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年禹
近日,有讀者在中共重慶市委黨建門戶七一客戶端留言:“黨課要有味道才耐人尋味。”這位讀者想知道怎樣把黨課講出味道。為此,我們選編了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委組織部堯年禹的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講黨課就要講出“真味”“土味”“新味”,確保黨課有實效。
上好常規黨課,守初心擔使命,講出“真味”,讓黨課“有意義”。讓聽者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是一堂好黨課的“應有之義”。黨課姓黨,講授人要選好講課的主題,突出正面教育、弘揚主旋律。要拿出真情實感,真正把自己“擺進去”,用通俗的語言,加入視頻的形式,以群眾知曉的真實案例、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來詮釋黨課內容。要以實際工作為主,換位思考,從聽眾角度出發,講聽眾最迫切需要了解的內容,提高黨課的專注度,教育廣大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奮進、攻堅克難,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用好實景教學,接地氣入民心,講出“土味”,讓黨課“有意蘊”。在黨課實際教學過程中,一些黨員反映“一上黨課就進會議室,缺乏新鮮感和互動性”。要講好新時代黨課,就要挖掘“實景課堂”場景,深入農家小院、田間地頭、勞動生產一線,進行接地氣、帶露珠的黨課講授,以火熱的生產生活為“道具”布景,讓黨課變得生動化、形象化。同時,可邀請優秀共產黨員、鄉村致富帶頭人等先進榜樣“現身說法”,講述心路歷程、分享致富經驗、傳授實用技能,改變以往一間教室、一位教員、一群學員的傳統授課方式,在老百姓的“熱炕頭”“長板凳”上,用群眾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方式,讓身邊人講好身邊故事,凝聚起最蓬勃的奮進力量。
拓展靈魂課堂,重科技保實效,講出“新味”,讓黨課“有意思”。“聽完黨課寫心得,上網找點兒、自己編點兒”,這是以往部分基層黨員撰寫黨課心得體會的做法,這一做法其實并未完全達到入腦入心的效果。想要觸及黨員靈魂,就要讓其參與其中,讓學習變為分享,讓輸入變為輸出,讓每位黨員既是學員又是教員。要不斷探索“黨課+承諾踐諾”“黨課+爭分亮星”“黨課+懇談座談”“黨課+主題實踐”“黨課+公益電影”“黨課+音樂劇”等模式,讓黨課形式“潮”起來,引起思想共鳴、凝聚強大動力,引導黨員踐行初心使命、積極爭創先進、努力攻堅克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