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
(大連財經學院,遼寧 大連 116622)
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如何培養出能夠滿足社會現實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當前,高校在培養人才的目標中都強調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實現培養質量的提升,其本質就在于如何設置專業培養方案,形成不斷改進、上升的循環。而基于PDACA 循環理論,則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對促進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PDCA 是英語單詞Plan、Do、Check、Act 的第一個字母,PDCA 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1.P(Plan)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確定。
2.D(Do)執行,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和計劃布局;再根據設計和布局,進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3.C(Check)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哪些對了,哪些錯了,明確效果,找出問題。
4.A(Act)處理,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對于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引起重視。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 循環中去解決。
以上四個過程不是運行一次就結束,而是周而復始的進行,一個循環完了,解決一些問題,未解決的問題進入下一個這樣階梯式上升的。
PDCA 循環是全面質量管理所應遵循的科學程序。全面質量管理活動的全部過程,就是質量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實現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按照PDCA循環,不停頓地周而復始地運轉的。
1.選擇課題、分析現狀、找出問題
2.確定目標,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
3.找出各種方案并確定最佳方案,區分主因和次因是最有效解決問題的關鍵
4.制定對策、制定計劃
5.設計具體的行動方法、方案,進行布局,采取有效的行動
6.效果檢查,檢查驗證、評估效果
7.標準化,問題總結,處理遺留問題
為了科學有效地進行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調研過程建議邀請行業企業專家、校外同行、一線教師,以及校友代表,以建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結構更加合理。圍繞用人單位對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實際需求、兄弟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路徑,及在校生學情等主題,通過對熱門招聘網站、高校官網和知網文獻等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進行線上、線下調研同步進行。做到真正以學生為中心。
調研過程可采用文獻調查法、訪談調查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調查法、會議調查法、抽樣調查法等。
根據前期的調研結果制定培養方案,課程設置應注重培養以下幾個方面能力。
1.培養實用性應用技能
在現代物流企業當中,能夠控制流程、處理數據,降低企業成本的實用性操作能力是最受企業管理者關注的。
2.夯實專業基礎
圍繞物流6 大基本功能設置的骨干課程,完成骨干課程的學習是培養職業素養、夯實專業基本功的必經之路,是物流專業教學的主題,調查結果也從另一角度提醒我們,專業知識的學習無論何時都必須體現專業性,這也是我系課程體系制定的根本思路。
3.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特色崗位技能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該以服務地方經濟為基本目的,培養人才設定應該以區域為指向的思想。大連是個港口城市,作為東北地區的主要開發門戶,國際貿易、港口運輸發生頻繁。同時大連具有全國最大的冷庫群,冷鏈貨物庫存占全國三分之一,因此對懂得國際物流、國際貨運代理、冷鏈物流的專業性技術人才缺口非常大,所以我們在專業課程體系制定上,將帶有地方特色的專業課程也放置在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
4.關注物流行業發展方向
有些院校在設置課程體系時一味追求時尚前沿,過多設置行業新功能課程,我們認為是一種舍本逐末的做法,我校將前沿課程作為物流專業的拓展課程,將他們放置在專業選修課當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敏銳的行業動向判斷力,提高專業興趣、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依據以上課程設計基本思路和理念,我校將物流從業人員的崗位素質要求從行為領域轉化為學習領域,在課程設置的廣度和深度上充分體現出層次性和系統性,彌補單一的課程體系,將物流課程劃分為核心課程、輔助課程、拓展課程和備選課程四類,基本涵蓋從事物流管理業務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
除了課程內容有所調整以外,也對物流專業課程體系結構、課程銜接設置進行調整。物流各門課程之間存在著較為明確的承接關系,在課程安排實施之前,縷清各門課程之間的層次關系至關重要。
1.系內、院內論證
培養方案初稿制定后,系內組織專業建設委員會和教師,首先對培養目標、培養要求、課程體系結構、開課先后順序等內容進行自審和修訂,審核無誤后,提交學院審核。學院組織院級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成員,對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審核,并將審核結果反饋給各系進行修訂,然后統一提交教務處。
2.學校論證
學校應組織培養方案制定匯報答辯提出培養方案的修改意見,再次進行論證。
3.校外企業專家和同行論證
邀請校外企事業單位高管、校外同行對培養方案進行最后論證,并提出修改建議。
總結此次修訂的培養方案,培養目標定位是否準確、清晰,符合社會人才需求、人才培養模式能否滿足培養目標要求,是否有課程改革特色、課程體系能否體現培養目標,課程學時設置是否科學合理,是否符合教育規律,實踐環節設計是否體現培養目標,是否培養創新創業能力。
近年來,PDCA 循環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學校管理、教學質量監控、信息管理等方面,其構建的閉環體系為實現管理或質量的不斷提高提供了有效支撐。例如:PDCA 循環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通過教學準備、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反饋的四步循環,建立教學管理的閉環系統,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基于PDCA 思想,設計應用型本科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質量提升框架見圖2。
1.計劃(Plan)階段-提升人才培養方案的上層設計
計劃階段是制定標準,確立目標的階段。應用型本科高校作為向國家輸送人才的重要載體,肩負著人才培養的重任,要針對國家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問題和主要難點進行分析研究,加強上層設計,以提高質量為主旨,深化應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一方面,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原則,一方面以需求為導向,進行整體優化,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推進創新,培育特色。
2.執行(Do)階段
執行階段是設計具體方案,落實計劃的階段。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決定了培養質量,圍繞社會需求進行培養目標定位,不斷落實強化。一是增加課程維度。二是規劃課程體系結構。三是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索多維度培養方式。
3.檢查(Check)階段
檢查階段又可以稱之為總結階段,即對結果進行評價評估,邀請行業專家,校外同行等對培養方案進行多輪論證,以確保培養方案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準確、清晰,符合社會人才需求、人才培養模式能夠滿足培養目標要求,有課程改革特色、課程體系能夠體現培養目標,專業主要課程能夠得到保證,課程學時設置科學合理,符合教育規律、專業實踐環節設計能夠體現培養目標,有利于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處理(Act)階段
處理階段是對檢查階段的結果進行反饋,找到改進措施,為下一個循環做好準備。質量提升的關鍵環節是制度的保障。應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方案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深化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不斷完善,提升質量、建立評價機制,最大程度調動人才培養工作的積極性、創造性。一是院校要全方位、多維度考核人才培養目標,優化人才培養模式。二是實施靈活的培養方案管理制度,落實到位。三是校企聯合,協同育人,促進行業、企業與院校的協同育人,發揮其積極作用。形成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方案質量提升的新格局。
本研究致力于從應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質量提升層面為同類院校提供新的思路,新的視角,同時擴展了PDCA 循環理論的應用領域,對構建更加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有重要的啟示作用。然而,目前本研究尚有可拓展之處:人才培養方案質量提升路徑的實施效果如何?是否適用于其他院校,專業?這些問題均值得進一步研究。