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富昌
摘要:雖然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不斷提高,但是我國的農業人口數量仍然占據全國人口一半以上。由于農村地區教育水平達不到預期,經濟收入不足以負擔家庭支出,導致大部分成年人選擇進城務農,以至于小孩子沒有家長的陪伴,成為我們口中的留守兒童。所以這些孩子能否接受良好的教育從而茁壯成長,主要依附于班主任對其的管理。本文主要的目的是分析農村班主任實施教育過程中的問題以及解決措施,從而為后續教育工作提供借鑒。
關鍵詞:管理策略;農村;初中
引言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花朵,未成年的茁壯成長關乎著國家未來的發展。由我國目前的現在來看,農村人口的數量遠遠大于城市人口。所以,我國持續性的發展離不開農村的建設以及發展,故此為了國家的發展,以及農村人口的前途,我們需要著重培養農村兒童的素質教育,由此可見農村地區的文化教育刻不容緩。由于留守兒童比較多,那么實現這個問題的主要工作基本上依賴于農村班主任,這就要求農村班主任嚴格把控,把教育工作落實到實處。本人主要從農村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應該實行的措施進行研究,希望能夠對以后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
一、問題分析
(一)留守兒童多,家長認知不足
家庭教育就是一個三角形,如果小時候底邊寬一點,那么后續的教育越來越省心,如果小時候沒有過多的陪伴,那么孩子長大后的情感就無法連接上,由于農村生活壓力大,可視收入小,那么大多數父母為了生計問題選擇外出打工,以至于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因為爺爺奶奶當時生活的條件跟不上現在生活的需求,所以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跟不上目前教學模式。同時家長長期外出工作,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沒有過多的重視,導致這些孩子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以及學習習慣都不是很好,無法養成主動學習的能力。由此可見,農村班主任教育這些孩子的難度是非常大的,這些家長無法從家庭方面協助班主任教育學生,更加大了班主任的管理難度。
(二)主動學習能力不足,上進心不強
由于父母沒有時間陪伴孩子學習,而學生的年齡又比較小,好動性強,又比較貪玩,所以很難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并且有些山區的家長文化水平也比較低,沒有學習能改變命運的認知,甚至覺得學習沒有用處,更希望孩子能快速長大成人,及時參加工作,掙錢補貼家用。這些情況更加降低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所以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消耗,在學習方面也沒有上進心。
(三)老師配備不足,工作難以深化
農村地區相對于城市來說,經濟發展水平比較多,同時生活條件也遠遠落后于城市,所以很多老師都不愿意在農村參加工作,以至于農村學校里的老師極度匱乏。然而農村里的學生又遠高于城市,老師不僅要負責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需要管理學生的生活,這就導致一個老師身兼數職,也沒有辦法深入制定管理準則。因為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對社會的認知不足,但又一知半解,很容易走彎路,這個時期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以及老師的引導,班主任更需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但由于老師的配備不足,所以班主任的任務量不斷增加,無法全方面關注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中出現的狀況。
(四)入校生源比較差,管理難度大
因為農村孩子受到的教育不足,大多數的孩子比較叛逆,要么是注意力高度不集中,要么是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中,要么跟父母話不投機半句多,無法正常的交流溝通,多數孩子從小無拘無束,受到的約束比較少,所以很難適應高度集中的環境,太過壓抑的環境也會限制孩子解放天性,這也就大大增加的教學的管理難度。另外,有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缺乏信心和責任心,讓孩子自己隨波逐流、自由發展,而這些學生本身就不想學習,基本沒救。
二、管理策略
(一)聯系學生家長,共同管理學生
在對于學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無論是外出工作還是在家,都不能缺失對孩子的教育,這不僅是法律法規的,還是人之常情,所以作為監護人應主動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應該和班主任相互配合,家長可以在班主任的指導下,督促學生學習,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時刻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時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給予陪伴。家長可以在飯前或者飯后增加與孩子的溝通,與在溝通中發現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問題,及時處理,如有疑惑可以聯系班主任協助處理。共同保護學生健康成長。
(二)聯合其他任課老師,壯大學生管理力量
由于農村地區學生的數量比較多,所以單靠班主任一個人管理是難以勝任的,所以與其他老師相互配合是重中之重,可以結合其他老師的教育情況,對學生進行統一的管理。由于學生長時間待在學校里,甚至比在家的時間還要長,所以把學習營造成家的感覺,更能提升學生的歸屬感,班主任可以在班會期間,分享自己上學期間的認知和所得,結合現實生活講述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對以往受教育經歷的懷念,然后引發學生的共情,讓同學們深信學習可以改變命運。同時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三)愛護學生,做學生的朋友
班主任老師可以潛移默化的協調學生之前的相處關系。老師和學生之間和睦相處,多與學生進行探討,在學習的過程中是老師,私下可以是朋友,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氛圍。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形成歡樂的師生關系。由于學生在入校時各項能力,學習程度、能力,各項興趣愛好都不一樣,所以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求同存異,班主任老師應該合理規劃,為學生打造適合自己的教學情況,發現每個學生的優勢,按照其優勢提供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注重解決學生入學時既有的差異性
(四)發揮班干部的作用
班主任與學生之前存在著一定的年齡差,有時不能及時準確的了解學生的訴求,因此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可以選擇表現比較好的學生協助處理,可以通過學生投票選舉出大家都喜歡的同學做班干部,讓班干部協助處理學生的生活問題,由于年齡一致,班干部比班主任的融入性強,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管理的質量,而且教育效果也會大大提高。
三、結束語
由上文可知,農村班主任在教育的過程中,主要遇到的問題是農村留守兒童比較多,且這些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不足,家長的教育觀念也不足,這大大加大的教育難度,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實行管理,首先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其次與家長溝通,提高家庭教育。班主任可以優化教育方式,進一步完善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呂天資.淺談電力系統中10kV智能配網的設計與應用[J].企業技術開發(學術版),2019,38(9):124-125,130.
[2]袁保玉.淺談農村初中班主任的創新管理工作[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28):118.
[3]王艷華.淺談農村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J].魅力中國,2021(11):216.
[4]張炳孟.淺談農村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及實踐[J].好日子,2020(2):0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