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芳
(湖南現代物流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是我校現代物流商務群的課程,也是電子商務專業的核心課程,該課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理論和實踐讓學生了解電子商務物流活動規律對物流全過程、各環節和各方面的管理。作為一門在電子商務專業廣泛開設的專業課程,是教師開展思政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教師在講授基礎知識,開展課程實訓的同時,應結合課程特點,積極在課程各教育環節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
根據習總書記在2019 年3 月18 日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的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針對現階段社會和網絡上很多文化垃圾、不良的學術造假的風氣、對中國產品和服務的否定、對政府的不信任和西方落后腐敗偏激文化的侵蝕等,使得課程思政的全面推進成為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舉措,具有很強的戰略意義。
2021 年6 月5 日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假設指導綱要》,要求高校深化教學改革,充分挖掘課程思政資源,發揮好課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特別是專業核心課程更應該首當其沖進行思政資源的建設,因為其是人才培養的核心和關鍵。對于專業建設來說,課程思政需要承載更多立德樹人的任務,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有品德、有品行的新時代社會需要的人才。
自從我們學院申報成功湖南省“三全育人”試點部門后,每個專業以及專業核心課程都在積極推進和實施課程思政,但是對于《電子商務物流管理》這門課程來說,現階段的課程思政還遇到了很多的困惑,具體如下:
高職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特別是核心課程都是側重在實踐,《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相比其他核心課程,如網絡營銷、網店運營、網頁制作與設計等來說理論部分比重大,這樣專業老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困惑,因為之前的教學手段和理念都是圍繞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的專業知識來進行,從之前關注教學方法和信息化手段的改革轉變為加上思政元素的融入,一下子不知道如何入手。加上之前的思政教育主要是以思政課為主,例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后面又加入了大學生人文、藝術、科技修養和四史公共選修課等,學生對于專業課程生硬融入思政元素的反感和老師教學水平的局限導致課程思政舉步維艱。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與思政之間的關聯性很弱,導致課程教學效果差強人意。主要原因是該課程教學內容中思政素材的缺乏和課程思政本身的發展不完善。《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涉及的內容比較廣泛,至今也沒有一本十三五的規劃教材或課程資源可以供老師參考或學習,加上課程標準的不規范,導致我們只能從現有的大范圍中尋找零星的思政元素,例如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中學習誠實守信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中學習共享共贏的理念等,沒有形成一個系統化的思政體系。由于不能更好地融入思政元素,最后導致素質目標不達標,教學效果差強人意。
雖然《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已經具備完整的課程標準和教學設計,但在課程思政教育方面相對薄弱。在課程專業內容和思政育人目標的雙線指引下,應融入思政元素對課程標準加以修訂,具體包括課程定位、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與要求、教學內容安排和考核評價要求等。
《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專業和思政雙線引領為育人目標,在專業引領中我們以電子商務與物流管理、電子商務采購管理、電子商務倉儲管理、電子商務運輸與配送管理、電子商務物流信息管理、電子商務與第三方物流、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物流成本管理八個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在思政引領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礎,以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核心,在“三全育人”精神指引下培養有品德和有品行的學生,培育出更多有“品質”的電商物流人才。
構建思政元素的資源庫,相關案例的引導。如表1 所示。

表1
依據課程標準,每學期都在不斷搜集思政元素和完善教學案例。在課堂教學方面,課前利用職教云分小組按項目布置相關的任務,引導學生自學,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團隊合作精神;課中先讓學生進行課前匯報或總結,檢查學生課前作業完成情況,然后分析學情找出學生學習難點,引入帶思政元素的企業案例,采用信息化的手段來突破重難點,始終貫徹職業素養和優良學習風貌的培養;課后對項目進行三方評價,包括學生自評、老師評價和企業導師評價,評價不限于技能知識點的考核,也需從思政角度,例如學生日常考勤20%+個人作業30%+小組作業30%+學生課堂自評的時間和評語20%來打分,從中選出最優秀的小組,學期結束后去企業進行頂崗實習,進一步提升學生能力。
在三全育人思想領導下,專業引領加上思政引領,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明德、崇技、篤行、礪志”的校訓,通過課前課中課后潛移默化的項目化教學,結合信息化平臺,培養社會真正需要的電商物流人才。目前課程微課已經上傳到了職教云平臺,思政素材庫已建成1.0 版本,經過一個學期的使用,學生學習興趣較之前濃厚一些,團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也提升了。
課程安排強調理實一體化,校企合作的雙導師制,并把學生的課前和課中作業進行綜合打分,積分累積后進入企業實習,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熟練掌握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方面的流程的同時,也能提升企業實際業務技能水平,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工匠精神。
校企合作不僅能提升學生的職業適應性,而且能提升教師的職業能力和教學水平。專業老師和思政老師“結對子”,聯合企業導師,通過集體備課、專題學習、企業調研和頂崗實習等方式來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完成思政育人目標,讓其真正落到實處,培養有品質的電商物流管理人才。
立德樹人,一直以來都是教師育人的根本,一門專業課程,如果不能培養真正熱愛祖國,有良好道德情懷的人才,即使專業技能水平再高也失去了教育的意義。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電商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將越來越大,作為職業院校的教師,一方面通過項目驅動不斷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風貌,另一方面通過雙線引領、校企合作、三方評價等方式打造出具有愛國情懷、職業道德和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