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星星,李若嬋,溫祥珍,苗妍秀
(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山西省設施蔬菜提質增效協同創新中心,山西 太谷 030801)
土壤鹽漬化抑制作物生長,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已成為限制我國設施蔬菜生產的重要因素之一[1,2]。設 施 土 壤 鹽 漬 化 往 往 是 由NaCl、Na2SO4、Ca(NO3)2等復合鹽造成,其中以NaCl為主[3]。鹽脅迫對植物具有毒害作用,會引起植物蛋白質和細胞膜的不穩定,對植株生長發育造成負面影響[4]。同時,鹽脅迫還會引起植物一系列的生理代謝障礙,抑制葉片的凈光合速率、降低色素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積累,破壞初級和次級代謝過程。Stoeva等[5]研究發現NaCl和Na2SO4抑制菜豆幼苗生長,顯著降低葉片凈光合速率(Pn)和葉綠素含量。Farooq等[6]研究發現鹽脅迫引起豆類作物離子毒害,葉片光合效率降低,抑制植株生長和礦質元素吸收。Parvin等[7]研究發現鹽脅迫顯著降低番茄植株生物量、葉片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含量,顯著提高葉片Na+/K+、H2O2和脯氨酸含量。因此如何緩解鹽脅迫給植物帶來的傷害尤為必要。
光質是影響植株生長發育的重要光環境因素之一。紅光和遠紅光比例(R/FR)不僅參與調控植物的光形態建成、光合作用和開花時間等生長發育過程,還可以有效緩解如高溫、低溫、鹽害、干旱等非生物脅迫對植物的傷害[8,9]。Robin等[10]研究發現低R/FR顯著增加白三葉草幼苗的下胚軸和葉片長度。Terézia等[11]研究表明低R/FR顯著增加大麥葉片單半乳糖二酰甘油/二酰甘油的比值,有效增強大麥低溫抗性。于捷等[12]研究發現低R/FR顯著增加番茄葉片和根的滲透調節物質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并顯著降低葉和根中MDA和活性氧含量,增強番茄的抗氧化能力。然而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R/FR對植株形態建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方面,關于光合系統方面的調控機制還有待深入研究。
黃瓜(Cucumis sativusL.)是重要的設施蔬菜之一,具有產量高、營養豐富、效益好等特點[13]。由于黃瓜根系分布淺,對鹽漬化環境較為敏感,設施栽培中常發生的鹽漬傷害嚴重限制黃瓜植株生長發育[14]。因此,本試驗以黃瓜為試材,分析了不同R/FR對鹽脅迫下黃瓜植株生長、葉片光合作用和葉綠素熒光特性的影響,旨在為黃瓜抗鹽高效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所用黃瓜品種為“津春4號”。黃瓜種子經溫湯浸種后,置于28℃培養箱中催芽,待種子“露白”,播種在裝有1倍霍格蘭營養液的水培箱里,置于人工氣候室培養,培養條件為光周期12 h·d-1,光強280μmol·m-2·s-1,晝/夜溫度26/18℃。
待黃瓜幼苗長至兩葉一心時開始處理,重復3次:L7(對照),0 mmol·L-1NaCl,R/FR=7;L0.7,0 mmol·L-1NaCl,R/FR=0.7;H7,80 mmol·L-1NaCl,R/FR=7;H0.7,80 mmol·L-1NaCl,R/FR=0.7。紅光和遠紅光使用LED燈管提供,紅光的波長范圍是620~700 nm,波峰是660 nm,遠紅光的波長范圍是700~800 nm,波峰是730 nm。
1.2.1 黃瓜植株生長參數 處理第9天取樣,株高和莖粗使用游標卡尺測量,葉面積采用LI-3000C葉面積測量儀(美國LI-COR公司)測量;然后將黃瓜植株放入105℃烘箱殺青30 min,80℃烘干48 h,分析天平稱量全株干重。每個處理重復3次。
1.2.2 黃瓜葉片光合參數 處理第9天,使用LI-6400XT(美國LI-COR公司)便攜式光合儀測定黃瓜幼苗第2片真葉的凈光合速率(Pn)、氣孔導度(Gs)、胞間CO2濃度(Ci)及蒸騰速率(Tr)。測定時選擇透明葉室,光強為280μmol·m-2·s-1,葉溫25℃,相對濕度50%~70%。
1.2.3 黃瓜葉片PSⅡ最大光化學效率 處理第9天,取黃瓜植株第2片真葉,暗適應30 min后,使用手持葉綠素熒光儀Fluor Pen FP110(捷克FluorCam公司)測定PSⅡ最大光化學效率(Fv/Fm)。
1.2.4 黃瓜葉片生理指標 處理第9天,采集黃瓜植株第2片真葉,測定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葉綠素a、葉綠素b和類胡蘿卜素含量使用95%乙醇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使用蒽酮比色法測定[15]。每處理重復3次。
采用IBM SPSS 21軟件進行方差分析,Duncan’s法進行多重比較(P<0.05)。
從表1可知,與L7處理相比,L0.7處理的株高、莖粗、葉面積以及全株干重分別顯著增加13.37%、11.06%、15.73%和17.86%;H7處理的株高、莖粗、葉面積和全株干重分別顯著減少12.07%、9.54%、14.63%和11.90%;H0.7處理的葉面積和全株干重顯著減少,分別減少8.15%和10.71%,而株高和莖粗與L7處理的相當。與H7處理相比,H0.7處理顯著增加了黃瓜幼苗的株高、莖粗和葉面積,增幅分別為13.73%、10.79%和7.60%,但全株干重增加不顯著。

