素的限制,通過布置各類場景就可以將音樂課本中的內容展示出來,學生們就能夠更直觀地感受這些事物。3.借助圖畫或音樂建立情境。音樂教材中的有些音樂歌詞也是包含情緒感覺的,那么教師就應抓住這一特點,選擇與這種情緒感覺相吻合的音樂來幫助學生理解音樂歌詞,也可以讓學生親自演唱歌曲來感受這種情緒。在教學中,針對某些音樂歌詞也可以讓學生們自己作畫,以插畫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教學的內容。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用課本劇表演的方法對于提升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創新能力、表演能力以及組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們在參與課本劇表演的過程中也能慢慢培養出團隊合作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更加深層次地理解音樂歌詞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內容。學校還可以定期舉辦相應的比賽,讓各年級的孩子都參與到課本劇表演當中來,使學生對音樂這門課程真正產生興趣。首先,要確定演出的時間和形式,應依據學校各個年級的課程安排時間,分別舉行各個年級的課本劇表演活動,確保每一個年級的孩子們都能參與到活動中來。其次,要明確演出的內容和形式。還是要以音樂教材為基礎,所編排的課本劇應在忠于歌詞中心思想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創新,可采取歌舞劇、話劇、小品等各種類型的表演形式,但總體風格必須是樂觀向上的。然后,為了更好地保證參加表演活動的作品的質量,學校還應制定一套完善的評分標準,在看完每一個參賽作品后,評委可從劇本創作、語言、表演藝術和服裝道具等方面進行打分。最后,要進行適當的獎勵。通過各個作品的得分來確定一、二、三等獎,并提供一些學習中能用到的物品作為獎勵,這樣也能夠激發學生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通過對具身認知理論的了解,我們認為身體與自身實時的情緒、認知以及對事物的理解都是有著直接的關系的,那么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并運用知識,就可以利用身體來創造教學情境。每個人都有視覺、聽覺、觸覺和嗅覺四種感覺,教師進行教學時也應該利用好這四種感覺,將多種感覺融入到課堂中,讓學生真實地感受課本上相對抽象復雜的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更容易記住所學習的知識。舉例來說,在進行音樂歌詞教學的時候,教師便可以以ppt 的形式將歌詞內容生動地展現出來,在學生觀看ppt 的同時還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啟發,這樣學生們就能夠加深對于音樂歌詞的理解。
要想在音樂歌詞理解教學工作中運用好戲劇教學法,教師就必須對這一教學方法有深刻的理解,以戲劇化的形式整合并提煉相應的教學內容,將其改編成具有一定沖突的戲劇主題,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提前設定好的戲劇化情境,讓學生們參與進來并與教師共同完成學習任務。1.暖身活動。其就是正式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所進行的活動,常見的有自我介紹、互動游戲和活動手腳等形式,這么做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吸引學生的關注,讓他們投入到教學工作中來。比如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可先與學生進行互動游戲,讓學生們分別扮演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并上來模仿這種動物,這樣一來表演的學生更能投入到課堂環境中來,而沒有上臺表演的學生們也能夠感受到樂趣,之后再借助這些動物與音樂歌詞之間的關聯,開始正式的教學內容。2.主題活動。教師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將音樂歌詞中抽象的內容生動地展現出來,這樣學生在觀看多媒體課件的同時也能加深對音樂歌詞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同時也更容易幫助學生記住教學內容。3.討論活動。在學生基本完成教學任務之后,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可分別讓學生以一句話的形式或是互相討論的形式總結學習到的知識。
將戲劇教學法運用到音樂創作教學活動中,主要形式就是以戲劇結構來承載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們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既能夠慢慢地敞開心扉,同時也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具體來說,主要可以應用以下三種教學形式:1.游戲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以游戲的形式幫助學生找到創作的靈感,游戲教學這種形式更容易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他們就更愿意投入到音樂的創作中來,同時游戲的過程也為他們提供了創作素材,慢慢地,創作能力就會得到提升。2.角色扮演。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扮演多個角色,讓他們體驗各式角色的性格和生活經歷,這對于他們積累創作素材也是非常有幫助的。3.表演課本劇。這種形式重在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每一個學生對于同一首音樂的歌詞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那么就可以讓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來改編音樂歌詞,教師應全程對學生進行輔導和鼓勵,盡可能地幫助他們創作出完整的劇本。
在音樂課堂中應用戲劇教學法對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能夠更加科學合理地運用這一教學方法,對于培養學生的人格以及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也能更好地促進我國音樂教學工作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