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潤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當下,小學教學成為了時代的關注點,該怎樣實施小學教育是眾多教師在思索的問題。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這股壓力在無形之中也席卷到了小學教育之中。許多小學生面臨著學校教育、家庭作業及校外輔導的三重壓力,小學生的童年也逐漸失去了異樣的光彩。針對此種情形,雙減政策開始大力推行。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教學方式,依靠課堂時間來實現對學生的最大化教育。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課堂質量
小學生的那種天真爛漫是刻在骨子里的,雖然家長和學校為他們施加了很多的學業壓力,但是他們渴望能夠擁有一個自在的童年。小學生不會隱藏自己的情緒,因此小學教師要對學生多加觀察,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由于雙減政策的實施,家庭作業及課外輔導受到了打壓,教育的重任又重新轉移到了短暫的課堂之上。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很難長時間集中自我的注意力,這使得許多教師很頭疼。小學階段的教育雖是基礎性的,但是倘若學生從小對學習就沒有興趣的話將會對他們未來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1.教師注意改變教學觀念
新政策的存在必然有著充分的原因,因此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響應政策,在教學中注意自我教學觀念的轉化。小學教師要明白,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要想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靠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萬萬不行的。教師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主動權,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數學新知識。小學數學學習的知識都比較簡單,因此教師應當注重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能力,讓學生能夠進行自學。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到《可能性》這一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講解“可能性”到底是什么,在學生理解后教師可以做出如下提問:一個箱子里面有著3面黑旗子、5面白旗子以及7面紅旗子,小蘭和小李現在要進行摸旗子游戲,請問怎樣才能保證游戲的公平性。教師甚至可以現場讓學生進行此項游戲,以進一步提高課堂的氛圍。通過這種形式,學生小組之間都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小組之間可能會給出不同的游戲規則。這樣充滿趣味性的教學,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能很好的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2.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結構
以往的小數數學教育活動中,小學數學教師過多的把重點放在教學任務能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順利完成是教師設計教學的基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對教學結構做出調整,細致、合理的去重新設計各個教學環節,合理的對各個教學環節做出分配。一次完整的課堂教學活動應該包括復習、新知識學習及鞏固學習等方面,教師在設計教學中應該合理的找到教學側重點。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難以抑制的好奇心,因此它們一般都對新知識的學習有著強烈的欲望,小學數學教師則可以利用學生的這種欲望進行教學。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新知識教學開始前,小學數學教師可以帶領學生玩小游戲,通過游戲來引導學生進入到數學的新世界之中,讓學生能夠對新知識的學習保持著持續的熱愛。
3.采取合適的模式進行教學
興趣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有了學習興趣,小學生會更有意愿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小學生的思維很不完善,因此一些新知識的理解上會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這可能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定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理解新知識,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多引入一些生活實例,這樣可以更好的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之上,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這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采取游戲式教學模式,全班一起玩游戲。假設班內有50名學生,7人一組,則余1人;8人一組,則余2人。教師通過分組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整數和余數的概念,讓學生對其形成更深刻的印象。
4.在教學中善于利用信息技術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了小學生生活的一部分。許多教師認為信息技術荼毒了這一代的青少年,但是教師卻自動忽視了信息技術的有利影響。數學學習的枯燥乏味使得學生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學生會拒絕對數學的學習,甚至找取各種理由逃避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學會在教學之中引入信息技術,信息技術為社會的各領域都帶來新機遇,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時也可以使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信息技術具有直觀、資源強大的特點,小學數學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更為形象的教學,這樣能夠很好的提升課堂的趣味性。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學習《分數》這節課內容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真是具體植樹的圖片,然后向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問題:三年級一班要在植樹節時種植30棵樹,現在已經栽種了五分之三,那么三年級一班的同學還要再植多少棵樹才能完成任務?還要植的樹的數目占總數的幾分之幾?教學時先向學生展示了幾張植樹圖片,為學生創設了植樹的情境,能夠讓學生去直觀的接觸到這些數學知識,在情境中思考出問題的答案。數學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思索、不斷驗證的過程,教師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有利的一面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
結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注重創新教學方式,提升課堂效率,達到保障教學質量的教學目標。教學觀念的轉變是基礎,結合時代新要求提升和轉變教師本身所原有的一些固化思維。此外教師要注意優化教學結構、采取合適的教學模式以及在教學合理利用信息技術。
參考文獻:
[1]程偉偉.如何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小學高年級數學課堂教學質量[J].小學生(中旬刊),2021(08):112-113.
[2]馬玉潔.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措施分析[J].考試周刊,2021(37):67-68.
[3]龔偉科.分析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苑教育,2021(0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