表1 R/FR對鹽脅迫下黃瓜植株生長指標的影響
與L7處理相比,L0.7處理顯著提高黃瓜葉片的Pn、Ci、Tr和Gs,分別增加18.71%、4.46%、65.38%和68.52%;H7處理的Pn、Tr和Gs顯著降低,分別降低18.48%、11.54%和10.71%,而Ci顯著增加3.73%;H0.7處理的Pn顯著減少12.54%,而Ci、Tr和Gs顯著增加14.47%、61.54%和66.45%。與H7處理相比,除Pn提高不顯著外,H0.7處理顯著提高了鹽脅迫下的Ci、Tr和Gs,增幅分別為10.36%、82.61%和86.42%。

圖1 R/FR對鹽脅迫下黃瓜葉片光合參數的影響
從圖2可知,與L7處理相比,L0.7處理的Fv/Fm與之相當,而H7和H0.7處理顯著降低,分別降低6.85%和5.14%。與H7處理相比,H0.7處理的Fv/Fm顯著增加1.83%。

圖2 R/FR對鹽脅迫下黃瓜葉片Fv/Fm的影響
由圖3可知,與L7處理相比,L0.7處理顯著提高黃瓜葉片中的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增幅分別為43.01%、20.76%、17.26%和19.95%;H7處理則顯著降低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和類胡蘿卜素的含量,分別降低22.04%、12.77%、20.61%和17.17%;H0.7處理各指標與L7差異不顯著。與H7處理相比,H0.7處理提高了黃瓜葉片中的色素含量,且對葉綠素a+b和類胡蘿卜素含量的提高效果達顯著水平,分別提高17.74%和14.63%。

圖3 R/FR對鹽脅迫下黃瓜葉片色素含量的影響
由圖4可知,與L7處理相比,L0.7處理增加了黃瓜葉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其中淀粉含量顯著增加116.07%;H7處理則顯著降低了黃瓜葉片中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分別降低51.40%和41.04%;H0.7處理顯著降低了黃瓜葉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降幅17.95%,但對淀粉含量的影響不顯著。與H7處理相比,H0.7處理顯著提高了黃瓜葉片中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增幅分別為68.84%和69.60%。

圖4 R/FR對鹽脅迫下黃瓜葉片碳水化合物積累的影響
鹽脅迫嚴重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易造成植株矮小、生長發育緩慢等問題。于捷[16]研究發現,在100 mmol·L-1NaCl脅迫條件下,番茄植株的全株鮮重和干重均顯著降低。劉鳳蘭等[17]研究發現NaCl脅迫顯著降低黃瓜幼苗的株高、葉面積和地上部鮮重。然而,有研究發現,提高紅光與遠紅光比例,能夠顯著提高番茄株高和全株鮮重[18],增加天竺葵和金魚草的株高和總葉面積[19,20]。本 研 究 結 果 也 表 明,80 mmol·L-1NaCl脅迫顯著降低了黃瓜幼苗的株高、莖粗、葉面積和全株干重,但低R/FR(0.7)處理能夠明顯降低鹽脅迫對黃瓜幼苗生長發育的抑制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并將其轉化為碳水化合物的過程,對植株生長發育起關鍵作用。葉綠素是植物葉片中重要的光合色素,在光合作用捕獲并傳遞光能中起重要作用。鹽脅迫能夠顯著降低植物葉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速率[21-23],但低比例紅光-遠紅光處理能夠有效緩解這種抑制作用,促進光合產物積累,提高植株耐鹽性,從而保障植物的生長發育[24]。本試驗中,鹽脅迫顯著降低了黃瓜幼苗葉片中的葉綠素a、葉綠素b、葉綠素a+b和類胡蘿卜素含量及Pn、Tr和Gs,但增加低R/FR處理后葉片中的光合色素含量、Ci、Tr、Gs、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顯著提升,說明低R/FR有利于鹽脅迫下光合作用順利進行和碳水化合物積累,與前人的研究結果一致。這主要是因為植物體內吸收紅光和遠紅光的光受體——光敏色素在感受低R/FR后,由Pfr型轉化為Pr型,激活了光敏色素的非線性信號傳遞鏈,并誘導信號轉導中間體和關鍵調節因子如COP1、HY5、PIF3等激活光反應基因,進一步參與調控光合作用等過程[25]。
Fv/Fm能靈敏地反映植物葉片的光合狀態,在正常生長條件下,葉片Fv/Fm約為0.78~0.80,在逆境脅迫下則顯著降低。已有研究證明,鹽脅迫能夠抑制植株葉片PSⅡ活性,降低PSⅡ實際光化學效率(ФPSⅡ)和Fv/Fm[26-28]。本研究結果也表明,80 mmol·L-1NaCl脅迫下黃瓜幼苗葉片的Fv/Fm顯著降低,但增加低R/FR處理后Fv/Fm顯著提升。這可能是因為低R/FR能緩解黃瓜葉片PSⅡ的受損程度,有效減輕光抑制,有利于葉片光合作用[29]。
鹽脅迫抑制了黃瓜幼苗的光合特性和干物質積累,顯著影響了植株的生長發育;低R/FR處理則能有效緩解這些不良影響,促進黃瓜植株生長、提高葉片光合特性,增加葉片碳水化合物含量,提高黃瓜植株耐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