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綠如藍
有一年,《解放軍生活》雜志的一位年輕負責人前去拜訪已八十高齡的丁玲,想請她給雜志寫一篇文章。沒去之前,這位年輕人的心情甚是忐忑,擔心自己毫無名氣,會吃對方的“閉門羹”。然而令他沒想到的是,事情竟然辦得超乎想象的順利。
當時,丁玲正在醫院調養,兩人見面后,年輕人委婉地提出,想請丁玲給自己主辦的刊物寫上一篇文章。對于辦雜志,丁玲是前輩更是專家,她先是詳細地詢問了這本雜志的辦刊宗旨、周期等,然后,她以自己的長期實踐經驗,就如何辦好這本雜志給對方提出了許多建議和要求。當時,丁玲的親切隨和讓這位年輕人既驚訝又感激。
幾天后,丁玲便將寫給《解放軍生活》雜志的稿子寫完了,文章這樣寫道:“在過去的戰爭年代,人民解放軍無堅不摧、無敵不克,為奪取革命勝利和建設人民中國,立下了偉大不朽的功勛。在新的歷史時期,人民解放軍是捍衛祖國的鋼鐵長城,又是建設四個現代化的突擊隊。”
當那位負責人按要求在指定日期去丁玲那里取稿子時,沒想到丁玲又“變卦”了,她非常抱歉地表示:“我還想再看看,再把把質量關,這既是對你們的負責,也是對自己的負責,到時候我會托人捎給你們。”兩天后,那篇稿子終于順利地轉到了負責人手中。
從這件普普通通的事情可以看出,丁玲對自己的作品不但非常嚴謹和高要求,而且在幫助他人時也極其認真和一絲不茍,是一位非常令人尊敬的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